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喜歡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李清照喜歡的人是誰?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禮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於詞章。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很有文學修養。由於家庭的影響,特別是父親李格非的影響,她少年時代便工詩善詞。

十八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婚後,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婦擅朋友之勝”。李清照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趙父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後,她把整個身心都放在文學藝術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趙明誠互相砥礪,進行詞的創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陽節,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據《嫏環記》載,趙明誠接到後,歎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蒐集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給她帶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 趙明誠胸懷滿腔熱血,可卻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二年趙明誠病死於建康(今南京),更給她增添了難以忍受的悲痛。在李清照孤寂之時,張汝州為騙取李清照錢財,激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當時無依無靠,便頂世俗之風嫁給張汝州,婚後,二人發現自己都受到了欺騙,張汝州發現李清照並沒有自己預想中的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現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到後來的拳腳相加。之後,李清照發現張汝州的官職來源於行賄,便狀告張汝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妻子告發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李清照入獄後,由於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九天便被釋放,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結束。目睹了國破家亡的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橫行肆虐激起她強烈的愛國情感,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無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還寫過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寧死不屈反諷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意思表達得痛快淋漓,表達對宋王朝的憤恨。多年的背井離鄉,她那顆已經殘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汙詬渲染,受到了更嚴重的戕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後寂寞地死在江南。

誰喜歡李清照,說說理由

不讓鬚眉的才華 沉魚落雁的絕美 一抹難訴的境遇 不食人間煙火的超凡脫俗 千古絕唱的愛情 半生沉浮的詞境 歹帶人嬌的詞句 欲說還休的無奈 多情卻為憔悴損的痴狂 怎一字了得的惆悵。 李清照她掙脫了封建的枷鎖,成為的一代詞宗。只有她的詞能夠綻放,其他的皆是綠葉。

李清照最喜歡什麼花?

人比黃花瘦

你最喜歡李清照哪首詞,說明原因。

我最喜歡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我喜歡這首詞是李清照將內心的傷感,痛楚,磨難感嘆和無奈融合一體,藝術感染力強,情感真摯。

最喜歡李清照的哪首詞,為什麼?拜託了各位 謝謝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渾然天成,處處名句,典雅高潔,愁亦動人 ,非天才不能做也,非女才不能達也~~!!

為什麼喜歡李清照,她的人和詞什麼樣的魅力?

李清照她多愁善感,憂國憂民,內柔外剛,是個才女,也是烈女.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佔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你最喜歡李清照的哪首詞?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一剪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用什麼花代替李清照最合適?

秋菊

以下是對李清照詩詞的分析,不難看出其品質

李清照詞中花之意象

在李清照現存的四十多首詞中,頗多自然意象,竟有三十五首詞寫到花,花這頻頻出現的意象,在她詞的意象系統裡佔據了最主要的地位。如海棠、梅、菊、桂、荷、銀杏、芭蕉、丁香、梨等等,花之意象幾乎篇篇出現。其中寫梅十三次,荷花四次,菊三次,桂花二次,海棠二次,梨花二次等,幾乎全是在人們意識裡風韻獨特、毫無媚俗之態的花種。然而,花在李清照的筆下,不是純客觀的自然物,而是浸透著詞人深情、景情相融、與詞人心靈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這位好與花為伴的女詞人把她傑出的人格精神及特殊時代背景下種種際遇的複雜體驗都潛注於對這些花的描寫之中,使她成為一個獨特的“花間”女性詞人。從李清照對花的意象的描繪上,能體驗到她的內心的情感:她在早年,抒歡樂之情;中年,抒離別之情;晚年,抒憂悽之情。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稱屈原“其志潔,故其稱物芳”。那麼,李清照不是簡單地把最能引起視覺刺激的花采入詞中,而是把意念和理性中與自己的人格追求能夠相融合的花擷於筆下,其間的一枝、一境都搖曳著屬於女詞人自己的那一片“風月”。這既是為了寄情寫志所作的有意選擇,更是人生體驗、人格追求與自然之花的無意契合。

她有一種特殊生活環境中對花事的異常敏感。梅花尚未大開,她就關注著“江梅些子破,未開勻”(《小重山》);梅開剛剛落英,她又憐惜“晚風庭院落梅初”(《浣溪沙》);而“昨夜風疏雨驟”(《如夢令》)更是牽繫著她對花兒命運的關切。任何情感的形成與抒發,無不是詞人對自身的生存狀態所作出的反映。因此,“風疏雨驟”之後的“海棠花”,就不僅僅是引發作者惜春傷花情感的一種外物,在此,海棠花的生命遭遇與詞人對自身命運的意識已經融合。即在這“濃睡不消殘酒”的背後,便有著對人生價值的現狀的思考,或者對未來命運搖落的隱憂。這正與海棠花在“風疏雨驟”之後“綠肥紅瘦”的那種生命狀態的溝通,憐花自憐,花的生命狀態成為人的命運狀態的象喻。

“情以物遷,辭以情發”(《文心雕龍·物色》),“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文賦》),情、辭隨物而變化,這是人之常情,因此,李清照獨特詞風的形成,固然是與其先天的性別、性格和後天的家庭環境的薰陶、學養、才識等諸因素分不開的,但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的心理,敏感入微的體察、捕捉外物入詞,以神工妙筆對花之意象描摹刻畫,也是形成她詞風獨具一格的重要原因。早年的李清照,天姿聰穎、瀟灑不羈,雖囿於狹小的深閨庭院,但有遠大的抱負理想,這從她早期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可見。婚後,多情善感的李清照,即使與丈夫暫時的分別,在她的筆下自然寫出的是傷別離的離情詞。南渡以後,李清照流離至建康(南京),此時,氣質非凡的李清照詩興不減當年,還常與丈夫出門郊遊覓詩句。宋人周輝記雲:“頃見易安族人,言明誠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覓詩,得句必邀其夫賡和,明誠每苦之也。”你看她“直欲壓倒鬚眉”。明誠病逝,給李清照沉重地打擊,顯然使她的詞風隨著時代和個人命運的鉅變而由前期的清麗妍媚變得悽婉幽惻。花之意象的情調也由前期的蘊含著快樂而轉為浸透著悲苦。如她早年筆下的海棠,無論是經風雨後,變得“綠肥紅瘦”,還是海棠開後的“擁紅堆雪”;或寫她沉醉“誤入藕花深處”,或寫她流連於露洗的“蘋花汀草”;或筆下春深時的“梨花欲謝恐難禁”,或筆下寒食天的皎月“浸梨花”……諸花之意象,都包蘊著無窮的遐想,深含著詞人的輕靈神思。把讀者引進一個無限清新而又無比潔靜美妙的境界。這在當時北宋詞壇上別具一格,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這裡僅有菊花......

喜歡李清照的詞,哪位高人能總結過李清照的詞有哪些特點?求解答

最有才華的女人,生於名宦之家,幼時過目不忘,出語驚人,博覽群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創作靈性,少女時代即名噪一時,嶄露崢嶸。

婚後,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如擅朋友之勝”。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趙明誠空懷滿腔熱血,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目睹國破家亡,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因此可說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開的,從開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淪陷的國愁。這紛繁的愁緒令她一步步地邁上了文學的聖殿。真可謂萬古愁心!

相關問題答案
李清照最喜歡什麼?
李易峰最喜歡什麼花?
鴕鳥最喜歡什麼食物?
你最喜歡什麼用英語?
小丑魚最喜歡什麼海葵?
李易峰不喜歡什麼顏色?
新疆人最喜歡什麼顏色?
現在學生最喜歡什麼?
猩猩最喜歡什麼線?
吳亦凡最喜歡什麼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