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春季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春日融融,是令人驚喜的美好時光,也是最適合重新開始的季節。天氣回暖,萬物吐芽生髮,潛伏在慵懶身軀裡的靈魂已經蠢蠢欲動,等待新生的能量。春天,也是淨化調養身體的最佳季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原則

  飲食清淡防上火

  春季是萬物生髮的季節,人們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加上春節期間油膩吃得過多,胃中積聚很多的“熱”,導致肝火上升,這樣就會使肺陰虛損,各種病菌很容易乘虛而入。建議大家春季飲食應以清淡為好。豆芽有清熱功效,利於肝氣疏通,能健脾胃,幫助增強五臟的機能;銀耳富含銀耳多糖,能提高人體衛士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蘑菇含有蘑菇多糖,可抵抗綠膿桿菌的侵襲。

  辛甘之品助春陽

  《千金方》裡有一句話叫做“二三月易食韭”。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護陽氣,因此應多吃一些蔥、姜、蒜、韭菜等溫性食品。韭菜是養陽的佳蔬良藥,可以祛陰散寒,而且韭菜含纖維素較多,還有增進腸蠕動通便的作用,是清潔腸腔的良好食品。

  多甜少酸防“肝旺”

  春天生機勃發,正是肝氣條達之時。中醫認為,酸味入肝,有收斂之效,所以喜愛吃酸性食物的人要適可而止,過則影響陽氣的升發和肝氣的疏洩,甚至會致肝鬱或肝火更旺,傷及脾胃。此外,隨著氣溫逐漸回升,空氣中的溼度也會逐漸增加,人體更容易受到溼邪的侵犯。由於“溼邪困脾”,專家建議多吃些味甘平的食物以“醒脾”,如蔬果類的南瓜、扁豆、萵筍、胡蘿蔔等。

  因地因時適當補

  初春時節,北方的寒氣還未退,建議大家仍宜溫補。當然,隨著氣候漸暖,陽氣漸升,溫補可逐漸減少。可選食桂圓、紅棗、荔枝、山藥、豬肚、牛肉、牛肚、雞肉、鵪鶉等。

  細選食物少生病

  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芹菜、春筍、西蘭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蔔、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這些食物建議大家多吃。

  保健方法

  話“住”——防“春困”

  經過漫漫寒冬,人體的陽氣消耗不少。相對於春季氣溫的迅速升高,人體陽氣的升發卻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顯得相對不足,人們常有“春眠不覺曉”之感,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春困”。

  第一招:睡“子午覺”。即晚上11點***子時***以前入睡,早晨5點後起床,以適應自然界的升發之氣。午後小憩半小時。正所謂“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第二招:晨起用冷水洗臉。

  第三招:加強體育鍛煉。如登山、郊遊、慢跑、散步等。

  第四招:經常按摩太陽穴、晒太陽。

  第五招:常吃含鉀豐富的水果和果汁,如葡萄乾、香蕉、蘋果等。

  談“行”——聞雞起舞

  到了春天,人們要適當晚睡早起,順應自然界陽氣升發的特點,進行運動鍛鍊,所謂“動則養陽”。應選擇空氣清新的場地,如樹林、江河、湖邊,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風箏、登山等,動作不宜劇烈,以身體微微汗出為度,從而達到吸納春陽、吐故納新,舒展筋骨、經脈,疏發陽氣的目的。

  談“行”——與日同輝

  春日陽光燦爛,美麗的陽光對人體好處多多。

  春光是天然的“營養劑”:每天接受充足的陽光浴,就可以獲得人體90%維生素D的需求量,從而強健骨骼。

  春光是天然的‘消毒劑”:可以殺死面板上的細菌,防範病疾。春光是天然的“護肝劑”:可以促進血液流通,加快新陳代謝,達到抒發肝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春光是天然的“興奮劑”:可以振奮精神、改善情緒低落。 陽光浴的黃金時間為上午十點到下午兩三點鐘,其中,上午十時到十一時進行“陽光浴”最為合適。這時的空氣比較好,陽光溫暖柔和,紫外線偏低。每日陽光浴的持續時間可因人而異,通常為30~60分鐘,同時要注意防晒液的擦護。

  談“行”——行神

  春季尤應重視“行神”,即精神調攝。中醫養生學認為,肝與春應,主升發,喜條達,惡抑鬱。此時要順應春天舒發之性,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達到保健防病之目的。

  “動怒”和“抑鬱”均為春季養生之大忌。人的情緒與五臟之間有著呼應關係,“怒”與“肝”相應。暴怒最易傷肝,迫使氣血上逆,加之春季人體肝氣偏旺,陽氣升騰,極易出現肝陽勃發,而見頭暈頭痛,目眩口苦,面紅目赤,甚至暈厥等,即相當於現代醫學的高血壓病或腦中風病。而精神抑鬱會導致肝氣滯而不發,不但使該舒展的陽氣難以升發,而且還會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吸收、氣血的通暢執行,從而表現為食少、腹脹、大便祕結或稀溏、脅肋疼痛、兩目乾澀等。

  話“住”——聊居所

  一要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春回大地,萬物滋生,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也隨之生長繁殖。因此,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減少室內汙染物的含量,減少染病機會。每天至少開窗通風兩次,每次至少10分鐘,最好能形成空氣對流,最佳的通風時間是在日出後和日落前。

  二要注意室內環境衛生:應該經常清掃居室,陰暗死角可以噴晒殺蟲劑、消毒水,保持環境的清潔。

  三要重視室內綠化:適當的養植一些花草,可以吸收滯留在空氣中的大量的塵粒和有害氣體,淨化空氣,還可以消除生活環境中的噪音,同時,還能夠使人神清氣爽,心情舒暢,對健康十分有益。

  四要注意餐具、衣服及被褥之類家用生活用品的衛生消毒:餐具應當用洗潔精和流動的水清洗,並放在消毒櫃中進行消毒。將衣服、被褥在陽光下照射3~6小時,即能達到消毒殺菌的目的。

  話“住”——談睡眠

  按照《黃帝內經》的養生理論,春季應“夜臥早起”,即晚睡早起。過了冬季,白天逐漸延長,夜晚逐漸縮短,我們也應該順應這種自然界晝夜的變化規律,適度減少夜間的睡眠,增加白天的活動時間。

  中醫認為,人體陽氣的生髮和閉藏,是與睡眠密切相關的。當我們清醒時,陽氣行於表、行於外;當我們入睡時,陽氣行於內、行於髒。因此,要想使人體的陽氣像自然界的陽氣一樣能夠升發,就要減少夜間的睡眠時間,睡眠過多,極易使人體的陽氣鬱滯於體內,不利於“養陽”。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春季要“晚睡早起”,但早起也不要早於雞鳴的時段,即不要在5點前起床;晚睡不要晚於半夜子時,即不要在晚上11點後再睡,否則,也會對人體健康不利。

中醫冬季養生之道
飲食養生的概念
相關知識
中醫春季養生
中醫春季養生保健知識介紹
中醫春季養生知識
中醫春季養生小常識
中醫春季養生方法
中醫春季養生保健祕籍有哪些
中醫春季養生小訣竅
中醫春季養生知識有哪些
中醫春季養生知識有哪些
中醫中藥春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