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考考英語?

General 更新 2024-05-30

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高考要考英語

是1950年。新中國第一個具有綱領性的高考招生文件《關於高等學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中規定了考試科目。

以下是相關資料:

1950-1976:高考制度的形成和發展以及斷裂

一、中國高考“憲法”橫空出世

讓我們把鏡頭拉回到1950年,新中國第一個具有綱領性的高考招生文件《關於高等學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出爐。中國的高考憲法誕生了。嚴格意義上來說,高考在中國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905年9月2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等奏請立停科舉、推廣學堂,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此舉宣告了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曆史的科舉考試製度的結束。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中國高等教育也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民國時期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試實行各大學自主招生的政策,各自為政,各家獨立自主命題,一直到1949年,高等學校沿襲過去單獨招生的方式,與現在的高考體制是有本質區別的。

1950年出臺的《關於高等學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雖然比較粗糙,但規定了統一招生考試的時間、考生條件以及加分類別等等。除了1966年至1976年的招生規定與此基本不同外,後來的招生規定都是在此規定的基礎上演變,不斷地調整和細化,因此,1950年出臺的《關於高等學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在我國的目前通行的高考制度文化上具有首部憲法的地位。

具有首部憲法地位的招生規定中,報考條件主要以高級中等學歷為準,曾在公私立高級中學畢業,有畢業證書或升學證明書者;曾在後期師範學校畢業,有畢業證書及畢業後服務滿二年之證件者;曾在公私立高級職業學校或中等技術學校畢業,有畢業證書及畢業後服務滿二年之證件者;具有高級中學畢業的同等學力,有下列證明之一者:縣以上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機關證明以及縣以上或解放軍團以上政治機關之證明者。從報考條件來看,大學選拔的對象和目前基本沒有本質的區別。

考試的科目為國文、外國語(英語和俄語)、政治常識、數學、中外歷史、中外地理、化學。考試科目基本和現在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加分的規定上和目前我國加分政策區別較大,但基本框架是1950年定出來的,規定有3年以上工齡的產業工人;參加工作3年以上革命幹部及革命軍人;兄弟民族學生;華僑學生,考試成績雖稍差,得從寬錄取。

規定決不出奇僻的及超出中學課程範圍的試題,也是和現在宣稱的圍繞大綱出題一致。

考試時間在7月21日-8月10日,發榜日期不得遲於8月25日,這是由當時的招生方式決定的。《關於高等學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和目前的招生模式最大的區別就是地區內的學校聯合招生。目的是改變以前各校自行招生所產生的混亂模式。

從1950年到2007年,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不過是彈指一揮間,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歷史文件。但從此,我們的命運和高考緊密相連。從此,高考在我國應試教育中的中樞地位基本形成了。“黑色七月”、“指揮棒”、“取消高考”……高考不斷裸露出來的疤痕被我們發現了,對高考的口誅筆伐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為什麼高考要考英語?

目前還不是斷臂求生的時候,以後估計會慢慢弱化。畢竟這一行養活這麼多人呢。

為什麼外國的高考不考漢語?我們卻要考外語?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因為當年的移民和殖民情況是全球多數國家使用英語。為了更好的走向國際就要學英語,哪天中國征服全世界了(武力征服),就是外國考中文了。

不存在外語好不好的,只是使用,當然事實上很多人學了也用不上,不如我,而且也很討厭英語。要不是考試需要,我是不會學的,一想的就噁心(個人極端憎惡學英語)

高考還考英語嗎

在日益國際化的今天,英語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考改革給英語“降溫”引發了熱議。英語培訓機構稱,高考弱化對英語的考核,將促進很多學生尋求留學機構的教育。普通高中指出,高考英語改革將促使學校改變教學模式,提供“個性化教學”。

隨著國家高考改革方案細節的披露,英語擬退出高考統一考試,分值將從150分降到10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這一改革,成為當前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英文依舊是國際化語言,在日常的國際交流當中必不可少。”

在“英語降溫論”持續發酵的今天,全美演講與辯論聯盟中國辦公室市場總監Jordan仍然在通過辯

論賽推廣英語。Jordan分析說,在日益國際化的今天,英語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學生應正確對待這種狀況,中文和英文的學習並不矛盾,學生可以在學好中文的同時,也多多重視英文。”

“英文是當前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語言。”談及高考改革給英語“降溫”,成都某知名留學機構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英文是當前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語言。”該負責人指出,如果高考弱化對英語的考核,學校將無法為家長和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英語教育,那麼,就會有越來越多想要出國留學的學生尋求留學機構的幫助,這對留學機構來說,非常有利。”

英語培訓將轉為能力培養

新東方集團副總裁、邁格森國際教育總裁謝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美國英國,人們幾乎至少掌握兩門語言,在中國,我覺得不管政策是否規定要通過考試來鑑定英語能力,英語都是值得掌握的一門語言。”

對於未來的培訓市場,謝琴說,雖然高考在弱化英語,但是不可能衝擊英語培訓班。改革只是改善了應試教育,但對於市場上的英語培訓機構來說是一件好事,這樣英語培訓將回到教育的本質:能力的提升。“眾所周知,學生參加英語課外輔導是為了提高英語成績,拋去了分數的認定,學英語就變成了學本領、學能力。可以說這個政策是對培訓機構的一份大禮,讓英語輔導迴歸本質。”

這個觀點也得到了仁壽縣文林第三小學英語高級教師湯學蘭的贊同,她說,現在的小學英語是百分制,著重興趣、聽說讀方面的培養,可以為初中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凡是小學學過英語的學生,初中英語學起來很容易上手。

教英語何種新生態?

“公辦學校教育應該向‘個性化教育’轉變,為學生提供多重教育選擇。”

培養雙語人才外國語類學校優勢更明顯

“我認為,現在的改革對於外國語類的學校來說,利大於弊。”知名教育專家、成都三原外國語學校校長楊能生指出,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公辦學校的教材、課時、教學方式會發生改變。外國語類學校培養的是具有雙語素養的國際化人才,吸引的是對外語能力有特別需求的家長和學生,改革後,外國語類學校的優勢將更加明顯,學生有了更大的空間去提升外語能力。“雙語優勢,在學生隨後的求學、就業中,就意味著競爭優勢,對於將來準備出國的學生來說,外語學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促使學校改變教學模式提供“個性化教學”

成都樹德中學副校長毛道生認為,公辦學校教育應該向“個性化教育”轉變,為學生提供多重教育選擇。

他指出,目前普通高中提供的是“大一統”的英語教學模式,而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之後,就需要學校作出相應的教學改革,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選擇。比如,為參加高考的考生提供高考水平的英語教學,而對於想要在英語方面有更大突破的學生,就要提供更深層次的教學模式。對於老師來說,教學方式也將真正進行“因材施教”的改革。

“分層分類的教育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毛道生說,改革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

高考為什麼要考外語?誰提出來的??

高考就是個人的劃分制度。靠各種無用的知識來鑑別學習能力智商潛力,拉開區分距離,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英語也是工具之一

是從第三代領導人開始流行的第三代領導人戴眼鏡,所以大家都戴眼鏡了第三代領導人以前是教英語的,所以舉國上下學英語

為什麼高考要取消英語

不是取消吧,是取消統一跟數學那些一起考而以,還是要考的

中國的高考用英語怎麼說,好像翻譯過來是大學入學考試

高考的英文正式說法是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不過現在英文裡也出現gaokao這個詞了。

為什麼高考外語可以考兩次

這性質不同,政府在刻意淡化外語的影響,現在外語補習班氾濫成災,所以通過考兩次減少一點學生的壓力,從而可以將更多盡力放在其他科目上,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去國外(國家也不會鼓勵,這只是個人選擇)或去外資企業,所以不是太過硬性要求。

但是剩下的數學和語文你不能不學吧,你一箇中國人總不能講英文吧,你一個地球人總得會點計算吧,否則豈不是原始人了(原始人都會算數吧),所以其他科考一次

為什麼高考一定要考英語?

都是理科女孩子會很吃虧。

而且英語真的在各科裡算有用的。你旅遊的時候也能方便點。

為什麼高考必須考英語?英語不能做選修嗎?

這是國家規定的,沒辦法更改,而且英語也是國際通用的語言,不可能取消的。它是基礎課。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一一的英語翻譯?
為什麼喜歡學英語知乎?
為什麼不喜歡英語?
為什麼是這樣英語?
為什麼要植樹英語作文?
為什麼要學習英語?
為什麼養寵物英語作文?
為什麼中國的英語單詞是China? ?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英語 ?
為什麼高考考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