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育淺探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美術教育是增強學生思維性、審美力的重要一環,能提高學生對世界外物的認識和解讀能力。同時,美術教育不應當是一味固定的模式,應當追求創新,培養學生的獨創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小學美術教育中的獨創性培養》

  摘要:當下我國正如火如荼的實施素質教育模式,對學生德智體美等全要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小學美術的教育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節,並且被越來越重視。美術其實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它能提高人們的視野和想象力。對小學生美術思想的培養,能夠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固有的美術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素質教育下的需要,必須進行改革,重點強調的應該是對學生獨創性的培養。

  關鍵詞:美術教育;獨創性;小學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7

  小學是未來學生培養的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小學教育做的好不好直接決定了國家素質教育的成敗,同時,小學教育也是改造、構造社會個體的基礎性階段,只有在一個寬鬆、活躍的環境下才能培養出最優秀的人才。

  一、小學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獨創性的意義

  美術教育是增強學生思維性、審美力的重要一環,能提高學生對世界外物的認識和解讀能力。同時,美術教育不應當是一味固定的模式,應當追求創新,培養學生的獨創性,這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工程。

  1.能夠培養學生觀察外物的能力

  任何事物只有先通過觀察才能理解,只有進過外象的觀察才能瞭解其本質的內容,所以觀察是很重要的2。在美術學習中要求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外物並從自己所看到的角度在紙面上表達出來,這樣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們集中注意力去觀察和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興趣,有耐心去觀察,從而養成一種細心觀察事物的習慣和準確描述事物的能力。

  2.可以增強學生對事物的記憶

  通過對學生觀察的理解可以知道觀察就是為了更好的總結其本質和特徵,對所有問題的認識就是在不斷的觀察、理解、再觀察中積累的。美術教育就是教給學生去運用色彩整理出其所看到的外物並繪畫出來3。通過繪畫可以使學生們更深刻的認識到各類不同事物的區別,增強辨別能力,提高其對事物的記憶力。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姿態都會給繪畫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一旦形成可能就是永久性的。

  3.能夠提高學生對外界事物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類自覺或者不自覺的活動,是觀察者通過表象的觀察,在其腦海中進過加工形成的新的事物形象或者對事物更深次的理解,如看到樹葉變黃,知道秋天臨近。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對生活或者工作都有巨大的幫助。在小學生的學習中要從小培養其對外界事物的想象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繪畫教育,讓學生們在空白紙上繪畫出其能想到的東西,在漫長的教學中不斷增強其主觀的思考和理解能力。美術教學其實就是要求學生們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一片天空,在這裡可以隨意描畫,想到什麼就畫出什麼,無拘無束的自由

  二、在美術教育中提高學生創新性的建議

  美術教育具有巨大的優勢,做好美術教育是關係到個人成長、未來建設的大事,應當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工程來抓,本文以下將對如何實現提高學生創新性思維這一目的提出幾點建議:

  1.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

  對學生的小學教育目的就是為以後讓其更好的接受知識和各種挑戰打下基礎,小學教育做的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個人成長,為了讓孩子能夠在複雜且日新月異的社會中適應學習、生活節奏,就要做到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讓其學會主動去學習,發揮自身的創造性。在小學教育階段,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能再以直接灌輸理論而應特別注重實踐。比如帶領同學們在春天的田野裡去寫生,讓他們在貼近生活的同時進行學習,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觀察,有人會描繪出綠油油的麥田,有人則會繪畫出悠閒的白雲等。由此可知,美術教學只有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思考才能有不同但豐富多彩的效果。這才符合教育的目的。

  2.注重學生學習的情景構造

  一個良好的環境是開展一切工作的重要外部因素,試想在一個混亂的環境中是很難創作出優秀作品的。對小學生的教育也是如此,在美術教育中也要特別注意對教學環境的改進。如果要是在課堂上富有激情的講解,學生肯定也會被帶入其中,達到身臨其境、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則會事倍功半甚至前功盡棄。要在美術課堂上渲染一種愉悅、輕鬆的氣氛。另一方面,老師對學生的作品要多鼓勵,增長其對該課的興趣,而不能一味的否定,最終造成學生對美術的放棄心理。要讓學生輕鬆學習,去享受美術課程。

  3.加強教師隊伍自身建設,提高教學水平

  老師是學生的指導者,一名優秀的教師可能能帶動一大批優秀的學生。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逐漸發生變化,不在是課堂的決定者。所以要培養一批適合現代教育的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的培養上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同時還要做好教師的考核機制和講課表達能力以及對課堂的控制能力,及時能夠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適時且有針對性的做好工作6。怎麼樣才是優秀的教師那?首先就是老師必須具有自己的獨立性,能夠獨立思考,具有創新思維能力,在學生中間具有感召力和影響力。這樣的教師也是符合新課改下教學的優秀教師,是一名合格的能夠帶動學生們學習的引導者。

  參考文獻

  [1]田豔華:《創新小學美術教學》,載《.陝西教育***教學***》,2005年第7期

  [2]左輝:《美術課堂:給小學生插上創作的翅膀》,載《.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8年第10期

  [3]李新雲:《淺談小學美術的創新性教育》,載《教學心得》,2011年第3期

  [4]林珊:《小學美術教育的意義之所見――智力和個性得以體現和培養》,載《東北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9期

  [5]陳潔:《淺析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載《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年第4期

  [6]鄭賢英:《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獨創思維》,載《藝術科技》,2013年第1期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淺論特殊教育的畢業論文
中小學美術教育淺談論文
相關知識
中小學美術教育淺探論文
小學美術教育淺探論文
中小學美術教育淺析論文
中小學美術教育淺談論文
中學美術教育淺議論文
小學美術教育參考論文
小學美術教育淺論論文
小學藝術教育科研論文
小學美術德育滲透論文
中小學環境教育淺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