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麵條裡面要加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做鮮麵條裡面需要加什麼東西,面才好吃,

1.加鹽

最常見的方法是在麵粉里加入鹽,利用鹽離子的作用,使麵筋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加強,從而不容易煮爛。所以,看看超市裡的掛麵產品,大多都有“鹽”這個配料。家庭烹調中,也常用這個方法。

2. 加鹼

不過,更好的方式是在麵糰中加入鹼。這是因為,在鹼性條件下,麵筋蛋白裡的“巰基”這個化學基團容易失去氫,更易在蛋白質分子之間交聯形成“二硫鍵”,就好似在蛋白質之間拉上很多繩子,把它們拴在一起。蛋白質之間越緊密,越不容易鬆散,自然麵食品的筋力也就越強。

3.其他方法

要把面煮得有彈性,除了加鹽加鹼這些方法之外,還有一個物理方法,就是“韌化處理”。就是先把澱粉類食物加熱到接近糊化溫度的時候,然後取出冷卻,冷透之後再加熱,就很不容易煮爛。比如說,先把麵條加熱到半熟,然後撈出來放冷水中,低溫冷涼。冷透之後,繼續放在鍋裡煮,就不容易煮爛了,口感比較彈牙。這個方法能使澱粉分子發生重新排列,質地更為緊密,慢消化澱粉比例上升。吃了之後,消化速度會比較慢,對於控制餐後血糖上升比較有益。

做麵條需要往裡面加多少水?麵條裡面兌的什麼東西?

看你是做手擀麵還是機器壓的面,手擀麵麵粉與水的比例10:2.8-3,機器壓的面10:2-2.5,這主要還看你喜歡吃軟還是幹一點的,機器壓的面跟空氣溼度也有很大關係,同時也不能用熱水,不然剛開始溼,後面會越來越幹(水分在蒸發),

一般和麵的水裡會加一點點食鹽,做出來的麵條會比較勁道,南方有些地方會加鹼。

做手拉麵和麵時裡面都需要加什麼 10分

鹼,卻又不是普通的鹼,是用戈壁灘所產的蓬草燒製出來的鹼性物質,俗稱蓬灰,加進面裡,不僅使面有了一種特殊的香味,而且拉出來的麵條爽滑透黃、筋道有勁。 近年來已用專用的和麵劑代替. 和麵技巧仍是最關鍵。

拉麵又叫拉條子或涼麵,是用上好的麥麵粉,用手拉抻面成,呈細圓長條狀,故而得名。又因做熟後要用涼水洗,故也稱涼麵。

拉麵是和田維吾爾族主要飯食之一。維吾爾族吃拉麵,講究菜餚。吃拉麵的菜餚,通常是用羊肉、辣子、芹菜、蘿蔔、白菜等做成湯菜。好一點的還要做過油肉。做菜講究色、香、味一般要紅、黃、綠幾色,將做好的菜拌入拉麵,吃起來別具風味。居住在這裡的漢族人日常生活中也喜歡做拉麵吃。

拉麵的做法大體是這樣:選上等精面,用適量的鹽水和麵,鹽多了抻不開,鹽少了缺乏韌性,拉不長,一拉就斷。所以放鹽一定要適量。面和好以後,把面切成小節,搓成 30 釐米長的粗條,盤在大盤子裡,上面抹上清油,蓋上溼布,“醒”上 20 分鐘,俗稱“醒劑子”。“醒”好後,面即可拉開。為了拉細,有時可先把面再捻搓成細條盤在塗油的案板上,然後拉細下入開水鍋內煮,待煮熟撈出放在涼開水中過一下,使其具有韌勁,不粘糊,就可盛入盤內拌以炒好的菜,並放入醋、辣子食用。

在大飯館裡就不是這樣拉麵了,白案廚師做拉麵都是大把子面,每拉一把最少也有一兩公斤,技術高超的廚師一次可拉十幾公斤面。麵糰在廚師手中晃來晃去

做溼麵條裡面要加澱粉嗎?要加是什麼比例

麵條是我國糧食食品之一,歷史悠久,分佈甚廣。麵條烹調簡單,並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和地方習慣,加入不同佐料製成鹹面、甜面、辣面以及牛奶、雞蛋、番茄、可可等多種花色的麵條,並可採用煮、蒸、炒、拌等多種烹調方法,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地方傳統產品也很多,如福建的龍鬚麵、棋子面,江蘇的空心面,山西的刀削麵、浙江的餛飩麵等,各具特色,馳名全國。

製作方法

中國製作麵條的方法大致有三條:

1.拉抻法:將經過充分熟化的麵糰反覆拉抻成為麵條。這種方法多為手工操作,經驗性強,對面粉質量和熟化要求相當嚴格。許多名產麵條,如龍鬚麵、空心面等都屬此類。

2.擀壓法:將麵糰先反覆擀壓或碾壓成片,然後鍘條。一般大宗市售機制新鮮切面屬於這一類,再加上晾乾(或烘乾)、切斷、包裝等環節則成為掛麵(是因為將溼麵條掛在竹杆上乾燥而得名)。麵糰熟化程度和麵條幹燥條件是影響掛麵質量的重要生產因素。

3.擠壓法:將麵糰放在壓模中加壓,麵糰從模孔中擠出成條。這種麵條又特稱作“餄餎”,口感硬實。用摻小麥的粗糧粉或全部粗糧粉製作麵條時常用這種方法。有機器壓製,也有小規模的手工壓制。陝北地區延安市內使用的麵條擠壓機壓力較大,麵條在擠壓過程中溫度升高,成品可達到半熟狀態,所製成的粗糧麵條具有彈性。

麵條製作方法,除在麵條成型過程上有不同之處外,另外表現麵條特色的重要環節是添加輔料,尤其是拉抻成型的名產麵條,一般都添加適量的食鹽或小蘇打。

幾種名產麵條的工藝特點

1.福建的龍鬚麵(又稱長壽麵、線面等)

製作特點是合面時加水較多(50~60%),麵糰的熟化時間長,並需根據原料麵粉的質量和生產時的氣候條件加入5~10%的食鹽。

工藝流程 合面→搓油條(拉成粗條)→搓粉條(拉、搓成細條)→串面→拉麵

在每經一步操作後面團都須經過熟化,最後拉成的細面要求直徑在0.6毫米左右。目前有的地方也有用機器代替手工的,但質量還趕不上手工製品。

2.福建的棋子面

將鹽水合好的4公斤重麵粉的麵糰(用鹽量與龍鬚麵同)用擀麵杖將它壓平後放在兩根懸架著的竹杆上,然後用手工將麵糰向四周漸漸拉抻,隨著面積的增大逐漸增加竹杆,最後將麵糰拉抻成有10平方米大的、厚薄均勻而透明的面片,晾晒後切條。這種麵條易消化,多供老、弱、病、小孩和產婦食用。

3.江蘇的空心面

麵條中心並非空心,只是在合面時長時間的充分揉和,使用團內含有較多的空氣,呈微孔型,這種麵條的其它操作步驟與龍鬚麵相仿。

4.山西刀削麵

合面時加水量較少,經過長時間的用力揉合,使麵糰光滑、堅硬,然後將合好的麵糰擱置在左手臂上,右手持刀削麵,麵條長約17釐米左右,斷面略呈三角形。目前已有不少飯館改用機器代替手工,其方法是將經過熟化後的麵糰,放入絞龍式的擠壓削麵機,在出口處裝有三把轉動著的刀,用來削麵,但口感還不及手工製作的好,主要是不夠“筋道”。

意大利麵條的製作方法

【原料】

細麵條480g,香腸65g,茄子80g,西紅柿65g,柿子椒30g,豆角3

0g,蔥頭65g,色拉油適量,大蒜65g,丘比千島醬80g

【製作過程】

1.把麵條煮熟,西紅柿切成塊,焯好的豆角切成3cm長。

2.茄子、柿子椒,切成片,蔥頭切細絲,大蒜切碎,香腸切成斜塊。

3.鍋中放油加熱,把2倒入鍋中炒。

4.將1和3混和用丘比千島醬調製。

日本麵條製作方法

1.把100克的雞腿切成一口之大小,同時,把40克胡蘿蔔和40克長白蘿蔔切成火柴棒大小,把30克的扁豆去筋後切成4釐米長,把半塊魚......

做麵條用什麼水和麵

和麵分冷水,溫水,熱水。

一: 適合用熱水面團製作的麵食:

熱水面團也叫沸水面團或燙麵。和麵水溫一般在60-100度。由於在熱水的作用下,麵粉中的蛋白質凝固,並分解水分,麵筋質被破壞,澱粉大量吸收水分而膨脹變成糊狀並分解出單糖和雙糖,因此就形成了熱水面團性糯、勁小,成品呈半透明狀,色澤較差,但口感細膩、富有甜味,加熱也容易成熟的特點。

熱水面協和適宜製作包子,蒸餃、燒麥、鍋貼、油糕等。

二: 適合用溫水面團製作的麵食:

麵粉與50度左右的適量溫水調製的麵糰稱為溫水面團。由於水溫高於冷水,水分子擴散加快,從而使麵筋質地形成受到一定限制,而澱粉的吸水性卻有所增加,這種麵糰的筋性、韌性、彈性低於冷水面,製成品種色澤次於冷水面團。

溫水和麵的特點是柔中有勁,富有可塑性,容易成形;熟制後也不易走樣,口感適中,色澤較白,這種特點,特別適用於製作各種花色蒸餅,如白菜餅、金魚餅、四喜餅。

三: 適合用冷水面團製作的麵食:

冷水面團就是是30度以下溫度的水拌合調制的水調麵糰,俗稱冷水面。由於用冷水或溫度較低的水和麵,麵粉中的蛋白質不能發生熱變性,從而形成較多和較強的麵筋。澱粉在低溫下不會發生膨脹糊化,因此所形成麵糰結實,韌性強,拉力大,呆板,又稱“死麵”。

冷水面的特點是成品色澤較白,吃起來爽口有筋性,不易破碎,一般適合於水煮和烙的品種,如水餃、麵條、春捲皮、珍珠湯、烙餅等。

做麵條的面用啥水和麵

鹼加鹽的水和麵好。一斤麵粉放兩克食用鹼、兩克鹽就可以了。用這樣的水和出來的麵筋道爽滑。

做麵條要用什麼麵粉

我們常說的“麵粉”指小麥粉,即用小麥磨出來的粉,按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可以把麵粉分為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 做麵條一般使用中筋粉:顏色乳白,介於高、低粉之間,體質半鬆散;一般中式點心都會用到,比如包子、饅頭、麵條等。(注:一般市售的無特別說明的麵粉,都可以視作中筋麵粉使用。而且這類麵粉包裝上面一般都會標明,適合用來做包子、餃子、饅頭、麵條)

自己用面做麵條,該怎麼做呢?請說明具體步驟!

步驟一:和麵

做法:麵粉里加入雞蛋液、鹽/菜汁. 竅門:平時和麵用涼水,也可以天氣特別冷時可用溫水和麵.水不要急著一次加入麵粉中,要慢慢加水,能把麵粉都揉到一起就可以了.

步驟二:揉麵 做法:揉麵時要掌握住面裡的水分,揉到軟硬適中最好.竅門:面揉好後可以用刀切開看一下,如果沒有生面粉,表皮光滑,就說明這面揉得可以了.如果不急著吃的話,還可以用塑料袋把揉好的麵糰包起來,醒15分鐘,也可以用溼毛巾搭在麵糰上。

步驟三:擀麵

做法:擀麵時雙手用力要均勻,面擀開後,用擀麵杖卷著擀,這樣既快又省龔兒.為了不讓擀出的面片粘到案板和擀麵伏上,可以隔一段時間往面片上撒一些麵粉.擀麵時擀出的面片邊兒容易厚,此時用小擀麵杖把邊兒擀一下就可以了

提醒:面片一定要擀得厚薄一致,這樣下到鍋裡才會一起熟. 步驟四:疊面

做法:用擀麵杖將擀好的圓面片捲起,一層一層地將面片疊起來,象摺扇子的折法.

竅門:疊得不要太寬,可以用家裡的菜刀做個度量,疊出的寬度不超出刀的寬度就可以了,這樣才好下刀切面.步驟五:切面

做法:先在疊好的面上撒些麵粉,然後用"推拉式"切法開始切面,麵條粗細隨意.

做麵條為什麼要放鹼

因為麵粉合成麵糰過一段時間會發酵,發酵會產生酸,所以面鹼中和一下,也可使麵筋道

做麵條裡邊應該添加什麼天然的東西可以使它更筋道?

加點鹽,會很勁道。

1、麵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麵條是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為世界人民所接受與喜愛。麵條一種用穀物或豆類的麵粉加水磨成麵糰,之後或者壓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製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最後經煮、炒、燴、炸而成的一種食品。

2、花樣繁多,品種多樣。如山西的刀削麵、北京的炸醬麵、蘭州拉麵、保定的大慈閣素面、陝西油潑面、河北的撈麵、河南的燴麵、上海的陽春麵、四川的擔擔麵、揚州炒麵、岐山臊子面等。地方特色及其豐富,又如慶祝生日時吃的長壽麵以及國外的香濃意大利麵等。好吃的麵條幾乎都是溫和而筋道的,將麵食的風味發展到極致。

相關問題答案
做麵條裡面要加什麼?
特徵碼前面要加什麼?
麵條裡面有什麼營養?
跑男裡面用的什麼手機?
裡字能加什麼偏旁部首?
平面要學什麼軟件?
膝蓋裡面痛是什麼原因?
紫米麵包裡的醬是什麼?
女士皮衣裡面搭配什麼?
鼻子裡面上火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