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雞眼怎麼回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我們生活中偶爾會看到一些眼睛斜視,俗稱鬥雞眼的人。患了鬥雞眼的人不僅影響美觀,也會為患者帶來很大的心理創傷。那麼我們改如何治療和預防鬥雞眼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下,鬥雞眼是怎麼回事吧。

  

  鬥雞眼就是眼睛中間的瞳孔天生或人為的都朝中間靠攏,看起來就像兩隻雞鬥架一樣,所以稱為鬥雞眼,也叫做對眼。嬰幼兒在雙眼單視形成過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致使一眼注視目標,另一眼偏斜而不能往同一目標上看,於是就產生了斜視。醫學上將眼球注視物體時向內側斜視,稱為內斜,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鬥雞眼”。正常人的雙眼注視同一物體,物體分別在兩眼視網膜處成像,並在大腦視中樞重疊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具有立體感的單一物體,這個功能叫雙眼單視。

  鬥雞眼怎麼治療

  兒童斜視的發病原因不同,型別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1***根據斜視程度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於無症狀的隱斜視,因兒童的融合和輻輳能力較強可不作任何治療,但有的隱斜患兒近距離視物後有眼脹、眼眶痠痛、頭痛等視疲勞症狀,可適當治療。內隱斜要散瞳、驗光,遠視者配合適眼鏡,外隱斜可作輻輳訓練以加強雙眼內轉肌的力量克服外隱斜,若效果不佳,還可配戴三稜眼鏡,對看近大於10°***20Δ***的外隱斜,可考慮手術治療。

  間歇性內斜視多為遠視,一旦發現應散瞳驗光,配足量遠視眼鏡矯正,戴鏡後多能使間歇性內斜完全正位。

  間歇性外斜視的兒童應作斜視度及同視機檢查瞭解其雙眼視功能情況,在雙眼單視功能未丟失以前儘早手術治療。如雙眼單視功能喪失,7歲前手術矯正仍有恢復正常的可能。如斜視度數很小,可以戴負鏡及輻輳訓練,但只能減輕症狀,不易治癒。

  對於顯性斜視除了調節性內斜視外,多需早期手術治療。

  ***2***根據不同斜視病因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共同性斜視中先天性內斜視雖與眼的調節無關,但對雙眼單視功能發育影響很大,最好的治療是在2歲視功能發育初期做手術矯正。2~3歲以後發生的內斜多與遠視眼引起的調節輻輳過度有關,這種斜視要充分散瞳後驗光,有遠視者配足量眼鏡,堅持戴鏡3~6月使斜視矯正或部分矯正後,再對於殘存的內斜手術治療。戴鏡後內斜無改變的,只有手術治療。斜視完全矯正的繼續戴鏡,若遠視度數很高,也可通過手術矯正斜視而降低戴鏡度數。

  對於顯性外斜視者,排除明顯的屈光不正後,治療原則也是早期手術。若視力不良也需充分散瞳、驗光,若外斜是不用調節引起的,應經常配戴合適的近視眼鏡,外斜有可能獲得矯正。如果是遠視合併弱視,應按用最低的鏡片度數,達到最好的矯正視力的原則配鏡,並作弱視訓練,如仍存在外斜者,則需手術治療。

  兒童麻痺性斜視多由先天發育異常、產傷和出生後數月內患病引起。應首先尋找病因,並請耳鼻喉科、神經內科、腦外科、小兒科等會診,排除眼周鼻竇、腦神經和顱內腫瘤等疾病,準確地診斷原發病,防止延誤治療時機。治療麻痺性斜視除針對病因治療外,同時可口服和肌注維生素B1、維生素B12、肌苷、輔酶A、ATP等.還可作鍼灸、理療促進麻痺肌的恢復。治療半年後不能恢復,可考慮手術治療。但兒童麻痺性斜視多為先天性,仍以手術治療為主,因為先天性麻痺性斜視形成弱視機會不多,單視功能往往因為代償頭位而保持;即使雙眼單視功能不健全或喪失,只要手術時間早,手術作的合適,眼位得以矯正,代償頭位很快會消失,雙眼單視功能也會很快恢復,達到功能性治癒的目的。

  手術治療

  臨床上除了完全由遠視眼調節過度、輻輳過強引起的調節性內斜,戴鏡可以使斜視全部矯正外,其他各類斜視基本都需要手術矯正。斜視手術後獲得一定程度的融合功能將有利於維持眼球正位,眼球正位可使部分病人恢復正常的或一定程度的立體視,特別是間歇性或新近發病患者可望獲得良好的雙眼單視功能。故不論何種斜視,用保守方法及訓練療法無效時,如手術可使眼肌恢復正常協調一致的功能,斜視不但在原位時變為正位,而且各方向運動時同步一致,能雙眼單視,有立體視,手術無不良併發症者,都可手術。

  隱斜或間歇性斜視的患者,常述眼疲勞,嚴重影響工作,一旦保守治療***如戴負鏡片或三稜鏡等***失敗,也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矯正眼位能夠減少過度集合,消除過度調節,使視疲勞症狀減輕、消失。

  有些患者為了消除複視或提高視力,常表現出代償頭位。頭位偏、斜頸較重,影響美觀,如手術能解決代償頭位且無併發症,也可作為斜視手術適應症。

  麻痺性斜視或其他非共同性及共同性斜視時,患者常訴有複視,經戴鏡及保守療法半年以上無效時,可通過斜視手術消除複視,恢復一個或多個診斷眼位的雙眼單視。如斜視手術僅能使眼位正位或基本正位,達到一定的美容目的,且術前病人已理解的,也可作為斜視手術適應症。

  兒童斜視什麼時候手術最好?

  出生後或6個月以內發現的先天性內斜視,手術應在雙眼單視功能發育之前的1~2歲進行;6個月以後發生的內斜視,切不可馬上手術,一定要先散瞳驗光,如有遠視,先戴足量矯正眼鏡3~6個月,如果內斜完全矯正,則不必手術,繼續戴鏡即可治癒,如戴鏡6個月以上,內斜僅是減輕,殘存斜視應儘早手術,戴鏡後斜視無變化者,更應早做手術。單眼性內斜視可先採用遮蓋療法,促使變成交替性斜視,然後再行手術,這樣對恢復雙眼單視功能更有利。如遮蓋半年以上仍無效,也可手術治療。

  外斜視兒童應早期手術,尤其是間歇性外斜視雖有負鏡治療,輻輳訓練等保守治療方法,但這些方法僅能減輕斜視度數,多達不到治癒目的。該病首選手術治療,並應在未形成顯性外斜,雙眼單視功能尚未全部喪失之前儘早手術矯正。本病在4~6歲手術最佳。

  雙眼視力正常,散瞳驗光無明顯屈光不正,證明戴鏡治療無效,應儘早手術。斜視度很小且經常有變動的間歇性斜視暫緩手術,觀察是否可以自愈,如斜視度逐漸加大再手術不遲。

  斜視合併弱視的兒童原則上先治療弱視,後治療斜視。只有視力提高,手術效果才能鞏固。但對於大度數的斜視要先矯正斜視,否則斜視眼不能很好地注視,弱視眼也無法很好治療。對於合併有眼內疾患視力無法恢復的內、外斜視,手術宜在12歲以後進行,防止術後無雙眼視控制而變成外斜視或外斜復發。

  先天性麻痺性斜視,特別是有代償頭位的兒童應在3歲左右就手術矯正,而後天引起的麻痺性斜視則應盡力尋找病因,配合藥物治療,經半年治療無效者方可考慮手術。

  斜視手術治療後是否還需戴用眼鏡?

  很多斜視兒童術前都戴眼鏡,由於戴鏡的目的各不相同,術後是否戴鏡應視具體情況而定,總的一個原則,斜視術後視力仍未正常,戴鏡能使視力提高的,術後就應繼續戴鏡。

  內斜視患兒,原戴遠視眼鏡,術後戴鏡與不戴鏡眼位均為正位,但戴鏡對視力有幫助的,為進一步治療弱視,仍可戴原鏡或偏低度數的眼鏡。如果原遠視度數是小於+3.00D的,裸眼視力正常,可不戴眼鏡,這樣對雙眼視功能恢復更有利。若內斜術後斜視矯正不足,仍需戴用度數較高的遠視眼鏡,以利於殘存斜視的矯正;部分調節性內斜,因手術僅矯正了戴鏡矯正不了的部分內斜,術後按完全調節性內斜治療,應堅持戴原鏡,部分患兒有望脫鏡。內斜患兒原戴近視眼鏡術後眼位矯正,按提高最好視力的最低度數配戴近視眼鏡。

  外斜視患兒,原戴近視眼鏡,術後眼位矯正,眼鏡仍戴最佳矯正視力的最低度數眼鏡;若術後矯正不足,可適當給足近視度數,配戴度數稍大的近視眼鏡對矯正外斜有一定幫助,如殘存斜度較大,戴鏡無效可考慮再次手術。外斜視患兒原戴遠視眼鏡,術後眼位矯正,為提高視力仍需配戴低度數遠視眼鏡。

  總之,術後戴鏡的目的從術前的矯正斜視、治療弱視轉變為單一治療弱視,眼鏡的度數則應根據術後的眼位、矯正視力、屈光不正的性質等情況綜合考慮。

  斜視需要糾正

  剛生下的新生兒,看近的物體時兩眼球向內,出現內斜視,而看遠處物體時內斜視消失。當看物體時兩眼向外偏斜,稱為外斜視。

  嬰兒尤其是新生兒,由於兩眼眼肌協調動作差,常常會出現斜視,但是到1歲左右,隨著眼肌的發育成熟,斜視現象也隨之而消失。正常情況下,兩眼的動作在大腦皮質融合功能的作用下,視線始終注視著目標。看近的物體時,兩眼視軸會聚;看遠的物體時,兩眼視軸平行,保持良好的雙眼單視。如果維持眼球正常位置的平衡失調,就形成斜視。視軸注視目標的一隻眼稱為注視眼,只一隻視軸偏離目標的眼稱為斜視眼。

  鬥雞眼怎麼預防

  提供幾點注意事項,供參考:

  1、嬰兒在2個月後,視力增強,能注意周圍的人和物,這個時候如嬰兒睡搖籃,不可在搖籃近空中擺設玩具、物件,特別不能在1.5米以內擺設任何東西。

  2、如果擺設玩具、物件,一定要在1.5米以外,但切不可擺一件,要間隔距離,多擺幾件,使嬰兒能轉動眼珠,輪看玩具或物件。

  3、嬰兒睡搖籃時間不能太長,要間隔時間抱起嬰兒轉轉,使嬰兒能看到周圍的一切,使其產生好奇心理,增加眼球轉動頻率。

  4、嬰兒睡姿一定要正確,切不可長時間地向一邊睡。

  注意:對於嬰幼兒來說,不應該在固定的區域放置顏色鮮豔的物品,這樣,孩子有了固定的注視點,就容易慢慢“看”成鬥雞眼。比如在搖籃的固定一點吊上玩具。

春天嘴脣裂口是怎麼回事
處女白帶綠色是怎麼回事
相關知識
鬥雞眼怎麼回事
夢見殺雞是怎麼回事
周公解夢夢見別人殺雞是怎麼回事
夢見賣雞是怎麼回事
孕婦夢見抓雞是怎麼回事
夢見自己抓到一隻母雞是怎麼回事
鬥雞眼怎麼形成的
寶寶老眨眼怎麼回事
兒童愛眨眼怎麼回事
鬥雞眼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