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練習太極拳的要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武術寶庫中的一幟奇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一、重視基礎動作的練習

  太極拳的基礎動作就是太極拳的基本功學習以及招式動作,剛入門的學者一定要先了解整個太極的套路以及要領,打好基礎,這樣更有助於以後的太極的學習。

  二、動作姿勢要正確

  初學太極拳一定要嚴格要求,使每個動作的姿勢都合乎標準。對一些錯誤姿勢,如:低頭、仰面或是頭部左歪、右斜等,不僅影響外觀,也影響鍛鍊效果。如果發現,必須通過勤學苦練進行糾正,否則養成習慣,就不容易改正了。

  三、要循序漸進

  學太極拳和學習其他運動專案一樣,要經過不斷的鍛鍊,才能逐步提高。初學時,一定要防止貪多求快,急於求成,追求進度等缺點。

  練習時,要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循序漸進。初學階段,動作架式可高一些,隨動作的熟練和體質的增強,再將動作架式逐漸降低。

  四、運動量要適當

  初次學習太極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不可心浮氣躁,急於學成,剛開始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和招式學習就行。

  一般以運動後感到身體輕鬆,精神好,食慾增加,睡眠好為宜。運動量過度,可使人感覺疲勞,甚至能引起頭暈、噁心等不良反應,年老體弱的人在初學時應特別注意。

  但是,練太極拳時,因下肢運動量較大,初學時兩腿往往會有痠疼的感覺,這是一種自然生理現象,只要堅持下去,痠疼就會逐漸消失。

  五、貴在堅持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學習任何的事情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堅持,尤其是太極,太極是一項比較複雜的運動,如果不能夠堅持下去很難看到太極拳的健身效果。

  練太極拳注意事項

  一是鍛鍊時間

  冬季清晨的空氣清潔度相對差些,因此鍛鍊的最佳時間是日出之後,練拳前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點豆漿、牛奶之類的飲料,吃幾片餅乾或其他小點心,但千萬不要吃飽。***對老年人來說上午10點鐘左右較為適宜***

  二是鍛鍊場所

  不宜在煤煙瀰漫、空氣汙濁的庭院裡進行健身鍛鍊,應選擇向陽、避風的地方進行鍛鍊***有霧時不宜在室外進行鍛鍊***,如果選擇在室內進行鍛鍊時,要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練習時,不要邊練拳邊與人交談。

  三是運動強度

  應根據自身的狀況靈活調整運動量,選擇一定的駕勢,做到量力而行。在鍛鍊中慢慢適應,不要急於求成,千萬不要故意用力呼吸來達到所謂的“氣沉丹田”,以免出現頭暈目眩,心跳氣促等現象,影響自然呼吸。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運動前一定要做準備活動,如伸展、彎腰、下蹲等,否則容易引起扭傷、碰傷、骨折等。

  四是不要帶病鍛鍊

  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更不宜練拳,冬練時若發生心絞痛應立即停止鍛鍊,不要緊張,可坐下或半臥位休息片刻,如疼痛無緩解應及時去醫院檢查。運動剛結束,最好不要馬上大量喝水,稍稍休息後,在少量多次的飲用。

  喝點淡鹽水,有助於保持身體的水鹽平衡,喝些糖水、果汁、有助於儘快補充消耗的能量,促進身體恢復。

  五是運動後不要立即洗熱水澡

  由於運動使肌肉的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而內臟的血管相應收縮以維持肌肉的血量,這時洗熱水澡則會使面板肌肉的血流量繼續增加,而內臟尤其是腦部的血量減少,容易出現腦缺血而暈倒。

  太極拳養生有三大機理

  健腦

  太極拳要求精神專一,意動身隨,連綿不斷,一氣呵成,是對大腦很好的鍛鍊;太極拳全身放鬆、動靜結合的鍛鍊方法有益於大腦皮層興奮、抑制的調整。

  練身

  太極拳要求身體中正安舒,有助於防治頸椎病等疾病;太極拳強調以腰為軸,對腰背等疾病的防治效果突出;

  太極拳注重節節貫穿,周身一家,有助於關節韌帶、軟骨組織的功能增強;太極拳著重虛實轉換的鍛鍊,有助於增強身體的平衡性與靈活性;

  太極拳通過肌肉張弛和關節的屈伸運動,對靜脈迴流心臟起到促進作用;太極拳還要求“形神合一”,意到、手到、足到、眼到,有助於視覺神經的鍛鍊與視力的改善等等。

  練氣

  中醫主張“氣為血帥,氣能生血”;太極拳主張“以意行氣,以氣運身”。

  習練太極拳可使呼吸逐步加深,通過橫膈上下鼓動,牽動胸腹運動加強,對五臟六腑起到“按摩作用”,有助於加快人體氣血迴圈,這是藥物所達不到的效果。
 

早產兒的護理辦法
初學者必看的太極拳知識
相關知識
初學者練習太極拳的要領
練習太極拳的要領
怎樣練習太極拳的要領祕訣
練習太極拳的要求
學習太極拳的要領
練習太極拳的出汗問題
練習太極拳的基本步驟有哪些
練習太極拳的三大養生意義
練習太極拳的禁忌事項有哪些
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