初中教師家訪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家訪就是讓老師走進學生家庭,關注學生的每一步成長。那麼,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1、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

  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又過於溺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

  2、學生在校表現與在家的表現通常都有較大的差異。

  絕大部分學生在學校裡各方面表現都良好,但在家裡卻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一樣。放假後,不學習,不寫作業,整天看電視、上網,什麼家務都不幹,這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直接導致其課外知識極度欠缺,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差,必將影響其未來的發展。

  通過一段時間的家訪,我收穫頗多,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無論怎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成長都離不開愛,這種愛既要來自家庭,也要來自於教師。只有播進學生心靈深處真摯的無私的綿延無盡的愛,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篇二

  剛開始家訪時,說實話,心裡也沒有底,不知道家長對家訪持什麼態度,而我該怎樣做才能體現這次家訪的目的。後來隨著家訪次數的增多,漸漸地開始覺得家訪的意義不一般。很多次打電話和家長聯絡要去家訪,家長們先是一楞,隨後忙在電話那頭說,好的,好的。什麼時候來,我們在家等您。上得門去,家長又是倒茶,又是切水果,倒把我弄得不好意思。在我交代了一些讓家長注意的事項和要求後,他們都說,孩子快開學了。本來就愁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現在您來家訪,讓我們有了底,孩子也認識了您。不錯不錯。你們學校的家訪活動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方便。通過細緻,全面的家庭訪問,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協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經常性的工作。

  一、確家訪目的,真情送家長,溫暖給學生

  家訪目的在於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絡,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以真誠的愛,去溫暖學生的心,家訪讓我走進學生心裡,溝通了師生感情,家訪為班主任工作揚起了風帆。

  二、家訪工作長“報喜”,為後進生的轉化創造良好的環境

  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說:“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象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長“告狀”,因為這無異於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嘮叨之苦。這樣做不但解決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於教師,給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我家訪的物件若是後進生,對於他們是“雪中送炭”,給以“溫暖”,多給差生家長“報喜”。我利用時間去尋找“雙差生”的閃光點。每次,我多講學生的長處與進步,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有利於達到教育目標。我接觸的“雙差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吃軟不吃硬”。我通過一次次家訪,反覆抓,抓反覆。積極去找他們的“閃光點”,先感化家長,再去溝通教育學生,給學生自信,希望和熱情。只有這樣,他們那柔弱的心靈之花才能在一個時時刻刻充滿陽光溫暖的環境中盛開,並結出豐碩的果實。

  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著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閱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型別。作為班主任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有一個學生家庭條件很好,但父母很溺愛孩子,去他家訪談,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小太陽”,總認為自己的孩子聰明能幹。我一談孩子的缺點錯誤時,他們就不愛聽,甚至替孩子辨護。我沒有硬碰硬,而是藉助學校舉行家庭教育講座時機,我力邀此位家長參加學習,並且建議學生家長購買專家編寫的資料,主張家長看看,而後再去家訪。後來家長的思想轉變了。此外,家訪時,我也注意家長的精神狀態、身體情況、家庭氣氛等條件,隨機應變地調動訪談方式和內容。

  總之,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願虛心請教,在“三尺門外”,傾心奉獻,把家訪工作推向一個新階段。

  篇三

  從清河門河西到化石戈北八里,從平安鄉小板凳屯到務歡池鎮西,從塔營子三豐故居到哈爾套的大集,一路走來,尋覓你成長的足跡。當走進了你那嬉戲打鬧過、佈滿石子的土牆院落,當坐過了你那趴在上面、翹著小腿寫作業的冰涼火炕,當看到了村裡山坡上滿是那跪的喝奶的羔羊,我們——每一個博創初中的老師,沒有任何理由再去抱怨稚嫩、懵懂的你。熱情的家長早早備下了“厚禮”:花生瓜子間是幸福洋溢,脆棗秋梨裡是歡聲笑語,我們共話桑麻,拉家常話。每一個親密的舉動,每一句溫馨的話語,都是因為我想更懂你,想為你的人生出把力。曾經掐著你的小臉蛋說基礎如何不好的話語,變成了拍著肩膀說成功要靠自己的鼓勵。我們不要做錦上添花的智叟,我們要做錢石成金的愚公。很慶幸能參與這43個年輕生命的人生旅程,也有荊棘,也有風雨,但老師會一直在博創這個小站,默默等你。
 

初中教師隨筆
初中寒假生活隨筆日記
相關知識
初中教師家訪隨筆
高中教師家訪隨筆
有關初中教師家訪心得體會範文
初中教師家訪工作心得體會
初中教師家訪工作總結
老師家訪隨筆_教師家訪隨筆
初中教師家訪心得體會3篇範文
初中教師家訪心得體會
初中教師家訪日記
初中教師家訪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