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去日本?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為什麼要去日本?

旅遊:有很多名勝古蹟、自然美景,如:平等院、唐招提寺、金閣寺...... 生活:日本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國民擁有很高的生活質量,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四萬美元穩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 留學:科學研發能力居世界第三,且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第一美國,第二中國)。 貿易:日本是當今世界第四大出口國與第四大進口國,是中國的對外貿易連續九年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記得采納啊

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喜歡去日本旅遊

消費行為無非就是花錢買東西,買服務,用低廉的價格換取優質的商品或服務才是消費者最關注的。非要把消費跟政治掛鉤,要求消費者每花一分錢都考慮到政治因素,想法太天真了。

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詆譭,無賴行為無疑可恥,但是不單是日本,越南,朝鮮,美國,菲律賓等國家都在某些方面跟我國有政治糾紛,每次花錢你都要考慮一下現在的政治大環境再出手麼?

每次花錢,都因為一些政治因素,去放棄消費最優選擇,去支持國內高價低質的商品?

如果從長遠看,這種盲目的支持國內殘次品牌的行為,無疑是對我國產品的寵溺,讓國內產品

有恃無恐,放棄質量,放棄服務。我反正不願意每次花錢都先看新聞,你覺得呢?

我們為什麼要去日本留學

日本是我們國家的近鄰,同屬亞洲國家。與歐美國家相比,飲食,文化可能適應起來會更容易些。不少同學選擇日本讀研,我想,這也許會成為一個理由,但是,目前很多同學在去了日本之後,看到日本的超高物價,一部分人會特別省吃儉用,這屬正常適應環境的反應;但另一部分人則開始拼命打工,有的甚至會不惜荒廢學業來賺錢。首先是語言的提高。不管是去哪個國家,外語是不能缺少的一個重要工具,衣食住行,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用外語表達。在中國學日語的孩子,一般語言都停留在書面上,會看會寫但是說不出來,只要一出國就變成了啞巴。尤其是日語,漢字比較多,沒學過日語的人都能猜出大概的意思,更何況是學習日語的同學。可是到了日本,大家不得不用日語去交流。一開始的時候,可能誰都不適應。一個朋友說,他在國內是日語專業畢業的學生,可是剛到日本的時候還是比較的迷茫,吃飯的時候因為看不懂菜單隻能瞎點,端上來的不一定就是自己愛吃的東西;在家弄網線的時候也是對照著說明書,IT相關的東西更是用的片假名,一邊用電子詞典查單詞,一邊閱讀說明書,比較頭疼。正是由於這些,才不得不迫使自己學日語,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發現自己的日語會有很大的變化。其次是自理能力的提高。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從小都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百般呵護下成長起來的。出國之後一切都是要靠自己,到收拾屋子幹家務,到辦銀行卡,開通手機,找兼職。雖說學校裡管理學生生活的老師能幫助自己,可是學生不少,老師不能方方面面的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所以這正是鍛鍊自己獨立能力的時候。第三,在國外學習專業選擇很多樣化。這有兩層含義,一是國外大學開設的專業非常廣泛,很多專業在國內還是空白,或者國內同等專業不被國外普遍承認,典型的包括臨床醫學和法律專業。如果你想在國外執業,那麼你只有選擇拿國外的學位。二是在中國,報考研究生時大多仍然要求有本科同專業的背景,而去國外讀碩士則比較靈活,不需要學術考試,而且轉專業比較方便。

Beyond 樂隊當年為什麼要去日本發展

黃家駒帶Beyond去日本,不願意但沒辦法!

Beyond樂隊在香港打拼了十年,其實打拼一詞根本無法詮釋他們經過的歲月,我更傾向於煎熬。從80年代到90年代,黃家駒和Beyond得到了什麼?是媒體的高度肯定還是樂壇的獎盃榮譽?喜歡他們音樂的歌迷多還是喜歡他們臉的歌迷多?答案你懂得,一聲嘆息。

尤其當黃家駒離世後,再翻看當初香港媒體對這支樂隊的評論時,不禁會想到黃貫中說的話:他活著時,有幾人意識到他的才華?你們有給過鼓勵給他麼?一點都沒有呀!你們何曾贊過他一句?只要不踩他我就謝天謝地了。

黃家駒為何要帶Beyond樂隊去日本?為什麼是日本?今天咱們換個討論方式,用一個個的問題來解答問題,這一串問題解答完了,核心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1、黃家駒是第一個去日本發展的音樂人嗎?

不說臺灣和內地,單說香港明星,Beyond樂隊既不是第一個去日本的,也不是最後一個!早在1976和1977年,羅文就已經在日本發展演藝事業了。而1984-1986,鄧麗君也在日本娛樂圈風生水起,多首情歌金曲風靡一時。王祖賢也因為倩女幽魂在日本廣受好評,於90年代赴日發展,還出版過日語專輯和日語單曲。

2、那時的香港樂壇是啥樣?

很多人的記憶裡都珍藏著一些香港音樂的經典曲目,不可否認香港樂壇對大家影響巨大。在八九十年代,香港的年輕歌星輩出,當你翻看那些名單時,你會發現翻唱、炒作、顏值和曝光率幾乎決定著一個歌手的藝術生命。人們喜歡情歌,喜歡纏綿悽婉的情歌,除了情歌好像再也接受不了其他類型。那時的香港,情歌當道,翻唱橫行,一個個天王巨星輪番登場圈粉。

但以原創和搖滾樂為主的Beyond就只能吃盡苦頭了,因為逆勢而上難於登天。對所謂的主流音樂來說,Beyond絕對算異類,ROCK ROLL和男生女腔自然勢同水火。

新藝寶唱片老闆陳少寶含淚憶家駒 字字戳心

黃家駒是非常聰明的人,他一邊適度妥協一邊盡力保全自己的音樂想法。如果你非說他是意志不堅定的人,我也沒辦法,現在你身邊經常響起的Beyond金曲,就是黃家駒在那段艱難日子裡寫就的。假如不離開香港,黃家駒只有妥協才能生存,否則只能累死、餓死或被罵死。如果你是他,你如何抉擇?

“可惜我們的故鄉,放不下我們的理想”……再見,香港。

3、為什麼選擇日本?

當我們聽歌聽的多了,會赫然發現原來那麼多耳熟能詳的歌曲竟然是脫胎自日本旋律?不僅中國明星翻唱日本歌,韓國也未能倖免。在自尊心受傷的同時,難免會有疑問,為什麼日本音樂的影響力這麼強?

首先,日本的音樂產業水準是領先的,整體行業水平領先自然能造就好的音樂產品。其次,香港和臺灣的音樂發展也有頗多方面借鑑了日本經驗,在很多港臺明星心裡,去日本發展無疑是提升自己的一種歷練。再者,日本的音樂環境更加註重原創和音樂內涵,所以更適合原創型音樂人前往。最後,黃家駒和Beyond自身的才華引起了日本樂壇的關注,1991年生命接觸演唱會的現場,日本經紀公司Amuse的老闆就在臺下,所以不難理解後來Amuse向Beyond拋出橄欖枝。可以說,黃家駒帶Beyond去日本是順理成章也是自然而然。

Amuse公司欣賞黃家駒的才華,連家駒自己也沒想到,一到日本後Beyond就迅速被打造成了嫩嫩的偶像派明星,這是黃家駒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有些人雖然帥氣,但如果要他用顏值吃飯,還不如殺了他。在日本創作期間,Beyond喜歡的硬風格往往要被改成更軟的,與唱片公司的那些摩擦也足以說明日本樂壇並不是完美的。我想,當時的家駒一定有了悔意。

難怪黃家駒後來說,“我想把音樂停留在興趣的層面,不想把它變成工作,我覺得我與音樂......

為什麼都要在日本買房

反觀中國,最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年輕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結不了婚而我的回答永遠是:“ 不買也無所謂。”回頭看看日本,二戰以後經濟復興的那段時間,國家給老百姓建了很多廉租房,到了上世紀70年代,我的好多同學朋友開始從東京搬到千葉縣等新興住宅地。當時日本老百姓要買自己房子的願望,就像21世紀的上海一樣強烈,買房子是普通人一輩子的夢想。再後來,經濟泡沫破滅帶來了日本人不動產觀念的變化,現在的年輕人生活觀念更是多樣化,買不買房子完全是各人的自由選擇。在日本買房子是需要一定經濟條件的:準備首付金、申請貸款、繳納稅金等等。但是現在有不少經濟條件不錯的日本人也並不買房子。我認識的一位先生,今年40歲,住在東京,有3個孩子,但並不打算買房子。他每個月的房租是1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如果租30年的話,一共要支付5400萬日元(人民幣432萬元)。他說,“買房子雖然以後可以成為自己的資產,但目前孩子需要教育費,再考慮到稅金問題,我還是不想買。”在日本,購買房屋時、擁有房屋的期間及出售房屋時都要徵稅。如果在東京最北端買一套7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需要約4000萬日元(人民幣320萬元)。但除此之外,第一年一次性要繳納很多種稅金:“房地產取得稅”、“所有權移轉登記稅”、“印花稅”、“固定資產稅”(跟這次在上海和重慶開徵的房產稅類似)。以上述70平米的房子為例,第一年總計要繳納200萬日元(人民幣16萬元),相當於房價的5%。因此,據日本 “世論調查網”的調查,27%的日本人表示說,寧可租房也不買房。此外,在日本出售房屋時如果持有期不超過5年,徵稅比率高達買賣差價的39%,想留作給兒女財產的話,還要付高額的“贈與稅”—— 3000萬日元(人民幣240萬元)以上、5000萬日元(人民幣400萬元)以下的財產,贈與稅率是20%。我東京的一個朋友山本小姐是個“富二代”,本來不用工作就可以衣食無憂,但她還是每天擠地鐵上下班。我問她為什麼,她說:“為了繳贈與稅,沒辦法!”但高徵稅的另一方面,日本公司的住房福利就很好。上市公司一般都有宿舍,員工可以一直住在公司的宿舍,或者如果自己租房,還可以享受租房補貼。中小企業對員工的照顧也很好。反觀中國,最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年輕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結不了婚。日本人沒有“男方一定要準備房子才可以結婚”的觀念,一般都是在婚後夫妻共同努力、條件成熟後才買房子,父母一般也不會為孩子準備房子。上世紀90年代我剛到上海的時候,很多老百姓都沒有自己的房子,上海連高樓大廈都比較少,大多是6層樓的老公房。但那時候人們的心態很平和,現在的上海人好像都是為了面子而活著:沒有買房子擡不起頭來,買了還要跟別人比較。在日本曾有一個問卷調查:你覺得土地是比存款或股票更有力的資產嗎?結果顯示, 2000年以後,回答NO的佔38.8%,首次超過YES的回答者。這意味著,經濟泡沫破滅以後日本人對房地產的想法完全改變了。現在,買房子已經不是日本人一輩子的夢想,2009年的新房成交量比2000年減少了1/3。這大概才是成熟國家要走的道路。

為什麼有的人特別想去日本留學

喜歡日本的風土人情啥的唄 很多是去日本旅遊一次以後就想去日本留學了

想去日本工作,應該要怎麼辦?

去一個國家一定要學會那個國家的語言,不然別說工作了,連生存都會有問題。

你最好是仔細想想清楚,而且你還要往動漫、IT專業發展就更是如此了。

而且IT行業的話大多都是英語專用名詞,就算你日語學得好但是日語裡面也有IT專門的名詞。

動漫產業更是如此,你別看動漫似乎很輕鬆愉快。但由於日本動漫行業非常受歡迎,相對性地競爭也更加嚴峻、要求也會更高。

各行都有專攻,如果你是想直接在國內就讀完大專直接去日本工作就去找相應靠譜的國內語言學校。例如上海交大或者是你所屬地區的語言學校,因為每個地區的發展績勢都不同。

去日本的步驟先是辦護照簽證這些的有專門的中介在辦理我就不說了。

想去日本工作的話我自己有幾點建議,作為參考。是不是那麼絕對我就不確定了

1.至少通過日語二級,J-TEST託業考試B級。

這是最最基本的一點,像我們身處中國,假設你中文無法聽說讀寫順暢的話想找到工作也是很困難的。別說什麼會講方言,在日本也是有他們國家獨有地區性語言。跟我們沒什麼差別。還有工作用語,日本是一個非常注重禮儀的國家。如果你在企業中一但沒有用正確的尊敬語自謙語別人會懷疑你的工作能力。連最基本的說都不過關怎麼能使別人信服你工作起來可以放心呢

2.接下來就是你想從事行業的專業基礎知識。我對於IT行業不是很瞭解就不說了。

關於動漫,就像我上面說的,千萬不要小看動漫產業。動漫也是分得很細緻的,你真的很想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我建議你大專直接選擇動漫設計與製作專業或者是相關的。如果不一定要在老家讀大專的話我提議你到杭州、廣州或是上海,這些地區的動漫產業相對在國內都是比較領先的。

3.想在國內打工同時學習日語的話我建議你可以去中日企業或日企

這樣你可以很早就熟悉他們的運作習慣和工作風格,而且跟日本人接觸多了學起日語自然也就很快了。如果工作能力很強的話說不定上司直接推薦你通過公司去日本,也可以節省許多不必要的開支和辦理許多繁瑣的手續。

Beyond當年為什麼要去日本

說是他死了,但有人說他在日本,在一個山上隱居,有人見過他,但BEYOND否任了.我們還是讓他在我們心中吧,我想家駒也是有原因的.

黃家駒為什麼要去日本

《amani》與《和平與愛》大家應該聽過吧?我最恨日本人,因為日本曾在中國的一切罪惡,也因為家駒出事的地方在日本。家駒去日本發展能代表什麼呢?是因為他喜歡日本不介意那些歷史嗎?不是的,就因為中國曾有那段血的證明,才更能顯出家駒的大度,在他心裡能容下仇人和仇人的國家。以至於不介意別人怎麼看他,他去日本演出可見在他心裡對和平世界的嚮往是多麼的深切。家駒的孤獨你們知道嗎?你們以為國外的生活真的那麼瀟灑嗎?家駒去日本不是享受也不是為了要出風頭。即使我們再怎麼痛恨日本又能怎麼樣?歷史上當我們的同胞萬千上萬的慘死在那些日本刺刀之下的時候,我們無不為之心痛。難道家駒好過嗎?只是戰爭只會傷及無辜的人,對國家對私人都沒有好處。為什麼家駒的歌會給我們這麼大的震撼?因為家駒不只是在用嗓子唱歌啊,他是用生命來告訴我們人類是多麼的需要一個有著和平與愛的世界!仇恨可以放下,但國恥不能忘。中國人必需團結必需努力必需懂得beyond懂得超越!只有在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我們的國家才有可能會強大起來,世界才有可能實現和平!~我們需要的是骨氣,不是志氣。家駒是去了日本,可他最終還是回來了,回到了他的故土香港!家駒曾經說過:我們是香港的樂隊,不管我們走到哪裡,最後還會回到香港的。可是我們大家呢?千千萬萬十幾億的中國有大多數都去模仿國外的生活習俗,大量的用進口產品外國貨。崇洋媚外的情形在中國到處可見。那麼我問一句:在中國和在日本,又有什麼區別?家駒出事在日本,可他的靈魂永遠留在中國這個古老的土地上,永遠留在他的故鄉:香港!

想去日本旅遊 怎麼辦個人旅遊簽證?

1、個人行也需要通過旅社代辦,日本大使館和領事館不接收個人遞交材料。

2、旅遊簽證只要符合條件,一般不會卡。在你出行的頭3個月準備遞交。

3、看你玩幾穿了,不同城市消費水平不一樣,但住宿和食品等普遍較高。

4、簽證裡必須有資產證明,如果你沒有成人,可以請家長擔保。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要去日本工作?
為什麼要去日本?
魯迅為什麼要去日本?
Beyond 樂隊當年為什麼要去日本發展 ?
去應聘為什麼要戶口本?
為什麼當初日本經濟強盛時候,日元為什麼要升值?為什麼升值會吃虧? ?
為什麼要去澳洲留學?
魯迅為什麼不罵日本人?
魯迅為什麼留學日本?
為什麼要去支教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