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草原的優美散文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夜晚,星光燦爛,皎潔的月光照在草原上,天地間一片靜謐,晚風輕輕的吹過,草浪隨風起伏,顯得分外愜意。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篇一:草原美景

  蔚藍的天空像水洗過一般,上面還悠悠地漂浮著幾朵輕紗似的白雲。雲端上,是幾隻展翅高飛的小鳥,“嘰嘰喳喳”,它們叫得多歡啊!

  藍天白雲下,高大雄偉的青山,一望無垠的草原,數不勝數的羊群,歡快自在的人兒……盡收眼底。

  “哥,你快看那邊,那兩隻小羊羔又追起來了,多好玩啊!咯咯咯……”這銀鈴般清脆的聲音是發自誰的口中?是一個女孩,很可愛的一個女孩——瓜子臉,柳葉眉,大眼睛,扎著兩個蓬鬆的辮子,梳著整齊的劉海,身著一件花布襖,一條藍棉褲,大概有十一、二歲。也許是笑痛了肚子,女孩微彎著腰和腿,雙手撐在膝蓋上。

  “哪呢,在哪呢?哦,我看到了!真的是挺好玩的呢,哈哈哈……”爽朗的笑聲是女孩旁邊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孩發出的。他圓臉,劍眉,包著頭巾,穿著白褂子和灰褲子,褲頭繫著一條紅腰帶,看上去精神而又結實。

  這是一對放羊的兄妹。他們正在一座山上放著羊。這座山有著最肥嫩的青草、最甘甜的山泉和最好看的花兒。

  微風中,陽光下,青草和花兒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使人心曠神怡,不由自主地陶醉了、迷戀了。

  不遠處,有一條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河面泛著誘人的金色光芒,就像是點點碎金。

  “咩——”,一隻長著漂亮長角的羊突然抬起頭來,神氣地對著天空叫了一聲,之後又在原地興奮地轉了好幾圈。其他羊見它叫得這麼歡,也不甘示弱,紛紛效仿,就連還在喝奶的小羊羔也稚聲稚氣地叫了幾聲“咩咩”。頓時,羊群的叫聲劃破藍天,迴盪在草原上,震耳欲聾,就連在遠處覓食的鳥兒也受到驚嚇,拍著翅膀“撲稜稜”地飛上雲端。

  哥哥望著這美麗無垠的景色,發呆了。

  “啪”,妹妹趁哥哥一愣神的功夫調皮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調頭跑了。哥哥回過神來,笑著追趕妹妹:“死妹子,敢拍我的肩,看我怎麼治你!”妹妹一邊跑,一邊“咯咯”笑,一邊衝哥哥做鬼臉:“嘻嘻……來呀來呀,我、不、怕!咯咯……”可是她太得意了,一不留神,就被腳下的小石塊絆倒了,“砰”地一下跌倒在草地上,疼得她齜牙咧嘴。後面的哥哥見妹妹這般窘樣,不追了,只是插著腰放聲大笑。妹妹似乎也被哥哥感染了,她忘記了疼痛,“咯咯咯”地笑個不停。

  微風吹撫著,陽光沐浴著他們,芳香環繞著他們,他們的笑臉在這些襯托下顯得更加燦爛,更加美好。一旁地羊群用溫和地目光看著他們,偶爾也叫幾聲來表示自己的存在。

  遠處,是蔚藍的天,潔白的雲,飛翔的鳥,綿延的山……

  篇二:草原美食

  一、喝早茶

  我在18歲的時候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地方,把吃早餐叫喝早茶,而且那碗裡的食物確實是以茶為主。這個地方就是錫林浩特和以錫林浩特為代表的畜牧業為主的地區。

  那茶水是用青磚茶熬製的,再兌上適量牛奶,加少許鹽就成了。兌牛奶的叫奶茶,蒙語叫“蘇太且”,不加奶的稱其為清茶,蒙語叫“哈日且”,但翻譯的時候你可不能直譯,否則就成了黑茶了,雖然從顏色上看叫黑茶也比較接近,但大家習慣的叫法還是清茶。熬製清茶或奶茶的過程說起來極其簡單,但不同的人,不同的手法,熬出來的茶的味道是不同的。最地道最香醇的當屬牧民熬製的奶茶了。通常都要把青磚茶砍成小塊裝到提前用白紗布縫製好的口袋裡,待灶上鍋裡的水沸騰了就把茶口袋放到裡面,然後用水瓢或勺子舀出來從高處再澆下去,迴圈往復,次數越多味道越好,不知是否有科學依據,但我覺得這樣做至少可以除掉茶葉中生木的異味兒。茶水的濃度要依據自己的口味而定,一般紅中透黑即可,然後加上適量的鹽,清茶就熬好了;如果想喝奶茶,再加適量牛奶煮沸就行了。

  奶茶或清茶是不能填飽肚皮的,即使把肚皮喝得發脹,那也是虛假“繁榮”,幾泡尿出去,胃裡便空空如也。事實上,無論過去貧困時期的還是今日,錫林浩特人早茶的餐桌上總會有更豐富的內容。最簡單的,清茶或奶茶裡會有少許小米,稱之為米茶,還有的巧婦會提前把小米用黃油或牛羊油炒一下,然後放在茶裡熬熟,喝起來既香醇又解飢餓。另外,桌子上常會有炒米、炸果子、黃油,奶豆腐之類的食物。如今錫林人的早茶實在是太豐富多彩了,除了以上那些內容,還會有肥美的手把肉,新鮮的血腸肉腸以及蒙古包子、沙蔥餃子之類。還有一種叫鍋茶,就是把牛肉乾,奶豆腐炒米黃油放在鍋裡,兌上熬製好的奶茶,下面點上酒精,就著熱氣,喝個全身透汗,爽極了。如果時間允許,還會有一兩瓶老酒,那就叫喝硬茶了。不過這樣的早茶一般人難得享受,只有在節假日才有時間品味。不是錢的問題,主要是缺少時間。

  二、吃手把肉

  手把肉又叫手抓肉,顧名思義就是用手抓著吃的肉。這種飲食的原料以牛羊肉為主,就是把按著骨骼大小大卸八塊之後放進冷水鍋裡煮,純草原的煮法是隻放點鹽和蔥,其他調料一概不放,以保證肉質的原生態。而且煮手把肉的柴火也很講究,煤氣要比電好,木柴要比煤氣好,而牛糞火是煮手把肉最佳的柴火。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時間都比較緊,所以很多城裡人都選擇用高壓鍋來煮,而且還加了花椒大料鮮姜陳皮醬油等一大堆佐料,這樣做出來的手把肉少了原生態不說,味道也是大打折扣了。

  吃手把肉的方法也比較講究,一般是左手持肉,右手拿刀,刀刃向內,從外向內軋肉。據民俗學者說,這樣的方法體現了蒙古族人對別人的尊敬,刀刃向裡,寧可傷到自己也不能傷到別人。一般情況下,羊的胸部和後腿部位的速記雅思這兩塊肉要敬獻給尊貴的客人或長輩;羊的前肩胛骨部有一塊類似扇形板子的骨頭,蒙語叫做大冷雅思,這一塊手把肉是要大家共同分吃的,應該是由主人用刀子給每個人分一塊。吃肉的時候一般應該肥瘦搭配,特別像羊肋骨,它們外表一層都是肥肉,靠近骨骼的才是瘦的,所以一般吃這塊肉的時候不能一層層吃,而應該把刀子由表皮向骨骼縱向垂直切,這樣切出來的肉塊白紅相間,肥瘦搭配,吃著才鮮嫩可口,不肥不膩。如果自己單獨吃一塊肉,一定要把骨頭上的肉吃乾淨,否則會被人譏笑為狗都不如。不過這對於不常吃手把肉、不會用刀子的認真還有點難,特別是脊椎骨頭,結構複雜,古風和柔縱橫交錯的摻雜在一起,沒有三兩年吃手把肉、使刀子的經歷是絕對收拾不乾淨的,所以奉勸這樣的朋友最好別單獨享用一塊骨頭或者儘量別選難啃的骨頭。有些主人很講究,會把煮好的肥羊尾一片一片的切下來分別敬獻給客人,一般情況下客人都要入鄉隨俗,要十分友好地接受這份敬意,把這片肥羊尾全部吃掉,要是確實覺得有些肥膩,可以蘸點蒜蓉辣醬,主人會對此舉示以寬容一笑,無傷大雅的。

  如今,錫林郭勒草原的兩大品牌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已經馳名中外,不但走出本埠,也已經漂洋過海,成為阿拉伯國家的最愛。人們戲說,這些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黃丸,當然他們的肉質是無可比擬的了。當然要想吃到正宗地道的手把肉,最好深入到草原腹地,深入到牧民家中,這樣才不會吃到育肥的或者外地冒充的羊肉。

  蒙古族飲食文化是有肉必有酒,有酒必有歌舞相伴。吃了手把肉,平時你有半斤的酒量,這時喝上八兩草原老酒也不會醉,不信你可以親自一試啊。

  三、涮羊肉

  涮羊肉這種美食在中國不說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也可以說是紅遍多半個中國了。這種吃法是選品質上乘的羊肉切成薄片,放進正在沸騰的開水鍋裡涮,時間不可太久,否則肉片就被煮的梗硬難吃了。吃之前,在自己的碗裡要把蘸料調好,一般是以芝麻醬為主,再輔以蔥花、蒜泥、香菜、薑末、醬豆腐、韭菜花、醬油、香油、辣椒油、陳醋、精鹽、味精等小料,依照自己喜好的口味調拌。據說這種美食是忽必烈發明的。當年元世祖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一日,人困馬乏,飢腸轆轆,他猛想起家鄉的菜餚--清燉羊肉,於是吩咐部下殺羊燒火。正當伙伕宰羊割肉時,探馬飛奔進帳,報告敵軍逼近。飢餓難忍的忽必烈一心等著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隊開拔一面飛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裡攪拌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下少許細鹽,連吃幾碗然後翻身上馬率軍迎敵,結果旗開得勝。於是忽必烈就給這種吃法命名為涮羊肉,後來有些地區把這種吃法又叫羊肉火鍋。現在,隨著時代的變遷,涮羊肉又增添了新的元素,譬如麻辣火鍋、鴛鴦火鍋、藥膳火鍋等,並且涮的內容也由單一的羊肉發展到涮肥牛、涮雞肉,以及豆腐、粉條、酸菜、白菜、油菜、海帶、木耳、腐竹、土豆、紅薯等等大概所有可以吃的蔬菜都可以涮著吃,這樣吃法更有利於健康,減少單獨涮肉產生三高的可能性。

  記得2011年去雲南旅遊時,宣傳單上列印著旅行社贈送鮮菇火鍋,我們這些以肉食為主的草原人這些天早被素食素菜刮清了腸子,於是就盼望痛痛快快吃一頓羊肉火鍋,以解思肉之饞,誰料想坐到餐桌前才知道,那火鍋是鮮菇打底,涮的內容全是蔬菜,我們大家期盼了好久的肉食居然一片也沒有。失望之餘,我的同伴喚來老闆,問之,有羊肉沒?我們自己掏腰包。被告知,沒有。又問,有牛肉沒,又被告知,有。大家又轉為竊喜,上!可是那牛肉一上來我就覺得顏色不對勁,難到雲南的牛肉是粉紅色?怕人譏笑自己孤陋寡聞,便不敢多問,待肉煮熟,放到嘴裡,那股怪異的腥味差點讓我嘔吐,於是再也沒敢下箸,只好就著老酒,吞了一碗米飯作罷。

  四、查幹伊德

  查幹伊德翻譯成漢語就是白色的食物,還包含有純淨、聖潔之意。它是指以鮮牛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各種奶製品,這些奶食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種類繁多,是蒙古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

  胡乳達,這是蒙語稱呼,漢語名稱叫奶豆腐。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馬奶等經凝固、發酵而成的食物,形狀類似普通豆腐,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郁,牧民很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門當乾糧,既解渴又充飢。還可以做成拔絲奶豆腐,是宴席上的一道風味名菜。

  烏如莫,漢語叫奶嚼口或奶油,是把鮮奶在常溫下儲存一天之後在表皮形成的一層粘稠性物質,它香醇可口,營養價值豐富,屬於牛奶的精華。烏日莫拌炒米是蒙古人名揚四海的美食,如果再加一點白糖,那一定是味道鮮美,口感香甜,令你愛不釋手了。

  奶皮子,是將鮮奶在鍋裡多次煮沸後在上面凝固而成的油狀物質,取出後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後食用。一般是喝茶時掰一小塊放在茶碗裡,使茶更加醇香可口,是蒙古族待客的佳品。

  查幹伊德是我們草原人民招待親朋好友和遠方貴賓最珍貴的食物,表達了我們蒙古族人民真摯美好的情義。

  當然,草原美食遠不止這些,我這裡僅就典型的幾種做以簡單介紹,要想真正體驗草原美食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最好來草原實地品嚐奧。記住,要想品嚐這些美食,請來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

  篇三:陪我一起看草原

  陪你一起看草原,是我心中一個美麗的憧憬。

  還記得對你說出這個美好願望的時候,你的眼底生出遙遠的嚮往——你說,那裡有你夢想中的天堂。於是相約一起看草原,成了我們心中一個執著的約定。

  讓我們挑一個日子,不一定是春天,也不一定是草原上最美的季節,但一定是我們心靈碰撞出來的好日子。那一定是一個流雲飛蘇,風清氣爽的日子。我們握住彼此溫暖的手心,也握住一個溫馨而甜美的夢,披著一身陽光,裹著一襲清風,去赴我們的千年之約,去看我們魂夢相牽的美麗草原。

  青青的草,藍藍的天,悠悠的雲,暖暖的陽光------我們告別塵世的喧囂,卸去紅塵中的一切牽牽絆絆。我感到自己的笑容正在燦爛而明朗,無限的愛意在心底杳然升起。

  跨上一匹紅駿馬,揚鞭放歌。那婉轉的應和一定是馬背上叮噹作響的銀鈴。馬蹄行處,踏起花香一路。我們在草原上縱橫馳騁,我輕輕摟住你的腰肢,任你飄逸的長髮拂過面頰,我們面對廣袤的草原開懷大笑,放聲大喊,讓所有的激情盡情地釋放,讓我們愛的笑語隨風飄到遙遠的天際,讓揮灑的情意溢滿草原的每一寸土地。

  你說你是花海里的一朵花,我說我是草原上的一隻蝶。花隨風起舞,蝶隨花呢喃,我們盡情地舞,我們縱情地唱。長髮在飄,素衣在飄,心情在飄------醉了輕風,醉了花香,醉了草原--倦了的時候,我們會仰臥在青青碧草、淡淡花香上,隱隱聽到淳厚的琴音響起,那久違了的束束陽光下的詩行,如同少女豐潤含笑的臉龐。滿天的流雲與遠處的羊群連成海洋,我們的心會很詩意地飛翔。

  唱一首草原上不老的情歌,我們攜手去拜祭神奇的敖包,雙手合十,許下虔誠的心願。在天地相合,山水相依的婉轉心脈中,讓相愛相守承載起我們所有的希望和企盼。 陪你一起看草原。草原的晨光中我們並轡而行,草原的燦爛中我們席地相擁,草原的夕陽下我們披霞而歸,草原的夜色裡我們把酒高歌。你轉身的嫣然一笑,我的心便迷失在你的如花笑靨裡;我痴迷的一個凝望,你便融化在我的如火目光中;你柔柔的一個輕吻,讓我跌進了幸福的漩渦;我暖暖的一個擁抱,讓你陶醉在快樂的海洋。我們醉在草原花草相依的夢幻裡,草原醉在我們甘醇如酒的愛戀中。

  陪你一起看草原,是我們生命裡最完美的相伴。就象那千年流淌的西拉木倫河,纏綿清澈,幽雅含情,時而輕聲,時而笑語,時而漫談,時而歌唱。 “因為我們今生有緣,讓我有個心願,等到草原最美的季節,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藍藍的天,看那白雲輕輕地飄,帶著我的思念,陪你一起看草原,陽光多燦爛,陪你一起看草原,讓愛留心間。”
 

關於愛情的哲理散文隨筆
關於結婚的浪漫散文
相關知識
關於草原的優美散文欣賞
關於草原的優美散文詩歌
關於江南的優美散文欣賞
關於冰心的優美散文欣賞
關於夏天的優美散文欣賞
關於音樂的優美散文欣賞
關於陽光的優美散文欣賞
關於青春的優美散文欣賞
關於冬天的優美散文欣賞
關於大海的優美散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