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晚餐吃什麼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晚餐宜清淡,注意選擇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且注意不應吃得過飽。那麼健康晚餐改如何吃?是什麼好?下面小編分享了健康晚餐 ,一起來了解吧。

  ?

  首先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含維生素、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比較多的食材,晚餐時最好吃多於兩種的蔬菜,比如涼拌綠色菜,就既可以增加營養,又能提供豐富的纖維素和維生素,也可以少量吃一些魚類。而保持體重者或減肥人士,晚餐就可以選擇一些粗糧粥,比如玉米或者小米燕麥等,這些粗糧富含維生素B2,能夠促進消化,幫助減肥。

  現在很多人晚上應酬不斷,很多都會持續到很晚,這個時候的身體會非常疲勞,而且大多數人應酬時注意力不在飯菜上,所以在應酬結束後就容易飢餓,這樣的話回家之後可以喝一杯牛奶,最好是低脂的,或者喝一小碗粥,最好是粗糧粥,如果不是特別餓,就不要吃主食了。

  所以我們說晚飯一定要吃,吃少、吃清淡、不加餐,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吃出好身體。

  健康晚餐的四大講究吃法

  首先,晚餐不宜過晚。

  我們講晚餐的時間最好在每天的下午六點左右,如果這個時間不方便,也不要超過晚上八點,晚上八點之後最好不要再吃任何東西,飲水除外。而且晚餐後四個小時內不要睡覺,這樣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如果經常很晚吃晚飯,就很容易患上尿道結石。

  很多人因工作關係很晚才吃晚餐,吃完後不久就上床睡覺,這個習慣是很不好的。因為我們在睡眠狀態下,血流比白天的時候要慢很多,排洩系統也比較遲鈍,小便很少,而食物中的鈣鹽除被人體吸收之外,餘下的是要經過尿道排出的。據測定,人體排尿高峰時間與胃消化的時間一致,都在飯後4~5小時,如果晚餐吃得很晚,比如晚上八、九點才吃晚飯,那你的排尿高峰就會延遲到深夜十二點鐘以後,我們通常是這個時候已經睡得很熟,高濃度的鈣鹽就只能和尿液一起在尿道中滯留,並且與尿酸結合生成尿酸鈣,與草酸結合生成草酸鈣,當尿酸鈣和草酸鈣的量越來越高的時候,就會析出結晶並沉澱、積聚,這就是結石的形成過程。因此,日常中,要避免尿道結石,除了多飲水外,還應該注意自己的晚餐時間,按時按量地吃晚餐,而且要準時睡覺,注意不要太早睡覺或者熬夜,排尿後再睡覺是最好的。

  其次,晚餐不宜過飽。

  俗話說,“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中醫也有言,“胃不和,臥不安”,就是說如果胃裡不舒服,那麼睡覺就不安穩。如果我們晚餐吃得太飽,必然會加重胃腸負擔,其緊張工作的資訊不斷傳向大腦,導致人失眠、多夢,久而久之就容易引起神經衰弱等疾病。中老年人如果長期晚餐過飽,每天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就會造成胰島素B細胞的負擔加重,進而衰竭,容易誘發糖尿病。

  另外,晚餐過飽,必然會有一些蛋白質不能被腸胃消化,而蛋白質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有毒物質,加之睡眠時腸壁蠕動的速度比白天時要慢一些,這樣就相對延長了這些有毒物質在消化道內的停留時間,就有可能促進腸道癌變的發生。故而晚餐不能吃得太飽,更不能暴飲暴食。

  再次,晚餐不宜常吃葷。

  午餐作為正餐的習慣早已被打破,晚餐成了中國現代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頓飯,不少家庭的晚餐菜餚豐盛,雞、鴨、魚、肉、蛋擺滿餐桌,這些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如果晚餐經常這樣吃葷,攝入的營養能量過多,就很容易引起膽固醇增高,而過多的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內壁上,久而久之就會誘發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病症。而且,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起經常吃素食的人,血脂含量要高3~4倍,這樣就很容易導致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如果是高血脂或高血壓患者,晚餐就儘量避免經常吃葷,因為這樣等於是火上澆油,會使病情加重或惡化。

  最後,晚餐不宜常吃甜。

  國外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研究,就是在攝取白糖的量相同的情況下,如果攝取的時間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科學家將試驗用的小白鼠分成兩組,一組早上喂的飼料中添加了白糖,晚上喂普通的飼料;另一組則正好相反,早上喂普通飼料,晚上喂含白糖的飼料。而前一組動物由於早上喂含白糖的飼料,因此,進食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可以做運動;而後一組是在晚餐時食用含白糖的飼料,而且第二組一吃完就基本上沒有進行任何活動了。它們雖然每天都吃的總的白糖量是相同的,但是一段試驗的過程過後,晚餐喂含白糖飼料的那一組動物,血液中中性脂肪含量比另一組高得多。

  科學證明,肝臟、脂肪組織與肌肉等代謝白糖的能力,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段是不一樣的。生物學上,物質代謝的活性,應該是隨著陽光強弱的變化而受到影響的;而身體方面則是受到安靜狀態或活動狀態的很大影響。白糖經過腸胃功能的吸收消化之後,會分解為果糖與葡萄糖,這兩種糖分再經過消化和吸收就轉變成能量與脂肪,能量部分會再被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

  運動可以讓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得到抑制,對體內的糖分轉化成脂肪也有抑制作用,使白糖變成能量的來源,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因此,如果在吃了大量糖分後立即做些簡單的活動,就可以抑制血液中中性脂肪濃度的升高。而如果在攝取糖分後立刻讓身體安靜地歇息,結果則相反,久而久之就會使人發胖,所以晚餐與晚餐後最好避免吃甜食。

  晚餐吃太飽易得6種病

  1 多夢

  晚餐過飽會增加腸胃負擔,並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這些資訊都會傳給大腦,興奮的“波浪”一旦擴散到大腦皮質的其他部位,就會讓人做各種各樣的夢。惡夢不但會使人感到疲勞、睡不好,久而久之還會引起神經衰弱。

  2 肥胖

  人們晚上一般活動少,熱能消耗低,多餘的能量大量合成脂肪,從而逐漸使人發胖。

  3 高血壓

  人在睡覺時血流速度減慢,晚餐過多進食肉類,長期如此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使人易得高血壓和冠心病。

  4 糖尿病

  一個人長期晚餐過飽,會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時間久了就會引起代謝紊亂,往往會導致糖尿病。

  5 結石

  據測定,人體排尿高峰一般在進食後四至五小時,如果晚餐過晚,會使排尿高峰推遲至午夜甚至凌晨,此時人睡得正香,往往不會起床小便,這就使高濃度的鈣鹽與尿液在膀胱中滯留,與尿酸結合生成草酸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尿路結石。

  6 腸癌

  晚餐後活動減少,必然有一部分消化物不能被吸收。這些物質在大腸內受到厭氧菌的作用,產生有害物質。睡眠時腸蠕動減少,助長了這些物質在腸腔內停留的時間,促使腸癌發病率增高。
 

蛀牙後不能吃什麼食物
預防心血管疾病吃什麼好
相關知識
健康晚餐吃什麼好
晚餐吃什麼好怎樣吃健康
上班族晚餐吃什麼好簡單健康
孕婦晚餐吃什麼好消化
孕婦晚餐吃什麼好一週食譜推薦
老年人晚餐吃什麼好以及吃不好的危害
高血壓老人晚餐吃什麼好
減肥晚餐吃什麼好
夏季晚餐吃什麼好
晚餐吃什麼好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