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皮的常用配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檳榔皮別名大腹皮,為棕櫚科喬木植物檳榔的果皮。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1、大三脘散***《傳家祕寶方》***治三焦氣逆,解大便祕滯,下胸脅脹滿:大腹皮、紫蘇、獨活、沉香、木瓜、川芎各3g,白朮、木香、甘草、檳榔各1g,陳橘皮0.6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方中大腹皮行氣導滯,為君藥。

  2、無礙丸***《蘇沈良方》***治病喘手足皆腫,脾病橫瀉四肢:大腹皮60g,蓬莪術、三稜各30g,檳榔0.3g,木香15g。上為末,炒麥搗碎,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生薑湯下。方中大腹皮行氣導滯,利水消腫,為君藥。

  3、木瓜散***《傳家祕寶方》***治腳氣衝心,胸膈煩悶,得效:大腹皮3g,紫蘇、幹木瓜、甘草、木香、羌活各0.3g。水煎,每日1劑,分3次服。方中大腹皮行氣導滯,為君藥。

  4、胃腸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本品辛能行散,主入脾胃經,能行氣導滯,為寬中利氣之捷藥。治食積氣滯之脘腹痞脹,噯氣吞酸、大便祕結或瀉而不爽,可與山楂、麥芽、枳實等同用;若治溼阻氣滯之脘腹脹滿,可與藿香、陳皮、厚朴等同用。

  5、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本品味辛,能開宣肺氣而行水消腫。治療水溼外溢,面板水腫,小便不利,可與茯苓皮、五加皮等同用,如五皮飲***《麻科活人全書》***;若治腳氣腫痛,二便不通,可與桑白皮、木通、牽牛子等同用。

  6、大腹皮散《太平聖惠方》:小兒腹內痞結;二便不利。大腹子散:《赤水玄珠》:風毒腳氣。癲狂夢醒湯《醫林改錯》:癲狂;疏鑿飲子《世醫得效方》:大小便不利。

  檳榔皮的相關配伍

  1、用於治烏癩風瘡:大腹子,生者或幹者,連全皮勿傷動,以酒一升浸之,慢火熬幹為末,臘豬脂和敷。***《聖濟總錄》***

  2、用於治療小兒風痰壅閉,語音不出,氣促喘悶,手足動搖:訶子***半生半炮,去核***、大腹皮等分,水煎服,名二聖散。***《全幼心鑑》***

  檳榔皮的生理特性

  1、大腹皮:略呈橢圓形或長卵形瓢狀,長4~175px,寬2~3. 125px,厚0.2~12.5px。外果皮深棕色至近黑色,具不規則的縱皺紋及隆起的橫紋,頂端有花柱殘痕,基部有果梗及殘存萼片。內果皮凹陷,褐色或深棕色,光滑呈硬殼狀。體輕,質硬,縱向撕裂後可見中果皮纖維。氣微,味微澀。

  2、大腹毛:略呈橢圓形或瓢狀。外果皮多已脫落或殘存。中果皮棕毛狀,黃白色或淡棕色,疏鬆質柔。內果皮硬殼狀,黃棕色或棕色,內表面光滑,有時縱向破裂。氣微,味淡。

冰片糖的製作
檳榔的特性及栽培
相關知識
檳榔皮的常用配方
乾薑的常用配方和相關知識介紹
川楝子的常用配方
車前草的功效與作用及常用配方
八月瓜的功效與作用及常用配方介紹
八月瓜的功效與作用及常用配方介紹
民間治療失眠的常用偏方
川芎的藥用配方與食用方法
地骨皮的常見附方
川芎的藥用配方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