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探索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藝術教育作為學校整體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徑,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高中藝術教育》

  摘 要:對於高中藝術類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是教育管理中一項極其微觀的管理模式,對高中藝術類學生所採取的培養方式與培養手段將直接影響到基礎教育為上級院校輸送生源的質量。但是總體來說,藝術教育的實踐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發展還有一些客觀和主觀障礙,尤其是目前應試教育的影響還威力巨大,導致社會、學校等各個方面的藝術教育不盡如人意。文章分析了目前高中藝術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 藝術教育 存在的問題 對策

  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藝術教育的弱化和短缺使學生就像人失去了血肉一樣,硬化僵直沒有了彈性,導致學生人文素養、心理品質的缺失。學校藝術教育不僅僅是藝術知識和藝術技能的教育,而是一種提高學生智力和智慧,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發展學生個性的教育,是任何其他學科教育所替代不了的。[1]

  一、高中藝術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

  1.政策性保障措施不完善,缺乏有力制度性支撐

  高中是學習任務最重的階段,雖然按照教育部的教學大綱規定,每週都有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的安排,但是在實施中因為種種原因,要麼是開設時間縮短甚至被語數外等主課擠掉,要麼是開設的內容和形式不能讓學生滿意,很多學生反映希望能保證甚至增加藝術課的時間,並能夠結合時代社會發展開展一些有強烈時代感的藝術類活動。另外,還有一個限制藝術類課程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資金的匱乏。[2]

  2.教學設計缺乏指導,課堂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要渠道。在抽檢中我們看到藝術課堂教學不夠生動鮮活,存在的問題較多。主要表現在教學缺少主線、教學模式老化、照本宣科、教學方法手段陳舊、呆板等。在教學設計上存在認識模糊、概念混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對教案、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案例缺少清晰的認識;對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的區別缺少明確的認識;對藝術教學的三維目標不能準確地把握等。

  3.藝術類學生思想較為活躍但理想信念比較淡薄

  通常情況下,藝術類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但相對來說缺乏一定的深度熱衷於自己所從事的專業,但很少關心國家的時事政治藝術類學生都非常重視自身專業技能方面的訓練,但輕視在文化課方面的投入和學習。“他們熱衷從自我的角度出發,進行自我設計、自我選擇、自我發展,傾向於為藝術而藝術,這樣極易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偏離正常的軌道,理想信念淡薄。”

  4.沒有以學生的興趣和感受出發

  以往給學生欣賞音樂作品時,學生對藝術作品沒有內化形成自己的感受,他們的創作活動只是簡單的模仿,並非發自內心的真實體驗。是什麼原因造成學生聽不懂作品呢?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把自己作為藝術活動的主人,他們往往認為,對於名家的東西只能仰慕,這種距離感使得學生只能遠望觀之,缺少主動參與鑑賞和分析的能力。

  5.藝術專用教室不足,教學設施存在不達標現象

  藝術教學設施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證。《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學校應配備設施完備的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教育專用教室,以較好的滿足藝術教學的需要。在抽檢中我們發現有一些的學校利用會議室或多功能教室充當音樂教室;一些的學校美術教室常年成為堆放物品的倉庫。另外,按照音樂、美術器材配備目錄二類標準要求,相當一部分學校不達標。

  二、解決對策

  1.繼續加快考試製度改革

  只有素質教育在教育考核的形式和內容上真正體現出來,藝術教育才能真正在學校紮根壯大,只有解決一考定終身、文化課分數唯一論的魔障,才能讓藝術教育大放光彩。因此,社會政策層面,國家和教育主管部門要運用多元智慧理論來作為評價學生綜合發展水平和學校教育水平高低的依據,綜合評價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的表現,將藝術教育的成果納入考核教育行為效果的指標中去,這樣才能在評價主體、評價標準、評價方式等方面做出有利於藝術教育發展的改變。

  2.重視課堂教學,大力開展課外活動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陣地,只有抓住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高中學生的心理日趨成熟,不像初中時期那麼好動,課堂上不再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課堂上教師如果只採用講、賞、聽的教學方法,就很難把握學生的接受程度,把握教材的深、淺、量的尺度,達不到教學的最佳效果。要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最大潛力參與教學活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高中學生的課餘時間少,課外活動很單調,而藝術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提高。[3]

  3.不斷加強高中藝術教師的培訓工作

  高中藝術教師是推進高中藝術新課程改革的主體力量。由於傳統藝術教學觀念的影響根深蒂固,如何轉變藝術教師的觀念、幫助其深入理解高中藝術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就成為深化新課改亟待解決的問題。能否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事關新課改的成敗。因此,必須不斷加強高中藝術教師的培訓工作,把培訓工作視為高中藝術新課改的關鍵環節來抓,制定培訓規劃,組織培訓力量,建立培訓基地,安排培訓經費。

  4.教師應當根據學生感受來積極引導學生

  新的藝術教育理念培養的是具有綜合藝術能力的人,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感知與體驗中用自己的真實情感與作品對話,讓他們敞開心扉無所顧忌地領略到藝術之美,從心理上自我克服“膽怯、羞澀”這一障礙,主動參與到各項藝術活動中去。藝術課使學生迴歸自由,體味到了來自心靈的聲音,讓他們能夠用自己的主觀見解去探究並分析種種藝術現象,使得學生擁有了創作與展示自己作品的能力。不僅如此,當學生感受體驗到了綜合藝術的美妙後,便無意識地具備了藝術的審美能力和性格上的改變。

  三、結束語

  藝術活動作為人類的精神活動的一部分,它並不以純粹的藝術形式而存在,還與社會文化、以及其它各種藝術門類相互關聯。主張將學生專業課與文化課的學習進行有機地結合,以德育目標作為引領,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點與審美情趣,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表達美、創造美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格品質,促進高中藝術類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以期為國家規範培養、選拔藝術人才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與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白英.普通高中藝術課程的角色困境與思考[J].音樂天地,2009***06***

  [2]王志萍.藝術教育開發多元智慧的基本原則和途徑職業圈[J] ,2007,8***5***:12-15.

  [3]文奇.關於普通高中藝術教育工作的思考宋升勇[J],遼寧教育,2007-12-1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幼兒感恩教育的實踐研究論文
語文教育專業相關論文
相關知識
藝術教育探索論文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探析論文
藝術教育分析論文
藝術教育畢業論文
藝術教育建設論文
藝術教育科研論文
小學藝術教育科研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論文
中學藝術教育科研論文
幼兒科學教育探索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