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贊散文三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我想化作一支蠟燭,一支燃不盡的蠟燭。我要用這微弱的光照亮世界,照亮那一個個碩大的夢想,溫暖那一顆顆受傷的心你看過那大山的孩子嗎?下面是有蠟燭贊散文,歡迎參閱。

  蠟燭贊散文:蠟燭

  天黑了,我坐在臺燈下專心致志地寫著作業。突然,眼前一片漆黑,停電了。我無奈地從櫃子裡拿出了電筒,誰知電筒閃了幾下就滅了。沒辦法,我只好拿出家裡僅剩的兩根蠟燭,點上了火,剛才還一片漆黑的房間亮了起來。窗外,一陣風吹過,跳動的火苗閃了幾下,蠟燭油像一串掉了線的珠子流了下來。我停住手中的筆,凝視著這燃燒著的蠟燭,想到了許多許多。

  “物以稀為貴”是一句人們常說的話,可是蠟燭呢?它是一件非常常見,價格又很低的東西,幾乎是家家都有。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不把它放在眼裡,而是把它隨手丟在抽屜裡。有時,它會被人們摔在地上,也會被小孩子無情地切斷身子,處處遭到人們的冷落與輕視,但是它毫無怨言。

  蠟燭在燃燒時,蠟油滴滴,火苗閃閃,消耗著自己。它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在痛苦中製造歡樂,在奉獻中感到永久的欣慰。它默默地存在,又默默地消失,它用自己短暫的一生,為人們獻出了光和熱。這是何等高貴的獻身精神!唐朝有一位詩人曾寫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不正是讚美蠟燭的這種無私的獻身精神嗎?這種蠟燭的精神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處處可見。

  我們敬愛的周,就是一個例子。在戰爭年代,周南徵北戰,出生入死,為革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解放後,他當了,全心全意地為建設新中國服務。有一次,他為了審閱文稿,整整工作了一夜,卻叫別人提前去休息。他的休息時間很少,經常整夜工作,身體累垮了,累病了,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在工作。他的一生不正像燃燒著的蠟燭嗎? 我神情嚴肅地看著漸漸縮短的蠟燭,它渾身潔白,光亮照人。

  一閃念間,老師的身影在我的腦海裡閃過。他們每天早出晚歸,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澆灌著我們這些不懂事的“小樹苗”。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他們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自己的熱來溫暖著我們每個孩子的心,用自己的光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他們有時批改作業,直到深夜;有時節假日不休息,給學生補課;有時帶病堅持上課,甚至暈倒在教室裡……這種園丁精神不也正像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嗎?

  夜深了,蠟燭流完了最後一滴淚。我卻久久不能入睡。

  蠟燭贊散文:點蠟燭

  天空在孕育新的生命,也許分娩是一個羞澀的過程,於是烏雲密佈。那難以言喻的痛,是雷鳴,撕碎黑夜本該有的寧靜。終於,新生命出生,大雨以它不成熟的姿態落到塵世,只可惜,這生命過於短暫。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

  電是脆弱的,經不起雷的欺凌,躲得很乾脆,直接就尋不見蹤跡。可世界怎麼辦?給黑暗入侵唄。那世界的人民怎麼辦?在黑暗裡接受壓迫,還要被堂皇冠冕地被灌輸一種叫做正義統治的思想。可我卻怎麼也沒發覺,我活在黑暗裡能做些什麼。伸手不見五指的角落裡,什麼都難以辨析。

  握在手中的武器——手機,僅靠那點微不足道的光抵擋不了強大的敵人。最終智慧手機的掙扎改變不了命運因為沒電而壽終正寢。我變得不安,面對黑暗,我似羔羊隨時接受它的宰割。

  原來這麼現代化的時代裡,最忠心、最管用的還屬原始的蠟燭。用打火機點起了蠟燭,此時亮起的光點不如電那樣豁達,但是它卻給我實惠、安全。我用燭火照亮一個時代的冷暖。

  慢慢地,我陷入了無聊的怪圈,沒有現在科技數碼產品的陪伴,我渾身不自在,就像光著身子走在大街上那種感覺,時不時拿起手機,才意識到它已經沒電。時不時開啟手提電腦,才意識到之前用完電忘了給它充。走不出這無聊的怪圈,註定我又反覆再反覆。

  我以為憑著這裡的燭光的適宜溫度和安靜氛圍,可以作為回憶的溫床。但是,我的腦門關閘很緊,怎麼也請不進來,都讓生活吸引去了。

  很閒,閒得發慌。塵封的筆終於看不下去,招來紙張,充滿熱情地跳上我的手中。我握住,在紙上開始了倉頡似的“造字”,是的,造字!因為好久沒用筆寫字了,陌生的筆畫,寫出來就好像是自己造出來的字一樣。我還得意洋洋地寫出來“蹂躪”二字,以為再難寫的字都不在話下,沒想到“璀璨”兩字想了很久都是模糊的印象,最終還是草草結束。但在“覬覦”這兩個字,我便有打算取消繼續下去的念頭。哇哇,像我大中華漢字博大精深,經我這代,看是要讓智慧取締人工了。悲催如我,我本身就是個悲催。

  該塵封的還要繼續塵封,擱筆!我用哲學家的話來聊以慰藉“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屬性與符號!”呵呵,這是正常的!蠟炬有淚從不語,而我有語從無淚。哭吧,是時代的錯!

  雨還在繼續,即使下一秒就摔得粉碎。也對,人又何嘗不是,享受的是過程,不是結果!

  終於,無聊的邊際是回憶,而我找到了它。想想當年兩個老同學在陽臺上,把燈關盡,故意請來黑暗作伴,然後點上一個小小的蠟燭,便可秉燭夜遊。那時候我們有理想,有目標。只是我們每個人還沒有手機。我們可以就一個蠟燭的長度聊很長很長時間,中間不用握著手機,人在這,心卻早已住進手機。如今我們的大學目標實現了,可是理想卻不見了。更甚是,夥伴們連見一面都變得那麼奢侈。可謂,人走燭涼,回憶也冷卻。成長給了我什麼,讓著無言的燭火照照吧,不就一個人外加一個影子罷了。

  雨夜裡,多這樣點蠟燭的日子,返璞歸真,思考時代,給成長插上思想的翅膀,翱翔在變遷的時代中吧!

  蠟燭贊散文:蠟燭贊

  燭是什麼?蠟燭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顆小沙粒,蠟燭是一種平凡而偉大的力量。蠟燭在黑暗的時候燃起,在光明的時候熄滅,似乎太微不足道了。可是,我要為無私的蠟燭唱一支讚歌。

  蠟燭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紅的,五顏六色的,頭上豎起一個羊角辮。生命就從羊角辮上開始。漸漸地,火苗吞沒了羊角辮,開始熔化蠟燭的身體。滴滴蠟珠猶如一串串淚珠,凝固了。古人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來形容矢志不渝的精神。是啊!

  蠟燭的精神不僅是古人讚美的物件,而且是我們的榜樣。

  所以,蠟燭的一生是輝煌的,從生到死,始終為人們奉獻著光明。在電燈走進千家萬戶的當今時代,蠟燭的作用好像消失了。不!

  沒有。在停電的時候,蠟燭仍然有著自己的用途,玉柱似的白燭安送西去的靈魂,瑪瑙般的紅燭喜迎新生的家庭。還有那五彩的生日燭,象徵著又一歲的開始,每一根都洋溢著幸福的紀念。在微微燭光下讀書,感到溫暖,在微微燭光下行走,感到安適。

  在讚頌蠟燭的同時,也不由得想起了孜孜以求、誨人不倦的老師。他們就像蠟燭,時間的火苗熔化著老師的青春。老師是學生征程中的蠟燭,永遠為學生勝利的終點,而教誨則是那不滅的燭光,永遠照亮著學生的心靈。

  蠟燭啊!

  我讚美你,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身體!

看過蠟燭贊散文的人還:

跨年心情散文
臘八情思散文
相關知識
蠟燭贊散文三篇
林清玄精美散文三篇
關於高鐵上的閒筆散文三篇
有哲理的散文三篇
不忘初心的散文三篇
春綠散文三篇
春的散文三篇
現代優美散文三篇
優美的散文三篇
傷感唯美散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