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元旦黑板報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元旦到了,新年要有新氣象,那麼關於迎元旦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迎元旦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迎元旦黑板報圖片:

  迎元旦黑板報圖片1

  迎元旦黑板報圖片2

  迎元旦黑板報圖片3

  1:

  古代中國的元旦日,並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曆的1月1日。中國曆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殷代在農曆十二月初一,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曆”,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2天。自西曆傳入中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曆年則稱春節。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過當時並未正式公佈和命名。到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改公曆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在民國以後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並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曆初一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麼歡慶活動。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曆,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中央人民政府頒佈統一使用“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曆1月1日規定為元旦節,並決定全國在此節放假一天。

  2:

  《湖口送友人》

  唐·李頻

  中流欲暮見湘煙,岸葦無窮接楚田。

  去雁遠衝雲夢雪,離人獨上洞庭船。

  ***盡日依山轉,星漢通霄向水懸。

  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

祖國萬歲黑板報內容
迎戰高考黑板報素材
相關知識
喜迎元旦黑板報內容
迎元旦黑板報內容
一年級迎接元旦黑板報內容
迎接元旦黑板報內容
高中慶元旦黑板報內容
歡度元旦黑板報內容
關於元旦黑板報內容材料
關於元旦黑板報內容資料
慶祝元旦黑板報內容
小學生元旦黑板報內容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