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兒童文學是文學領域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兒童文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考

  摘要:《兒童文學》,即為未從事基礎教育的學習者學習文學的基礎課程。對於這一課程,教育學者和專家都抱有極大的重視,一方面,《兒童文學》教學課程的設定為小學教育方向的學生了解相關兒童文學理論提供了基本的條件。而另一方面,《兒童文學》是小學教育方向的學生在文學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承載,《兒童文學》的學習方向和特點就註定了兒童文學普及的重要性。然而,我國現有的《兒童文學》教育卻存在有各種弊端,這些問題來源於人們思想觀念的落後,價值觀的缺乏以及專業課程設定不當等。因此根據目前對《兒童文學》課程教學現狀和個人經驗對這一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兒童文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考

  作為語文素質培養中的重要組成成分,兒童文學一直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關注,這也使得兒童文學教學在教學課程中的設定至關重要。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具體體現外界對兒童文學教學的重視程度較低,中小學教師對兒童文學專業知識缺乏等現象,而這些情況的出現與高等院校《兒童文學》專業課程的設定有著密切的聯絡。要想改變現有兒童文學發展受困的局面,對《兒童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顯得尤為必要。

  一、我國《兒童文學》教學課程面臨的困境

  1.思想觀念的落後

  我國小學基礎性教育教學歷經百年,但是思想觀念卻還停留在封建時期的觀念中,很多人以為兒童教育只是代替家長對學生進行陪伴。家長認為小學生教學不在於知識的培養,那些文化知識都會在日後的較高階教育中教授,對於文學教育更是淡化,這樣觀念的形成導致大量的中小學教師缺乏對學生文學素質的整體培養以及語文素質的教育,使得《兒童文學》沒有起到對日後素質形成鋪墊式的作用。這樣的局面對於兒童文學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的障礙性,不利於實現素質教學的推進。

  2.價值觀的不正確

  隨著各種“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之類口號的提出,很多家長在學生的能力培養中很下功夫,但是大多都流於藝術形式,各種舞蹈、音樂、興趣班,不僅給了兒童很大的壓力,同時也使得文化知識變成可有可無的事情,然而這些興趣愛好的培養很必要卻不應該淡化原有的文化知識教育,而文學素質的培養更是需要在學生剛開始接觸系統學習的時候加以引導。然而幾乎沒有家長會注意到學生文學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就給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院校傳遞了錯誤的價值導向,不利於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

  3.專業知識的缺乏

  在基礎教育中,中學教師急功近利片面地追求升學率,小學教師往往只重視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而缺少對兒童文學的引導,而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程度更低,即使教育部一再要求幼兒和小學教育教師的學歷必須在本科及以上,但是,我國幼兒教師的特點依舊是學歷低層化,無論是人格魅力還是素質教育都很不完善,甚至很多教師自身就心智還不成熟,更加不可能為初學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模範作用。除此之外,很多偏遠農村教師視野狹窄,閱讀量不大,圖書資源匱乏,甚至很多孩子只是單純地學習拼音,學習課本上的內容,對於課外大量的兒童文學作品避之不及。這些教師能夠帶給學生兒童文學上拓寬的程度可想而知。

  4.課程設定的不合理

  據調查,高校師範類中文系開通了專業兒童文學課程的學校屈指可數,即使有小學教育和學前教育等專業開設了兒童文學課程,課時也是大大縮減,而致力於兒童文學研究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如果對這樣的情況還聽之任之的話,在不久後很可能出現高校中文系再無兒童文學課程的局面,學校本身對於兒童文學的忽視使得社會普遍對於兒童文學的認識存在誤區,這樣不合理的課程設定必將會對兒童文學的日趨消亡產生重要的消極影響。要想實現教育素質的全面提升,課程設定的改革必須要得到大家的重視。

  二、《兒童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1.《兒童文學》教學與兒童道德素質萌芽

  作為小學教育專業中文方向學生的專業選修課,《兒童文學》完全按照我國教師的現代化教學環境的選擇和要求,充分體現了兒童教育低齡化的特點,旨在全方位地幫助基礎教育者掌握所學文學知識與理論,使其更好地為基礎教育服務。一方面,它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兒童文學》的學習,很好地瞭解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規律,加大學生知識面的發散與拓寬,認識到兒童文學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過對《兒童文學》的教學,可以加深基礎教育者對於常見的文學文體和寫法的瞭解,從而培養兒童對於文學作品的接受與欣賞的能力,對以後學生學習文學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為兒童文學最契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通過兒歌、童話故事或者寓言故事讓兒童明辨是非,認識真假善惡,形成基本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者掌握兒童文學的這些特徵,能為以後的道德思想教育提供前期的理論鋪墊,更好地為日後的教學打下基礎。依據此我們不難發現《兒童文學》對於兒童的知識啟蒙和道德培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貼近於兒童的生理狀態和成長軌跡,具有很強的操作意義和啟蒙價值,值得重視的是《兒童文學》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兒童的道德素質初期萌芽。

  2.《兒童文學》與基礎教育者的素養培養

  兒童文學的出發點不是要求初學者掌握多少文學知識,而是兒童文學作品完全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要求,它能夠引導學生認識世界,領悟生活,逐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從而推動他們的思維發展。教育專家一直在討論學生的語文素養,那麼究竟語文素養是什麼東西?其實,語文素養很難用語言來概述清楚,但是,我們可以肯定文學素質在語文素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語文課程的教學安排中對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民族文化的發展上都有提及與涉獵,而這就是從事基礎教育的教育者所考慮的問題。一方面,要想實現語文素養的提升,不僅要對語文的基本知識有所掌握,還要具備起碼的對於語文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要上升到個人的思想境界、人文修養、審美標準等,而這些都是與《兒童文學》的培養離不開的,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兒童文學》是兒童在文學學習過程中的一個承載,從事基礎教育的教育者對於初學者的人文素養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三、《兒童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策略探討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重新設定課程結構

  由於課程內容的設定直接的影響著兒文學童教學的質量,為了更好地對《兒童文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對課程內容的調整就顯得至關重要。在對《兒童文學》課程進行改革之前,首先要對其教學的根本要求與目的進行探討,然後根據這些選取內容上貼近的課程,諸如兒童教學的知識儲備、能力培養和語文素質等,儘量實現理論與文學的高度統一。在原有的理論課程設計中,我們要做到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一方面,要對原有的理論知識與課程設計進行統籌,對於長期形成的經驗教學要有選擇地借鑑與傳承;另一方面,要積極地根據現代教學模式對於課程設計進行適度的修改,把新興的技術以及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改革中來,使得《兒童文學》更具有時代性與應用性。內容選擇上要包括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文學理論、創作過程等對於兒童語文素質啟蒙有重要聯絡的內容。除此之外,《兒童文學》的學習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程設計內容要具有時代性與歷史性,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都要有所涉及,要具有傳統性和創新性,既要有原著的原汁原味,又要有改編的大膽創新。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很大的自由空間,可以適時的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籍,分配課外蒐集的任務,安排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對於課堂中保留下來的問題要讓學生去搜集材料,並進行相關材料的整理,進而對已有的問題交流與分析,這樣有效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擴寬了知識面的掌握。

  2.培養師範生的文學能力,加強自身文學體系的構建

  在兒童文學的教學中,教師難免會遇到文學創作問題,所以師範類院校加強培養師範生文學創作能力就顯得尤為必要。培養師範生文學創作能力,有助於引導師範生增強個人對於兒童文學的熱愛,可以為日後的語文教學奠定基礎。在掌握了基本的兒童文學理論知識,再適時地進行有關兒童文學的創作,是當代從事基礎教育師範生必須要涉及的新領域。一方面,要摒棄原有的創作理念,加入對正規語文工具課的學習,另一方面要針對兒童的個性特徵進行藝術的創新,不斷加強自身文學理論和思想的培養,以便更好地適應日後的文學教學。在日常的兒童文學教授中,教師除了要加強自身的文學素養,同時也要做到對於兒童校園文藝的編排能力,在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的同時加強學生文學素質的提升。在很多師範類學校中都明確把校園文藝編創和指導作為師範生掌握的一門必要技能來學習。兒童校園文化集中地體現了學生對於文學能力的整體掌握度。隨著素質教學的不斷推進以及教學內容、課程的不斷調整,《兒童文學》的教學方式必然也不斷地隨之改變。對於《兒童文學》的教學中的理論知識教授,學生單靠自身蒐集的知識不能滿足對於理論知識的學習,這一部分必須要由老師主導,教師要儘可能地完善兒童文學體系,對於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以及作家要有推薦,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學生獨自的欣賞水平與審美水平的引導,一方面,要加強其對於兒童文學課程基本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為他們日後學習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近些年來,生本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出使得越來越多的學校把學習的主體留給兒童,由單純的教師教授兒童被動接受向兒童自主學習轉移。將兒童詩、寓言童話、兒童故事小說、兒童散文、兒童戲劇電影等不同的兒童文學依據其自身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四、小結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教育界對於兒童的基礎性教學也日漸重視,尤其是《兒童文學》也因為其重要性的特點走進了大家的視線,《兒童文學》與其自身基本學習特點,《兒童文學》教學與兒童道德素質萌芽的關係也使得課程改革迫在眉睫。同時,家長思想觀念落後,教師自身知識薄弱,課程設計結構不合理使得幼兒教學面臨很大的問題。為此,我們教育界要對《兒童文學》課程改革加以重視,調整教學評估方式,加強全面素質的培養,實施基礎與實踐並重,加強學生與老師交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重新設定課程結構,最終實現課程改革的全面轉型。

  參考文獻:

  [1]亢曉梅.師生課堂互動型別理論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1

  [2]俞國良,羅曉路.教師教學效能感相關因素研究[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

  [3]辛濤,申繼亮.論教師的教育觀念[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

  [4]伊文婷.師範生教師職業信仰的近況、理由與對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

  [5]俞國良,辛自強,林崇德.反思訓練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J].高等師範教育研究,1999

  [6]林正範,徐麗華.對教師研究的認識[J].教師教育研究,2006

  範文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當前小學語文教育普遍存在教師無法把握兒童文學的文學及美學特徵、兒童文學素養不高的問題。新教學目標和教材,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把握兒童文學課文的文體特點及美學特質,不斷完善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本文基於我國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應對措施,以期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對策

  自推行《語文課程標準》後,小學語文教學和兒童文學這兩個話題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課程改革在長期的推廣過程中也取得了滿意的成效[1]。但就我國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狀況來看,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還有很大的不足。本研究從兒童文學在語文課堂教學、小學教師教學現狀兩個方面進行探究,總結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教學,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意見。

  1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1.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

  1.1.1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

  兒童文學作品包括多種不同的題材,而小學語文教師對兒童文體基礎知識的瞭解度不夠,經常出現應用固定教學模式對不同題材的文章進行講解的問題。例如:對童話體裁的課文進行講解時,只認識到虛構、誇張及敘事等文體特點,但缺乏對文體知識內涵的分析;在童話題材文章中應用的修辭方式只是做了簡單的闡述,學生不能從其中認識到誇張、幻想手法都是寫作表現方式,彼此相互映襯才能凸顯童話題材課文的涵義[2]。教師不能站在整體角度進行全域性性分析,就會影響童話體裁文章的虛幻色彩,使之更加真實化,對學生思維的發散和想象力的培養有極大的阻礙。

  1.1.2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

  同其他文學作品存在很大的差異,兒童文學作品具有其獨特的美學品格,如果教師兒童文學素養不高,就無法感受兒童文學作品的藝術個性,從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忽視兒童文學課文的美學特質。具體體現為:***1***使兒童文學課文教學過分成人化。教師以成人的角度看待兒童文學課文,通過成人的思考方式、心理理解課文的主旨,必然會攙雜著一些利益、世俗的思想,過分成人化會喪失兒童文學作品本身的價值;***2***兒童文學作品教學只重視工具性。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兒童文學作品時,沒有將其看待成兒童文學課文,應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硬性要求學生理解文章中字、句、段的含義,機械式總結文章主旨和線索,單方面重視工具性,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失去了兒童文學應有的美學特質,導致教學過程枯燥乏味。

  1.2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不高

  小學語文課是一門基礎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更承擔著艱鉅的任務,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擁有較高的兒童文學素養。然而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的缺失問題在新教材的實施後日益嚴重,提高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一項工作[3]。由於大多數教師在上崗前並沒有對兒童文學進行學習,加上工作後也並未意識到兒童文學對自身教育發展的重要性,自主學習性不強,且缺乏專業、系統的兒童文學培訓,導致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普遍不高。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的缺失體現為:***1***對兒童文學基礎理論、知識不夠了解。教師沒有掌握兒童文學基本知識中的美學特質、文體特點、功能價值和體裁等基礎知識;***2***尚未形成現代化的兒童文學觀及兒童文學理念。一些教師對兒童文學內涵存在錯誤的理解,教師的兒童文學觀相當落後;***3***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少,知識面較窄。教師沒有對兒童文學作品進行深入的研究,很少閱讀相關作品,從而導致教師的審美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較差。

  2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對策

  2.1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和文體特點

  2.1.1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要把握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地瞭解兒童文學文體分類及構成要素,因為面對的是兒童群體,其文體形式同其他文學形式存在明顯的不同,包括多種不同的體裁形式,例如:散文、故事、童話、兒歌等,語文教師應瞭解文章的文體形式分類、因素和特徵;

  ***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以兒童文學的特點為依據,合理的採用教學手段,結合不同體裁的文章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在對兒詩、兒歌等具有押韻特徵的韻文體進行講解時,應嚴格把握該類文章的特點,通過誦讀法的教學途徑幫助學生深入的體會文章所蘊含的音樂美[4]。但是這兩種形式的兒童文學又存在一定的差別,還需要加以區別,合理的應用播放音樂、遊戲和頌唱相結合等多種方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想象力;

  ***3***將成人文學同兒童文學區別開來,準確的抓住不同文體間的差別和特徵,兒童文學具有其特殊的語言和風格,同成人文體存在顯著的差異,風格特異,即使在同種文體形勢下,兒童文學及成人文學也各不相同。此外,兒童歌曲、詩歌等文體在語言運用風格及寫作目的方面的側重點也不同,發揮著不同的教育作用,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更好地利用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功能。

  2.1.2把握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

  兒童文學藝術品性、審美特點即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主要表現為兒童情趣,因為兒童時期的思想極為單純,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思考問題的方式比較獨特,而兒童文學所蘊含的兒童情趣能夠對兒童產生積極的影響,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審美和感受能力,提高兒童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兒童的身心健康。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專業的教學能力,可以主動對兒童問題作品中的兒童情趣進行發現和探索,並將這種思想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5]。教師可以從兒童生活、兒童行為動作、抒發兒童純真情感或兒童心理等角度進行研究,把其中的兒童情緒放大,跟兒童站在同一個層面上思考問題,感受兒童內心的想法。但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教師不斷鍛鍊,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培養睿智的眼光。兒童文學中的兒童情趣都滲透在作品中,在對這些作品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深入的進行分析,從而抓住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教師在把握兒童美學特質的基礎上還要善於利用,從兒童情緒入手,根據作品中的兒童情緒的表達方式制定教學計劃,讓兒童深刻的感受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童心童趣,巧用童心,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

  2.2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

  2.2.1擴大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提升教師的審美想象力和感受力

  兒童文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教師應加大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經常翻閱中外優秀文章,嘗試理解不同作者對兒童文學的觀點和看法,瞭解兒童的內心的特點,拓寬自己的視野,站在全新的角度看待兒童文學文章,從理性認識上升為感性認識,從而提高審美想象能力[6]。

  2.2.2培養現代兒童文學觀和正確的兒童文學理念

  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的關鍵就要從根本上轉變思想觀念,使教師能夠自主意識到兒童文學作品對兒童成長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兒童文學作品的精神,培養新型的兒童觀及現代幼兒教育觀、發展觀,樹立正確的兒童文學理念。教師必須要明確以下概念:

  ***1***兒童是兒童文學作品主要面對的物件,兒童處於特殊的年齡階段,能夠作為單獨的精神個體來看待,兒童文學作品正是面向未成年兒童而形成的,滿足了兒童階段的審美和精神需要,集教育、認知和審美等功能於一體[7];

  ***2***文學系統涵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只是其中之一,其符合基本文學形式,是作者為了抒發人生感悟及思想感情的語言藝術;

  ***3***同其他文學作品不同,兒童心理活動是創作兒童文學的基礎,作品能充分的迎合兒童的各方面需要,受廣大兒童的青睞。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是發揮兒童文學在語文教育中教育作用的基礎,只有積累了大量的閱讀經驗,形成形象思維,瞭解兒童文學基礎理論和知識,形成現代兒童文學觀、兒童文學理念,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兒童文學文章的教學質量。

  3結語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佔有極大的比重,擁有良好的兒童文學素養的教師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針對我國當前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中存在的,沒有抓住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和教師兒童文學素質的缺失問題,教師應提高對自身兒童文學素養的培養,從根本上把握兒童文學課文的文體特點及美學特質,培養現代兒童文學觀和正確的兒童文學理念,拓寬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範圍,擴充套件視野,提升教師的感受力、審美想象力,深入的理解不同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的內涵及所表達的精神,並以此為切入點進行課堂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發揮兒童文學作品的審美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朱立芳.兒童文學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利用[J].教學與管理,2006***33***

  [2]王泉根.新世紀中國兒童文學學科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2***

  [3]孫建國.兒童文學視野下小學語文中的兒童哲學教育[J].教育導刊,2011***03***

  [4]朱自強.高等師範院校加強兒童文學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J].婁底師專學報,2003***01***

  [5]趙靜.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20世紀初期的歷史透視[J].教育科學,2003***02***

  [6]李惠芳.實現兒童文學的小學語文教育價值實踐研究[D].福建師範大學,2013.

  [7]侯慧慶.兒童文學研究成果在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編寫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上***,2011***10***.


有關兒童文學論文
淺析吳宓倫理思想略論
相關知識
兒童文學論文精選範文
關於兒童文學論文_兒童文學教學論文
有關兒童文學論文
兒童文學論文
兒童心理論文2017
有關兒童心理論文
兒童教育論文
問題兒童教育論文
淺論智障兒童教育論文
關於幼兒心理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