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有哪些飲食養生原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春季養生,春季養生要如何飲食呢?養生飲食吃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春季飲食養生原則

  原則一:早春時節選擇熱量較高的主食,並注重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早春時節,氣溫仍然比較寒冷,人體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禦寒功能。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結構應以高熱量為主,除穀類外,還應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物質。另外,由於寒冷的刺激可使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加速,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間還需要補充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兔肉和豆製品等。上述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正好具有增強人體耐寒的功能。

  原則二:適當增加飲食中的果蔬比重以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

  春天,又是氣候由寒轉暖的季節,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復發,活力加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如春季常見的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面板病等,這些大都因為新鮮果蔬吃得少而造成的營養缺乏所致,所以,在飲食上應適當增加飲食中的果蔬比重以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蘿蔔、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可增強抵抗各種致病因素的侵襲;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也應食用,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這類食物有芝麻、青色捲心菜、菜花等。此外,從科學飲食的觀點來看,春季還應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營養素攝入量的相對比例,以增強抵抗力,防止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

  原則三:飲食宜清淡,忌食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春季應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為清溫平淡,在動物食品上,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吃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胃寒的人可經常吃點姜,以驅寒暖胃。

  原則四:春季飲食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的食品,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春為肝氣當令,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土木相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功能。且中醫認為,五味入五臟,而酸入肝,甘入脾,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會增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會傷害脾胃之氣。有鑑於此,春季飲食調養,宜選甘溫之品,忌酸澀,主要以補益脾氣為主,故可多吃一點大棗、山藥、鍋巴等。

  原則五:根據個人體質及病情對症食補。

  祖國醫學提出,“春季養生當需食補”。但必須根據春天人體陽氣逐漸生髮的特點,選擇其平補、清補的飲食,以免適得其反。以下幾種人最適宜在春天進補:中老年人有早衰現象者;患有各種慢性病而體形孱瘦者;腰痠眩暈、臉色萎黃、精神萎靡者;春天氣候變化大,受涼後易反覆感冒者;過去在春天有哮喘發作史,而現在未發作者;到夏天有夏季低熱者。凡屬上述情況者,均可利用春天這個季節,根據個人體質及病情,選擇適當的食補法,防病治病。

  具體如下:①老年人如有陰虛內熱者,可先用清補的方法。這類食物有梨、蓮藕、薺菜、百合、甲魚、螺螄等。此類食物食性偏涼,食後有清熱祛火作用,有助於改善不良體質。②虛寒體質者,可多食核桃、枸杞等偏溫食物;③溼氣較重者,當食化溼食物,如干荷葉、蓮子等。④對於小孩子、老人,平時還可煮些橘子皮、蘿蔔、梨子或荸薺當茶喝,可理氣化痰、清熱潤肺,保護呼吸道。⑤病中或病後恢復期的老年人的進補,一般應以清涼、素淨、味鮮可口、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可選用大米粥、薏米粥、赤豆粥、蓮子粥、青菜泥、肉鬆等。切忌食用太甜、油炸、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損傷胃腸功能。

  原則六:千金難買春來洩,消脂排毒正當時。

  整個冬天,大多數人處於蟄伏狀態:深居簡出、運動量減少,又偏好膏粱厚味之食物,一冬下來,體內積存了大量的脂肪和毒素。古語有說:“千金難買春來洩”,意思指的就是“春季消脂排毒正當時”。這裡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味地偏信民間的排毒藥物,其實,簡單的蘋果和鮮奶就有非常好的排毒功效。試試早上起來喝一杯鮮奶,吃一個蘋果。溫和有益,又有排毒的效果。其他的水果,例如:草莓、櫻桃、葡萄也有不錯的排毒功效。還有海帶綠豆湯,因海帶中的膠質成分能促進體內有毒物質的排出,綠豆性寒涼,可清熱解毒,所以,飲用此湯,毒素自然會隨著大小便排出。湯好飲有益,且不需要洩得那麼辛苦,不妨試試吧!

  春季飲食養生蔬菜

  1、菠菜

  按照中醫的說法,春天保健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保養肝,避免由於與肝陰不足出現高血壓、貧血、頭暈等等症狀和疾病。菠菜是春季的時令蔬菜,具有很好的養肝、養血、滋陰等等的作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C 等等,對於保護肝有著很好的作用。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能夠有效的避免消化不良或者出現便祕,同時還能夠很好的預防傳染病。春季吃什麼蔬菜好,菠菜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需要提醒的是,應該選擇那些新鮮蔬菜而不是一直存放在冰箱中的。

  2、萵筍

  萵筍的另一個名字叫做春菜,對於祛除體內燥熱有著很好的效果。萵筍的味道帶有一種苦味,能夠有效的增強腸胃蠕動,避免出現消化不良,同時還能夠有效的增加食慾。萵筍中含有一種尼克酸的元素,能夠有效的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非常適合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食用。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萵筍的根莖和葉子都是可以食用的,特別是葉子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等。萵筍的做法也有很多,爆炒、涼拌、醃漬等等都是可行的方法。

  3、雞毛菜

  雞毛菜各地的叫法也是不一樣的,例如南方又叫做上海青等等,是一種春季的時令蔬菜。雞毛菜的味道非常的鮮美,並且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兒,並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是所有蔬菜中最高的,例如維生素C、鈣質、胡蘿蔔素等等。

  春季吃什麼蔬菜好,小白菜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其中含有的礦物質能夠促進骨骼、牙齒等等發育,還能夠促進體內新陳代謝、血液迴圈等等加快,還可以有效的進行減肥,一吃多得。

  4、豆芽

  春天很多人都容易出現上火的情況,這個時候想要降噪、祛熱,那麼可以多吃一些豆芽。豆芽具有清熱、疏通肝氣、調理脾胃的作用,非常適合冬春交接的時候食用。

  豆芽中含有非常高的維生素B2,能夠有效的祈禱保護、調養脾胃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預防口腔發炎、便祕、口感等等情況的發生。

  春季吃豆芽,最好選擇能夠保持清淡本性的做法,常見的有焯一下、爆炒等等,這樣有助於減少維生素、營養物質的損失。

  5、春筍

  老一輩告訴我們,一年四季中春筍的味道是最好的,春筍也是我國南方最受歡迎的食材之一。春筍的味道肥大,口感鮮美,具有清熱化痰、利尿、消渴、補氣等等的作用。春筍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植物蛋白。纖維素等等,日常多吃能夠很好的促進消化、預防便祕。

  春筍的做法有很多,常見的就有煨湯、爆炒、燉東西等等。

  6、韭菜

  春季吃什麼蔬菜好,韭菜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錯過了春季,那麼夏天的韭菜就已經不好吃了。韭菜最好吃的時節應該是在初春,不僅味道鮮美、同時清香撲鼻。韭菜具有很好的補陽作用,非常適合經歷了一個寒冷冬季的人們使用。

  韭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夠有效的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消化,保持我們的肝臟,避免出現便祕等等的後果。韭菜的做法有很多,例如雞蛋韭菜、韭菜餡的餃子、包子等等,並且還可以做成湯品來食用。

看過的人會看:

老年人春季養生有哪些重要祕訣
心臟病老人吃什麼食物最好
相關知識
春季有哪些飲食養生原則
春夏交替時有哪些飲食養生原則
秋季有哪些飲食養生小常識
秋季有哪些飲食養生禁忌
秋季有哪些飲食養生要點
秋季有哪些飲食養生方法
夏季有哪些飲食養生小常識
春季有哪些最佳養生菜譜
秋分養生藥膳有哪些_飲食養生祕訣
感冒咳嗽患者有哪些飲食調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