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創業致富成功經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創業要想創業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就是堅持到底。看看那些農民創業的經歷,感受他們勇於創業的精神,堅定自己的創業信念。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自家樓上養蛇致富,養一條蛇利潤賺錢100元

  “養蛇是前景很好的生財路,基本上不愁銷路。有時別人來個電話讓我送上門,有時販子上門收購。”黃茂文說話很快,言語之間流露出掩飾不住的興奮。

  這個曾經靠賣小雞苗養家的漢子,如今靠養蛇活得更加滋潤。

  賣雞苗15年錢難賺

  廣西拜師學養蛇

  今年49歲的黃茂文是江夏五里界街毛家畈村人,在養蛇之前有近15年賣小雞苗的經歷。

  隨著農村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在家養雞的人越來越少,小雞苗的銷路越來越窄,他開始尋思另謀生路。選擇養蛇,則緣於一次偶遇。

  2012年的一天,在鎮上賣雞苗時,他看見一個抓蛇人將一條兩斤左右的蛇賣給一個蛇販,蛇販最後給了他兩張紅票子。

  黃茂文當時就很驚訝:“一隻小雞單價也就幾元,除了成本才賺幾角錢,一條蛇卻能賣200元。”他和愛人商量,不賣雞了改養蛇!當時家裡人都反對,畢竟養蛇是個陌生行當,完全不懂的人從頭起步風險太大。

  黃茂文是個倔強的人,他不顧家人反對,揣了1萬元現金就去了廣西。他聽別人說廣西有個養蛇基地。

  2012年6月,黃茂文來到廣西一個村莊,這裡家家戶戶靠養蛇致富,他跟隨當地一位師傅學習了3個月的養蛇技術。在養蛇場裡,他既做學徒,又當管理員,常常做很多義務勞動。通過刻苦求學,掌握了養蛇、疾病防治、種蛇孵化等關鍵技術。“花了學費付出了勞力,雖然耽誤了家裡很多事情,但很值得。”黃茂文說。

  當年9月,黃茂文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對自家房屋的二樓進行改造。樓下住人,樓上改造成蛇舍。蛇舍的房間裡裝了空調、增溼器及通風裝置。為了安全,每間蛇舍都用水泥砌起一道半米高的門檻,並用鐵絲網圍著。

  在辦理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及相關手續後,他從廣西引進大王蛇種1000餘條,開始了自己的養蛇之路,前後投資20萬元。

  不愁銷路初嘗甜頭

  一條蛇淨賺100多元

  在二樓的蛇舍裡,記者看到,房間大約150平方米。整個房子都是密封的,連窗戶縫也用泡沫塑料封住了。“一來要保證安全,防止蛇逃出來,二來是為了保溫。”黃茂文解釋說。

  只見一層層木板放在房中,還有用棉被製成的睡床、孵化裝置等。當黃茂文揭開一條條厚厚的棉被時,大大小小的蛇盤繞在一起,有時還發出“嘶嘶”的聲音。

  就像任何養殖行業一樣,不僅要有技術還得有經驗。“養蛇首先要防病,蛇一旦生病,會迅速傳染。”黃茂文說,通過觀察蛇吃東西,就可判斷是否生病,吃少了或不吃一定有問題。蛇吃東西很有講究,?a href='//' target='_blank'>懷孕〖?圖Φ啊?000多條蛇每天要吃30多斤脫毛的小雞苗和雞蛋。

  成本不低,效益如何?黃茂文介紹,他養的大部分是大王蛇,又叫王錦蛇,無毒,生長速度快。一條蛇從孵化出來到成為商品蛇,養殖週期在一年半至兩年,可長到1.5公斤以上,飼料加人工、水電等,成本約每條130元,目前市場價100元/斤,一條蛇可獲純利100元以上。“養蛇前景很好,基本上不愁銷路,買家多會主動找上門。”去年,他養的第一批蛇上市,主要銷往武漢市區、上海等地,獲利10多萬元。目前,黃茂文打算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對周邊有能力養蛇的農民提供蛇種和技術,帶動更多的農戶養蛇致富。

  ■專業導師點評:

  談成***全國著名特種養殖專家、蛇業專業合作社創辦者***:養蛇賺不賺錢,關鍵在於兩點,一是技術,二是品種。

  蛇類養殖,達不到70%***從出殼到銷售***的成活率就沒有競爭力。另外,由於蛇現在大量用於餐飲,重量也是個衡量指標。很多地區的本地水律蛇一年只能養到2斤重,養得好的也就2.5斤左右,料肉比約為10:1。而越南水蛇、寮國水蛇10個月可以養到平均4斤重,料肉比僅為6.5:1。可見,品種選擇會造成養殖效益的懸殊。

  二

  他養竹鼠“聽”世界名曲月入兩萬

  “這是貝多芬的名曲,接下來是中國的古典音樂……”聽著悠揚的輕音樂,數百隻竹鼠見到陌生人,並未出現躁動,而是悠閒地啃著草、吃著糧食。

  這些竹鼠的主人是吳建安,兩年前,他是都市白領,辭職後紮根深山,靠養竹鼠致富。

  不當白領 回鄉下創業

  走進永春縣蘇坑鎮嵩溪村洋田角落吳建安的竹鼠養殖場,你會發現,這邊的竹鼠如此乖巧。

  2003年大學畢業後,小吳一直在某大型公司做財務,月薪近萬,後來他認識了妻子姜笑麗,作為白領,他們收入都不錯。幾年積累,他們已打算在廈門海滄區買房定居。然而,孩子出生後,吳建安卻猶豫了起來。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事業和生活?

  創業!小吳回了一趟家,看到家裡山清水秀,生態條件非常優越,他小時候的夢想湧上心頭。“我從小就想搞小農場,養的家畜吃青草,市場前景應該錯不了。”小姜很支援丈夫的想法,也辭職跟他回老家。

  養什麼好?小吳到周圍縣市進調查,他發現養竹鼠很有前景:“我家裡就有養竹鼠的歷史,市場需求旺盛,但卻還沒有比較大養殖場。”小吳認為,養殖竹鼠投資小,入門較快,繁殖快,後續的投入較少。

  父母不明白 一月不跟他說話

  說幹就幹,小吳從親戚處接手了100多隻竹鼠。

  剛開始,他像以前那樣拔雜草來喂,也不懂防疫,“雖然竹鼠繁殖很快,但經常會有竹鼠死去。”吳建安介紹。

  這並非小吳遇到的最大挑戰。剛回家,父母親一聽說他要辭掉高收入的工作回家養竹鼠,氣得臉都綠了。在反覆勸說無效後,父母一個多月不跟他說話。

  頂住壓力,小吳一心想著,如何把竹鼠養好。

  防疫是關鍵,他經常戴上手套,向醫生一樣,解剖死去的竹鼠,尋找致死原因。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大半年努力,他找出了一套成功的防疫方法。

  經過努力,養殖慢慢上了正軌。一個遠在江西的網友,通過網路,與吳建安聯絡,一口氣找他買了300多隻幼崽。他因此賺到1萬多元。“想不到這種東西還可以賺錢,那就好好幹!”父親終於跟他說話。

  放名曲給竹鼠聽?讓它們長得更快

  給竹鼠聽輕音樂,是一次意外的發現。

  原來,一次在喂竹鼠過程中,小吳的手機鈴聲響起來了,原本見到人後到處亂竄的竹鼠竟然安靜了下來。他想***創業網 ,如果長期給竹鼠聽輕音樂,有助於竹鼠緩解情緒及長膘。他於是把播放裝置裝到養殖場,給竹鼠播放。如今,有陌生人進入,這些竹鼠也不會躁動不安。

  他開始開發利用養竹鼠的第二價值。“竹鼠糞便也是好東西。”吳建安介紹,蘇坑是佛手茶種植大鎮,竹鼠的糞便便是改良土壤的好肥料,單單一年的竹鼠糞便,他賣了2萬多元。

  帶領村民致富 想建生態農場

  創業之初,拓展市場,吳建安也另闢蹊徑。

  他開著小貨車,在永春、德化一家一家餐館酒店尋找買家,有的老闆剛開始不怎麼搭理他,他就“強強”放5只竹鼠在那裡,說好了如果顧客願意吃再來收錢。

  如今,當初不怎麼搭理他的那些餐館,隔三差五就找他拿貨。

  2013年,小吳的竹鼠總銷售收入達到了60萬元。今年前景更是喜人,他每個月能賣出4000只竹鼠,月純利潤2萬多元。

  “生意越來越好,一個人忙不過來。”小吳乾脆把一些幼崽讓鄉親帶回家養,長成了再統一回收。這樣,不少鄉親也在他的帶動下,共同致富。

  “最近我還挖了兩口魚池,打算把竹鼠的糞便弄成沼氣池,再種些有機蔬菜,一座農場不久就會出現了。”他滿懷豪情地說道。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農民創業致富勵志故事
農民創業致富養殖事蹟
相關知識
農民創業致富成功經歷
農民創業致富成功案例
在網路創業致富成功經歷
農村創業致富成功例項
農村創業致富成功事例
農村創業致富成功故事
農村創業致富成功故事
農村創業致富名人經歷
農村創業致富名人經歷
女人創業致富成功故事8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