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春季養生有哪些重要祕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春天容易滋生細菌,老年人更要注意春季日常的生活作息習慣,?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老年人春季養生的相關重要祕訣。

  老年人春季養生的重要祕訣

  第一,要謹防感冒

  春天氣候多變,乍暖還寒,尤其是早春季節,常有寒流侵襲,氣候驟降。再加上人體的面板、汗毛孔向外開始疏洩,對寒邪抵禦能力有所減弱,因此,老年人很容易傷風感冒,並由此引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所以,春天裡老人要隨時注意增減衣服,出門要帶口罩,切忌過早脫去冬衣。一旦得了感冒要及時就醫,用藥越早效果越好。

  第二,注意防寒保暖

  古代醫學家孫思邈曾說過“春天不可薄衣”。春季乍暖還寒,氣溫多變,如衣著單薄,保暖措施不利,極易受寒患病。特別是老年人各種生理功能減退,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有意地“春捂”尤其重要。老年人衣著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結合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著要鬆軟輕便,貼身保暖。

  第三,注意飲食調養

  春季,老人易上火,小便赤黃、便祕、舌苔發黃。因肝火上升,致使肺陰更虛,結核病菌容易乘虛而入。因此,春季老人飲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如春筍、菠菜、薺菜、芹菜、馬蘭菜等早春蔬菜。另外,用鴨梨、荸薺去皮煮水喝,可清熱、潤肺;胃腸消化差的,可多吃蘿蔔,以理氣、化痰、和胃。用桔子皮煮水喝,可化痰止渴。

  第四,要學會科學膳食

  春天生機旺盛,人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亦隨之增加,老年人如何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十分重要。祖國醫學認為:“藥食同源,藥補不如食補”。食養、食補、食療的觀念非常科學,它提示人們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要講究科學的方法。春季,老年人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以下4點:1.保證熱量,同時適當減少食量;2.粗細搭配,不能偏細、偏食,可多食小米、玉米、紅薯等;3.蛋白質宜“精”,脂肪宜少,可吃含高蛋白的食品,如豆類、魚類、禽蛋、瘦肉等;4.要控制食鹽攝入量。總之,老年人在飲食上宜選甘、溫、清可口之品,忌油膩、酸澀、生冷之物,多食蔬菜、水果等。

  第五,睡眠要充足

  春季,老人常有睏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則昏昏欲睡。這是因為春季氣溫回升,人體活動量增加,體表末梢血管開始舒張,體表血流量增大,使腦部的供氧量顯得不足,從而產生“春困”現象。為此,老年人要積極做好身體的協調適應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個小時左右,以補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則安排適量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健身操等。

  第六,注意起居

  冬去春來,老年人的調節中樞和機體功能仍處怠緩狀態,此時老年人一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堅持每日通風換氣;二要保持臥室乾燥,被褥常洗勤晒;三要居室色彩協調,氛圍祥和,可養置適量的花草;四是睡前溫水泡腳,按摩雙腳。另外,老年人春季睏倦是一種生理現象,不必懼怕,只要調整好了,這種現象就會自然消失。不過,老年人還要切忌“戀臥”,睡眠過多會使新陳代謝減慢,氣血執行不暢,不利濁氣排出。

  第七,鍛鍊適度

  春季,正是老年人走出家門健身強體的好季節,常到戶外鍛鍊,呼吸新鮮空氣,可盪滌體內濁氣,增強心肺功能,殺死肌膚上的細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中醫講:“久立傷骨,久行傷筋”。老年人在鍛鍊中,首先要適度,避免運動量過大;其次要動靜結合,鍛鍊時要保持精力,不要過度疲勞;三要適時適項,鍛鍊中一定要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專案,不要做過難、過大、過險的動作;四要安全保暖,春天天氣變化無常,餘寒未盡,老年人保暖尤為重要。同時,安全意識要強,措施要到位,避免發生意外。

  老年人春季養生飲食的原則

  原則一:食物要清淡一些

  老年人的味覺功能有所減退,常常是食而無味,總喜歡吃味重的食物來增強食慾,這樣無意中就增加了鹽的攝入量。鹽吃多了會加重腎負擔。

  原則二:質量好一點

  一般老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蛋白質,應以魚類、禽類、蛋類、牛奶、大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為主。

  原則三:食物雜一點

  指粗細糧要合理搭配,主食品種要多樣化。

  原則四:數量少一點

  老人每一餐的進食量應比年輕時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食多餐。

  原則五:早餐好一點

  早餐應占全天總熱量的30%—40%,質量及營養價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但不宜吃油膩、煎炸、乾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原則六:晚餐早一點

  “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

老人飲食原則要注意什麼
春季有哪些飲食養生原則
相關知識
老年人春季養生有哪些重要祕訣
老年人春季養生有哪些知識
老年人春季養生有哪些
中老年人春季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中老年人春季養生六大注意事項
老年人冬季養生有哪些要點
老年人春季養生吃哪些蔬菜好
老年人冬季養生有哪些蔬菜
中老年人秋季養生有哪些食譜
老年人冬季養生有哪些知識
老年人冬季養生有哪些飲食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