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解密武則天的墓在哪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則天在公元705年病逝,享年82歲,在病逝前她的身份為大周皇帝,死後武則天的墓在哪裡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武則天的墓在哪裡,歡迎閱讀!

  武則天的墓在哪裡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儲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武則天任命吏部尚書韋待價負責乾陵的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後乾陵工程繼續進行。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5月,中宗李顯下令將武則天葬入。此前一年,唐中宗還赦免了在武則天統治時期因為政治問題而被迫害致死的皇族,並且將他們重新厚葬,其中包括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潤、章懷太子李賢三人。除此之外,神龍二年***706年***,還加建了許王李素節、澤王李上金、義陽公主李下玉等陪葬墓。

  《唐會要》記載,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乾陵修葺時曾造屋378間。

  唐朝末年發生黃巢之亂,黃巢動用40萬大軍打算盜掘乾陵,但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

  五代時,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發掘所有唐朝皇陵,“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乾陵因建築牢固而得以倖免。[2]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用***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士兵們用***炸了許多處地方,卻沒能找到墓道口。

  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經初步發掘確認被炸處是地宮墓道,並於4月3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挖掘情況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的記載相同。

  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乾陵發掘計劃》作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的批示,之後,國務院又再發通知要求“全國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發掘就此停止。[3]

  由於乾陵墓道完整,且尚未發現新的盜洞,許多專家認為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墓。

  為什麼不挖武則天墓

  武則天的陵墓和唐高宗的陵墓合葬為乾陵,是至今儲存最為完善的帝王陵墓,也是唐朝十八陵中被破壞最少的一座。至古以來,帝王陵墓均被很多盜墓者所惦記,唐太宗的昭陵被挖掘一空,康熙皇帝不止陵墓被盜就連屍體也不見蹤影。且說武則天身處盛唐之世,加上陵墓規模巨集大,其中所下葬的寶貝眾多,但乾陵卻不受破壞,讓我們來看看其中原由吧。

  觀其歷史,武則天的陵墓不是沒被盜墓者挖掘過,而是因為很難挖掘,這應該算是最難挖掘的陵墓吧,在1300多年間,乾陵就被無數盜墓者盜取過,其中有姓名記載的便有17人,在這期間乾陵遭受著刀劍、機槍、大炮的侵襲,卻完好無損。

  其中唐末時期反叛軍領袖黃巢曾挖掘過乾陵,因其聽聞梁山西側底下有大量碎石,便以為是乾陵***,遂以40萬士兵挖掘,農民出生的士兵使用鐵鍬留下了數十米深的“黃巢溝”卻沒發現***,後悻悻而走,耗費這麼大勞力卻不知挖錯方向。

  還有一個便是五代的節度使溫韜,在挖掘乾陵之前已經將唐朝十七座皇陵給挖掘了,遂在光天化日之下發動數萬人馬挖掘乾陵,但均在上山時遭遇風雨侵襲,遂斷了念頭。

  乾陵最危險的一次便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挖掘的時候,那時現代化工具興起,他便用大炮轟炸山道,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安營紮寨,將墓道炸出,在將進入使逢濃煙冒出忽起龍捲風,使首當其衝的士兵吐血身亡方斷了他們念頭,因此乾陵才得以儲存。

  而現代技術雖發達,但關於這陵墓所帶來的歷史意義重大,為了不破壞它,加上進行挖掘所要考慮的事情之多,為了能更好的保護文物,暫不考慮挖掘之事。

  武則天墓葬有什麼祕密

  武則天的陵墓和唐高祖為合葬墓,名為乾陵,這也被稱為是考古界的“三峽工程”,作為兩朝帝王共葬一墓實屬罕見,遂乾陵被意外發現後,發掘便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遂通過勘測也發現了武則天陵墓的驚天祕密。

  一武則天的陵墓竟從未遭到過盜墓者的破壞,說明其中陪葬的物品不論從其價值還是研究意義都很重大。

  二在乾陵的司馬東道的東側有一座舉世聞名的武則天無字碑,這是由一塊巨大且完整的石頭進行雕刻而成,有螭龍九天墓,故也被稱為“九龍碑”,碑面還刻有獅馬圖,和許多花草紋飾。石碑高達七米多,給予人厚實凝重之感,且其中的精美刻圖和紋飾又給予人雄偉澎湃的生機。

  而其中的無字成為眾人探討的話題,一說是武則天以無字誇耀自己的功高無法以文字表達;二是武則天深知自己罪無可恕,不能以文字立碑;三是武則天認為自己的是非功過因由後世人定奪,非自己能論述。而世人均認為最後的那個說法較為實際。

  三是武則天所處年代為盛唐時期,加上唐高宗在病逝前曾表明要將生前心愛之物一同陪葬,可見葬洞內有眾多價值連城的物品。且有當今世上的無價之寶《蘭亭集序》便是武則天的陪葬物品一說,遂這便為世人所關注。


調查戴安娜之死
長皺紋怎麼辦
相關知識
檔案解密武則天的墓在哪裡
檔案解密武則天一生的故事解讀
武則天陵墓在哪
檔案解密辛普森的相關簡介
袁枚的墓在哪裡
初唐詩人盧照鄰的墓在哪裡
三國將軍張遼的墓在哪裡
檔案解密偷襲珍珠港背後的故事
檔案解密田建明生平的故事
檔案解密田建明生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