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肺溼熱怎麼治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夏秋季的氣候容易引起肝膽溼熱的症狀,多喝茶可以緩解,那麼肝膽溼熱喝什麼茶好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肝肺溼熱的方法。

  治療肝肺溼熱的方法

  1、黃花菜飲。黃花菜***幹品***15克。將黃花菜洗淨加水適量煎湯,代茶飲。有清熱利尿,退黃疸功效。適用於慢性肝炎、肝膽溼熱,急性黃疸型肝炎。

  2、茵陳荷葉大棗飲。茵陳20克、荷葉10克、大棗10枚、炙甘草10克、生薑10克。將洗淨的茵陳、荷葉、大棗、炙甘草、生薑放入湯鍋裡,加水2升,先大火煮開後,轉入小火共煮30分鐘後即成,當茶飲用。清熱化溼、疏利肝膽。

  3、五汁飲。梨、荸薺***馬蹄***、藕、鮮蘆根各100克,麥冬50克。上述五味洗淨去皮後,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絞汁飲用。有清熱解毒,生津止瀉功效,適用於慢性肝膽溼熱型。

  4、蒲公英茶。蒲公英30克,茵陳10克,鬱金15克,黃芩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酌情加減。清熱解毒、祛溼、疏肝解鬱。適用於肝膽溼熱、肝氣鬱結引起的膽囊炎。

  5、薺菜車前子飲。薺菜30克***鮮品50克***,車前子15克***紗布包***。薺菜洗淨,與車前子一同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煎20分鐘即成。清熱、利水、消腫,尤其適合水腫,伴有小便黃赤短、口乾口渴的人群飲用。

  6、茵陳蜂蜜茶。茵陳10g,蜂蜜適量。將茵陳用冷開水適量浸泡片刻,而後去掉冷開水,再加入蜂蜜及開水,浸泡飲服。茵陳性苦、微寒,歸脾胃、肝膽經,可清熱、利溼、退黃,一直被中醫臨床視為醫治黃疸的要藥。

  7、板藍根菊飲。板藍根30克,菊花晶2匙。板藍根加水煎湯,加入菊花晶飲用,每日1次。有清熱疏風,明目解毒功效。適用於慢性肝炎、肝膽溼熱。

  8、玉米鬚茶。鮮玉米鬚30克左右***晒乾樣約10克***、綠茶10克左右。將玉米鬚放入盛有綠茶的杯中,衝入沸水250毫升,稍悶一下。在中藥裡,玉米鬚又稱“龍鬚”,味甘性平,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溼熱、利肝膽等功能。

  9、鬱金清肝茶。廣鬱金***醋制***10克、炙甘草5克、綠茶2克、蜂蜜25克。上四味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鐘,取汁即可,每日1劑,頻頻飲之。具有疏肝解鬱、利溼祛淤之功效。適用於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及肝癌患者服用。

  肝膽溼熱不能吃什麼

  1、胡椒

  凡溼熱型之人忌食之。《本草綱目》雲:“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多食動火燥液,耗氣傷陰”。多食易增劇病情,助長溼熱之邪,不易退去。

  2、龍眼肉

  甘溫果品。《本草匯言》說它“甘溫而潤,恐有滯氣”。溼熱性應多食清淡利溼之物,龍眼肉滋膩助熱,不利溼熱之邪的排洩,故不宜食。

  3、人蔘

  性溫,味甘,為溫熱性補氣強壯食品,有助熱上火動血之弊。之人多以溼熱之邪為患,尤其是急性之人,多屑中醫熱證、實證,宜吃清淡利溼之物,忌吃溫熱補益之品,尤其是人蔘,甘溫助火,應忌食。

  4、羊肉

  性溫,味甘,之人多為內有溼熱,燻蒸肝膽,膽液外洩而發黃。《金匱要略》中早有告誡:“有宿熱者不可食之。”之病屑“內有宿熱”之疾,法當忌食。《隨息居飲食譜》也早有告誡,認為“疸病均忌”。

  5、雞肉

  性溫,味甘,多屬肝膽溼熱內蒸,飲食宜清淡不宜溫補。《醫林纂要》認為雞肉“肥膩壅滯,有外邪者皆忌食之。”實際上內外有實邪者皆當忌食,清代食醫王孟英就明確告誡:“疸症忌之。”

  6、雞蛋

  性平,味甘,為高膽固醇食物。《隨息居飲食譜》中認為:“多食動風阻氣,……疸、痞滿,皆不可服。”因此,溼熱型及寒溼型皆不宜食。

  另外,肝膽溼熱患者還應該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蔥、韭、生薑等辛辣之品,忌食糯米、大棗、荔枝等黏糯滋膩之物;忌食馬鈴薯、豆瓣等易致脹氣的食物;也忌食動物油、肥肉、狗肉、海魚、蝦子、以及黃芪、紫河車、黃精等補益之品。忌食螃蟹、螺螄、蚌肉、柿於、香蕉、蓴菜、生地瓜、生菜瓜、苦瓜等生冷性涼食物。

  怎樣治療肝膽溼熱

  ***一***內治法

  1、肝膽溼熱

  證候: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或溼熱下注,陰腫陰癢,筋痿陰汗,小便淋濁,婦女溼熱帶下等。治則: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溼熱。主方:龍膽瀉肝湯加減。方藥:龍膽草、梔子、黃芩、柴胡、木通、車前草、澤瀉、生地、當歸、甘草。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劑,溫服。

  若見嘔逆者,加竹茹、黃連、半夏;若見吐衄者,加丹皮、茜草。若陰囊溼疹,睪丸腫痛,或帶下黃臭者,加地膚子、黃柏;土茯苓、金銀花;若小便頻數澀痛,甚或小便點滴不下者,加滑石、沉香。

  2、溼熱黃疸

  證候:陽黃身熱,面目、周身黃如桔色,小便黃赤短澀,大便不暢***或祕***,腹微滿,口渴胸悶,煩躁不安,或有頭汗出,別處無汗,苔黃膩,脈滑數。治則:洩熱,利溼,退黃。主方:茵陳蒿湯加味。方藥:茵陳、梔子、車前子、茯苓、滑石、連翹、赤芍。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劑,溫服。

  若黃疸加深,嗜睡或昏迷者,宜送服或鼻飼至寶丹、安宮牛黃丸、紫雪丹之類。

  3、溼熱阻滯肝膽

  證候: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鬱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脅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治則:和解少陽,內瀉熱結。主方:大柴胡湯加減。方藥:柴胡、枳實、厚朴、黃芩、半夏、大黃、生薑,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劑,溫服。

  若腹痛劇烈,嘔吐蛔蟲者,宜先服烏梅丸安蛔,再選用本方;若溼熱煎熬成砂石,阻滯膽道者,加金錢草、海金沙、鬱金;若胃腸燥熱,大便不通,脘腹膿滿者,加芒硝***沖服***。

  ***二***外治法

  1、外敷藥物

  ***1***用毛茛、大蒜、白芥子、田基黃,任選1種,選敷合谷、列缺,發泡後,刺破流出黃水***但操作時避免感染,最好在醫務工作者的監督下使用此法***,用於溼熱黃疸。

  ***2***地膚子、土茯苓,煎水薰洗外陰,用於陰部溼癢,帶下黃臭。

  2、灌腸療法

  ***1***生大黃、馬齒莧、黃柏,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腸20~30分鐘,每日1~2次。

  ***2***生大黃、敗醬草,水煎,取汁150毫升,高位灌腸,保留20~30分鐘,每日1次,5~7天為1療程。

  肝膽溼熱可用飲食調理

  肝膽溼熱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儘量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最好做到戒酒,平時注意調節自己的心情,心情舒暢也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肝膽溼熱可以多吃些降溼去熱的食物如苦瓜、松花粉、豬肝、豬腰、螺旋藻等。還可以熬些湯喝如田基黃煮豬肝、茅根茵陳肉湯、蓮子湯、瓜蔞藕粉羹、金針蘆筍、綠豆粥等,這些食物都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肝內微迴圈,消除肝膽溼熱炎症,幫助身體的恢復。


猜您感興趣:

兒童得了腳氣怎麼治療
小兒咳嗽怎麼治療方法
相關知識
肝肺溼熱怎麼治
溼熱怎麼治療
男士體虛溼熱怎麼治
胃腸溼熱怎麼治
脾胃溼熱怎麼治療
脾胃溼熱怎麼治
嚴重脾胃溼熱怎麼治
腸胃溼熱怎麼治
脾胃溼熱怎麼治療比較好
小兒肺熱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