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紫土豆種植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紫土豆產量高、適應性強,用途十分廣泛。那雲南紫土豆的種植方法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紫色馬鈴薯全生育期約93 d.屬中早熟品種,耐旱、耐寒,適應性廣,薯塊耐儲藏。抗早疫病、晚疫病、環腐病、黑脛病和病毒病。其幼苗直立,深紫色.株叢繁茂,生長勢強。一般株高約60.00 cm.主莖發達.莖粗1.37 cm,莖深紫色,橫斷面呈三稜形,分枝較少.葉柄紫色,花冠紫色,花瓣深紫色,薯塊長橢圓形.表皮光滑,呈黑紫色,薯肉深紫色,品質好。結薯集中,單株結薯6~8個.單塊質量120-300 g。

  2 備耕

  2.1地塊選擇 、疏鬆、通透性好的土壤耕層,因此,選擇地勢高燥,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質地疏鬆、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種植是確保豐產的土壤基礎。

  2.2茬口安排 ,紫色馬鈴薯忌重茬和與菸草、茄子、辣椒、甘薯等茄科作物輪作,以小麥、玉米、大白菜、蘿蔔和大蔥等作物為前茬較好。

  2.3整地為實現,紫色馬鈴薯高產優質.種植地冬前要進行深耕,一般耕深25-30 cm。早春進行精細整地,達到土壤細碎、沒有大土塊,增強土壤的保水能力。

  2.4施足底肥,紫色馬鈴薯是高產喜肥作物.每生產100 kg鮮薯需要氮素O.50 kg、磷素0.20kg、鉀素0.95 kg,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一般為2:1:4。應以牛、羊、豬、雞糞及綠肥、堆肥為主,輔以適量化肥。根據土壤養分檢測結果和需肥規律確定施肥方案.結合整地,每667 mz施用腐熟有機肥3~5 ms、過磷酸鈣80-100 kg、硫酸鉀肥15-20 kg、尿素15 kg。

  3種薯處理

  3.1精選種薯在定植前20-30 d***本地區一般1月中旬前後***.進行種薯精選,選擇無病、無傷口、表皮光滑、皮色新鮮、芽眼多、大小均勻和符合品種特徵的種薯,剔除畸形、龜裂、芽眼壞死、帶有病斑的薯塊I 2l。每667 m2需用種薯約120 kg。種牙切塊在一兩一個種子為好,這樣會很高產的。

  3.2種薯切塊催芽播種前催芽,可以促進早出苗,增加田間生長期限,提高產量。陽畦、地窖、溫室大棚都可作為催芽場所。將經過篩選取得的種薯置於20℃避光環境中進行暖種催芽.當萌芽露出約0.5 em時切塊,按芽眼排列順序.從薯塊尾部開始,按芽眼順序螺旋形切割.最後將頂部一分為二.保證每個切塊都帶有l~2個頂部壯芽,切塊要均勻,一般每塊種薯重量保持約25 g,切塊用的刀具要用75%的酒精進行嚴格消毒。

  3.3藥劑處理將切好的薯塊放入0.01%的硼酸或500倍50%的多菌靈溶液中,浸泡5~10 min然後撈出瀝水陰乾。將陰乾後的薯塊移至溫暖向陽處晒種3~5 d.保持約15℃溫度.讓幼芽綠化健壯。

  4適時播種

  4.1定植時期,紫色馬鈴薯幼芽在氣溫超過5℃時就開始萌動。18℃時生長健壯、迅速。一般情況下.當10 cm地溫穩定通過5℃時即可播種。天津地區適宜的陸地栽培模式定植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4月上旬.過早.幼苗易受凍害,過晚不能搶先上市,影響種植效益。

  4.2高畦地膜覆蓋雙行栽培採用高畦地膜覆蓋雙行栽培.可提高地溫3-5℃,提早定植期約15 d,同時為,紫色馬鈴薯正常生長創造健康、疏鬆的環境,還有利於人工或機械收穫。按照行距100 em做成高20cm,寬70 cm,中間略高的龜背畦,耙平後按每667 m2用乙草胺100-150 g對水40-50 kg噴霧,防治田問雜草:採用幅寬90 cm、厚0.008 mm的地膜覆蓋,覆膜要嚴密.每隔2-3 m橫壓一條土帶,防止大風揭膜。覆膜烤畦3-5 d後即可定植。

  4.3合理密植,紫色馬鈴薯宜稀植,採用雙行栽培.行距40 em,株距33 cm,每667 m2留苗約4 000株.定植時依株行距大小用開孔器打8-10 cm深的定植孔.然後將種薯萌芽朝上擺放,並用細土封嚴膜孔。

  5 田間管理

  紫色馬鈴薯齊苗後只有約65 d的生長時間,因此,田間管理要突出一個“早”字。生產上應掌握前促後控的原則。技術管理要及時,早中耕、早追肥、早澆水。促根、促棵和促早發。開花後根據天氣、土壤墒情、植株生長情況酌情追肥,小水勤澆,促棵攻薯,以薯控棵,達到協調生長.既要防止後期植株早衰,又要控制後期莖葉徒長。

  5.1查苗補苗,中耕滅草定植後,保持土壤墒情及穩定地溫.待幼苗出土後,及時查苗補苗,從播種至封壟前要進行3-4次膜間淺中耕,使土壤保持疏鬆,提高地溫.同時消滅壟間雜草,培育田間壯苗。

  5.2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田間齊苗後,為促進幼苗早發棵.可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視苗情長勢,於團棵期至植株封壟前,結合灌水每667 m2追施尿素15-20 kg。

  5.3摘除花蕾現蕾期薯塊開始膨大,花期進入快速膨大期.此時應及時摘除花蕾,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薯塊發育。

  5.4科學化控為防止植株徒長、倒伏,提高大中薯率.田間紫色馬鈴薯株高15~20 cm時用5%的多效唑15 g對水30 kg噴霧,效果很好。

  5.5水分管理現蕾前,主要靠土壤墒情為植株提供水分.掌握不旱不澆;現蕾期,紫色馬鈴薯進入塊莖膨大期.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一般每隔約15 d澆1次水.灌水時注意不要讓水漫過壟背造成土壤板結.以利提高產量和改善品質,紫色馬鈴薯生長後期應適當控水,收穫前10 d停止澆水,防止因土壤過溼造成塊莖發病降低耐儲性。

  6適時收穫

  馬鈴薯植株大部分莖葉由綠轉黃並逐漸枯萎.匍匐莖幹縮易與塊莖脫離是其成熟的標誌,此時應及時收穫避免地下害蟲危害。收穫時應儘量避開陰雨天氣.選擇晴天和低土壤溼度時進行,儘量避免機械損傷.提高商品性,採取田間分級包裝,有效提高經濟效益。

  7病蟲害防治

  紫色馬鈴薯生育期易發晚疫病和病毒病。防治晚疫病可用杜邦克露、農用鏈黴素或代森錳鋅等藥劑進行3-4次葉面噴霧:開花期後用50%多菌靈或40%乙磷鋁500倍液噴霧,每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防治病毒病可用20%病毒A 500倍液或1.5%的植病靈800倍液噴霧。主要蟲害是蠐螬、螻蛄、地老虎、蚜蟲和瓢蟲,實行無公害防治技術.用頻振式殺蟲誘殺成蟲,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5%敵百蟲乳油500倍液噴霧或灌殺,防治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用50%辛硫磷乳油l 000倍液或用10%吡蟲啉2 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和二十八星瓢蟲。

  紫土豆種植要點

  1、催芽與切塊:在播種前20-30天將經過精選後的種薯置於20℃環境條件下均勻擺放,適當噴水,用草苫遮陰。待幼芽長到黃豆粒大小時,將種薯置於溫暖向陽處晒種,使幼苗綠化壯芽。播種前1-2天進行種薯切塊,每塊種薯重量在25克左右。小塊種薯豎切,每個切塊都要有頂部壯芽;大塊種薯從尾部開切,淘汰弱芽,按芽眼排列順序,自頂部斜切,最後將頂部一分為二。切塊用刀一定要用75%的酒精進行嚴格消毒。

  2、整地播種:紫色馬鈴薯生育期較短,需肥較集中,每畝撒施優質有機肥3-5方,磷酸二銨20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施肥後將土壤深耕細耙。紫色馬鈴薯宜稀不宜密,按行距70釐米開溝,溝深5釐米,開溝時施入辛硫磷顆粒劑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蟲。按株距25-30釐米進行播種,每畝保苗3500株左右。

  3、田間管理:幼苗出土後要及時破膜放苗,並用溼土將放苗孔封嚴。當幼苗出齊後,為了促進幼苗早發棵,可噴施葉面肥2-3次;在開花期,及時摘除花蕾。為提高大薯率,可葉面噴施甜果精800倍液2-3次。紫色馬鈴薯的主要病害是晚疫病,蟲害是蚜蟲和瓢蟲。防治晚疫病可用64%防毒礬6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蚜蟲和瓢蟲可用18%樂斯本1000倍液進行噴殺。

  4、適時收穫:根據市場供銷情況適時收刨,收穫過程中要儘量減少機械損傷,以免影響商品質量。

 

雲杉種植方法
雲南重樓種植技術
相關知識
雲南紫土豆種植方法
山東土豆種植方法
山東滕州土豆種植方法
山東滕州大棚土豆種植方法
滕州土豆種植方法
家庭土豆種植方法是什麼
土豆種植方法
陽臺土豆種植方法
早春土豆種植方法
芸豆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