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避免跑魚的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無論是釣魚新手或者是釣魚老手,都會遇到釣魚時跑魚或者是不上魚的問題,往往讓釣者覺得很無奈。那麼跑魚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有什麼釣魚技巧可以解決釣魚跑魚問題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釣魚時跑魚的原因:手竿的用武之地不恰當

  由於海竿出現問題的可能性較小,這裡我們就以手竿為例,來說明一下釣竿的使用場所問題。現在我們一般使用的是碳素手竿,時常會看到這種竿子發生折斷的現象。其實原因竟是很簡單的,就是碳素手竿的用武之地不恰當。

  一般情況下,碳素手竿是不適合於垂釣大水域的,大水域的魚情我們能瞭解的並不十分徹底,各種體型的魚兒大量存在,一旦個體很大的魚兒中鉤,碳素竿能承受的拉力又極其有限,所以弄不好就會斷竿跑魚。要知道普通的碳素手竿只適合於垂釣小水域,像小河道小池塘等,因為其中魚的個體大小,我們一般都能預測得到,所以一般情況下中鉤的魚兒,其拉力值是不會超過碳素手竿的承受範圍的。

  喜歡釣大水域的話,推薦使用軟一些的釣竿施釣,因為其韌性強、承受的拉力範圍值較大。使用釣竿時還要注意,遇到意外情況不可心急,一定要想個好辦法將釣竿從危險的境地解救出來。

  釣魚時跑魚的原因:釣線的檢查不過關

  中魚後跑魚是令人氣惱的,揚竿後不是折竿就是短線,這是很不划算的。其中短線的緣故要先追查線徑的大小,不是高手就不要亂用細線釣大魚。所以到什麼水域,是什麼魚情,就要使用合理的線徑。線徑的粗細我們這裡不過多闡述,我們想要提醒釣友的是釣線的檢查要過關。

  一是購買釣線最好質量上有一點保障,買優質一點的釣線,使用一段時間後還要仔細觀察一下釣線是否老化,發現了問題就要及時更換。

  二是每次收竿後要檢查一下釣線,是否存在刮傷,或者其彈力值已不在正常範圍之內,都要細心一點觀察,以免下次施釣時發生跑魚的現象。

  釣魚時跑魚的原因:釣鉤不匹配以及鉤體受損

  釣鉤不匹配有多種情況,一是小鉤上大魚,二是大鉤用於釣中小體型的魚。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由於鉤子太小,魚嘴又大,雖然大魚吸食了鉤餌,浮漂有了正確的漂訊,但是揚竿卻無魚,原因是鉤子直接從魚嘴溜出了,根本沒有掛住魚兒,當然就會空竿。

  第二種情況也是浮漂有訊號,但是鉤子太大,魚嘴太小,根本將鉤餌吸不進嘴中,當然鉤子就不能掛住魚嘴,揚竿當然就無魚。最後提醒,釣鉤長時間地使用,一定會有所磨損,所以我們有必要隔一段時間檢查一下鉤尖是否鋒利。

  釣魚時跑魚的原因:漂墜搭配不當

  浮漂是魚兒咬鉤訊號的載體,地位十分重要。除了選購質量優良的浮漂之外,我們還要經常檢查浮漂的完好度,如果有損傷受損後容易吸水,讀漂就會不準確,而導致空竿的發生。

  漂墜的搭配一定要合理,搭配不合理浮漂訊號就會不真實或不準確。調漂要根據實情而定。水情不同,調釣方式也應該不同。比如懸墜釣底時,可先將鉤與鉛墜的重量調到讓浮漂露出幾目,鉤上掛餌後露出的目數也要在合適的範圍,調靈或調鈍都應根據魚情而定。

  不要忽視鉛墜的作用,有的釣友隨意使用重墜施釣,結果可想而知,重墜使鉤餌都埋進了淤泥之中,魚兒都發現不了,怎麼能釣到魚兒。

  釣魚時跑魚的原因:魚兒瞧不起你的餌

  餌料的使用也是很關鍵的,現在已經不是隨便用餌的時代了,以前的水面隨便撒一把糠麩都能長時間誘魚留魚,而現在的魚兒跟小孩一樣地挑食,也就是要求我們的餌料一定要適合魚口。

  物件魚不同,餌料的味型要不同,有的愛香甜,有的喜腥酸,有的愛素餌,有的喜活餌。比如如果想釣獲鯽鯉,就要使用香甜味濃的餌料以及腥味較重的活餌、或動物內臟等。如果自己垂釣的水域,連物件魚都不清楚,那麼餌料的選用就比較糊塗了,能上魚只能說運氣好,不客氣地說是瞎貓裝上了死耗子。最後是餌料的狀態也要合適,其大小密度與軟硬的狀態都要與魚情相適應。

  根據釣魚魚情況選擇餌料的方法

  一、釣餌不同與窩料

  釣餌雖然也有誘魚的作用,但釣餌誘魚不是誘魚進窩,而是打窩料將魚誘進窩後,比窩料更具誘惑力的釣餌,使魚兒上鉤。所以打窩料的色香味不能超過釣餌,不然魚對釣餌不理不睬,只吃窩料而不食鉤餌,這樣,就難以獲魚了。釣餌自身一定要色香味俱全,但一定要與自然餌料相似,如果釣餌過於奇特,魚兒也會不敢去吃,特別是戒備心很強的大魚,對奇怪的釣餌是不予理睬的。所以釣餌的顏色要自然,冬季釣餌的顏色可適當鮮亮一些,紅色黃色或白色的釣餌,比較吸引魚兒的眼球,誘魚效果要相對好一些。

  二、釣餌的基本要求

  一要對口,物件魚所吃的食物一般是什麼,必須要了解,不然釣餌的質量再好,也不能釣獲物件魚。

  二要適合魚口,物件魚的大小如何,釣餌也應有相應的大小,要求釣餌能被魚兒比較輕鬆地吸入嘴中。特別是冬季的魚口很輕很弱,釣餌更要特別容易被魚吸入。

  三是釣餌的化散速度,根據不同的魚情,需要釣餌化散較快,就鬆散一些,需要釣餌化散較慢,就要有一定的黏度與硬度。

  四是綜合考慮釣餌的物理形態,現在垂釣多用商品餌,在製作釣餌時要綜合考慮釣餌的形狀與顏色、大小與輕重,還有霧化的效果與軟硬度等。傳統釣中對釣餌的要求比較一般化,大小與種類的變化不大,但是使用商品餌還是要做比較細緻的考慮。

  三、關注釣餌的細節

  釣餌要安全可靠,也就是釣餌一般不能變質或沾染了異味。變質後的釣餌不僅對釣者自身有害,還會汙染水域,危害他人健康。加工釣餌時,最好不要使用帶有異味的工具進行操作,釣者手上有異味時,一定要將手洗乾淨再使用釣餌,不然魚兒聞到異味是不會吸食的。盛裝釣餌的瓶子或餌盆也不能有異味的存在,和餌料的水也要求是乾淨無味的水。釣餌製作好了之後,一般還要防止其發生黴變或發酵,除了少數魚種喜歡吃發酵的釣餌之外,一般是不需要發酵的。

  使用餌料掛鉤時,最好做到其大小輕重的一致性,有時可以適當做小一點使浮漂反應較為靈敏。實戰時還要注意上餌的頻率,因為打窩料一般投放較少,所以需要適當地通過釣餌續窩,如果上餌的頻率過低,窩中無食可吃,是留不住魚的。

  四、根據魚情開餌

  餌料既要對口也要有適口性,所以魚情決定了釣餌的製作。想要開出適合魚情的餌料,一定要注意開餌的狀態,我們不妨在餌料中適當新增一點麩狀餌,並使用溫水和餌。一次開餌的量不必太多,能連續垂釣兩三個小時即可,特別是氣溫較高的時候不能開得太多,開好後最好用溼布遮蓋。

  需要釣上層魚的時候,最好使餌料的霧化效果好一點,為了使餌重適當輕一點,可加入一點雪花粉之類的新增劑。進行底釣時,就要適當加入一點拉絲粉,可以使釣餌能順利沉底而中途不會很快化散。

  垂釣商業性的魚塘,還要注意釣餌的特定性。因為塘主長期餵給魚兒吃的,基本上是同一型別的餌料,久而久之魚兒認為自己天生就該吃這種食物了,也就相當於吃慣了某種味道。所以原塘顆粒對釣餌來說,就起著主導的作用。細心的釣者會找到塘主餵食的地方,仔細觀察,或者詢問別人塘裡放的是什麼飼料,這對使用什麼型別的釣餌就十分重要,不然開出的餌不對口,不對味,都是不行的。

看過的人會看:

冬季傳統釣魚方法有什麼技巧
釣魚時為什麼要保持安靜
相關知識
釣魚避免跑魚的技巧
會面客戶避免冷場的技巧
新手開車避免熄火的技巧與祕訣
新手開車避免違章的技巧
釣魚時避免跑魚的技巧有哪些
臺釣時避免小魚鬧窩的技巧
釣魚避免小魚鬧窩的必備技巧
夏季釣魚避免小魚鬧窩的方法
冬季釣魚必須掌握的技巧
釣鯉魚如何調漂的技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