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鐵路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京九鐵路的修建意義

影響鐵路區位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經濟、人口、城市、國土開發,邊遠地區的發展,科技、資金等。其中,社會經濟因素是決定性因素,經濟因素是主導,當然自然因素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要展開的話就回答:京九鐵路連接北京——香港九龍,途經京、冀、魯、豫、皖、鄂、贛、粵9省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一條南北幹線,對於緩解南北鐵路運輸的緊張狀況起重要作用。同時加強了內地與港澳地區的聯繫,有利於維持港澳地區的長期穩定和繁榮。京九沿線資源豐富,有糧、棉、油產區,有眾多的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鐵路的建設,將使這些地區直接受益。京九鐵路沿線穿行地區有平原和丘陵,尤其是南段幾乎全部在江南丘陵和兩廣丘陵中穿行,這給鐵路施工帶來了嚴峻挑戰,除此之外在大別山區還繞開了崎嶇地形,促進老區經濟的同時,減小了工程難度。90年代開始建設是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克服這些不利的自然因素,為修建京九鐵路提供了可能性。同時,建設京九鐵路是發展經濟的需要。京九鐵路的建設對完善我國鐵路佈局,緩和南北運輸緊張狀況,帶動沿線地方資源開發,推動沿線經濟發展,促進港澳地區穩定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哈羅鐵路的修建意義

意義一:哈羅鐵路開工標誌著“一主兩翼”鐵路建設進入實施階段2010年5月25日哈羅鐵路建設動員大會的召開,標誌著“一主兩翼”鐵路建設進入了實施階段。“一主”指擬投資1200億元建蘭新鐵路客運專線,項目建成後,現有蘭新鐵路線將改為貨運專線,主要用於新疆煤炭等資源外運;“兩翼”分別指新疆將軍廟——巴里坤——伊吾——策克(內蒙古)鐵路、哈密——敦煌——西寧——成都鐵路。項目預計3年內建成,一期設計煤炭年運力達3億噸。這些鐵路都將經過哈密地區,為哈密煤炭外運提供便利。意義二:哈羅鐵路開工意味著哈密地區交通樞紐地位更加凸顯2009年以後的幾年內,哈密地區將建成蘭新線電氣化、蘭新第二雙線、臨哈鐵路、哈羅鐵路、哈密至將軍廟鐵路五條鐵路幹線、七個方向的鐵路樞紐,這將使哈密地區的交通樞紐地位更加凸顯,援用烏魯木齊鐵路局副總工程師陳祥千的話來說,那就是:“哈密將成為我局管內僅次於烏魯木齊地區的重要的鐵路樞紐。”根據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調整規劃,哈羅鐵路將與哈密—臨河鐵路相連,形成新疆與西北、華北地區客貨交流的新通道;還將適時延伸與規劃建設的青(海)新(疆)線相接,實現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各種生產要素的交流。意義三:哈羅鐵路建成將保障哈密成為“西煤東運”主戰場羅布泊分佈著預測儲量達230億噸的特大型大南湖煤田。隨著煤炭資源勘查的不斷深入,素有新疆“東大門”之稱的哈密地區已成為我國“西煤東運”戰略的重要資源開發區,並將建成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鐵道部等國家部委籌劃建設的哈密至國內省區“一主兩翼”鐵路線,就是用於吐魯番——哈密地帶約6000億噸煤炭儲量的“西煤東運”。“一主兩翼”鐵路建成之日,就是大規模“西煤東運”之時。意義四:哈羅鐵路建成將滿足國投羅鉀的運力需要羅布泊地下鉀鹽儲量全國第一,哈密至羅布泊鐵路線路終點羅布泊鎮羅中區正是我國重要的鉀肥生產基地。地質部門已初步探明羅布泊羅北區和東西臺鉀鹽儲量約為5億噸。作為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重要生產資料,中國鉀肥供需缺口非常突出,自給率不足30%。我國鉀肥年需求1000多萬噸,70%依賴進口。羅布泊120萬噸鉀肥工程項目作為“十一五”期間我國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2008年底已經建成;至2014年底,二期300萬噸/年鉀肥生產能力也將建成。必將有效緩解中國鉀肥長期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而且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因此,哈羅鐵路建成後即可為加快羅布泊鉀鹽資源開發利用提供充足的運力保障。意義五:哈羅鐵路建成將保障哈密成為“西電東送”輸出口西北電網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孫佩京一行來哈密調研時表示,到2010年,新疆750KV電網將與西北電網併網,屆時,哈密將成為國家“西電東送”工程的核心輸出口。“西電東送”工程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三大標誌性工程之一,也是西部大開發三大標誌性工程中投資最大、工程量最大的一項惠及西部各族人民群眾的民生工程。在我國電力建設史上,如此大規模的電源、電網建設從未有過。孫佩京說,烏—吐—哈750KV線路將於2009年建成投運,其中將在哈密區域建成雙回750KV線路,實現與西北主網互聯;到2020年將配合哈密煤電化基地建設和能源開發,在優化哈密220KV、750KV電網基礎上,再建3條正負800KV直流輸電線路,以實現哈密電力大規模、遠距離、高效率外送的迫切目標。地委書記郭連山在與孫佩京一行座談時指出:哈密人民有“兩盼”,一盼“西煤東送”,二盼“西電東送”。他表示:哈密各級黨委、政府將對西北750KV電網建設給予全力支持,給予最優惠的政策。郭書記的這番話即將兌現,......

修建青藏鐵路的意義

促進西藏經濟發展,

加強西藏與其他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加強民族團結,有利於國防安全,

有利於援藏物資的運輸,

完善全國鐵路網。

兩洋鐵路修建的意義

修建兩洋鐵路,一是有實際貨運需求,且有利於促進雙方經貿合作;二是中國鐵路無論在技術、施工、運營還是資金上具備充足實力。修建兩洋鐵路便利中國商品出口至美洲,並由當地輸入原材料。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詹天佑修鐵路的意義要意義!詳細點

1905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於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他們的企圖沒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脅的口吻說:“如果京張鐵路由中國工程師自己建造,那麼與英俄兩國無關。”他們原以為這麼一來,中國就無法建造這條鐵路了。在這關鍵時刻,詹天佑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艱鉅的任務,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築。消息傳來,一些帝國主義分子及英國報刊挖苦說:“中國能夠修築這條鐵路的工程師還在孃胎裡沒出世呢!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鐵路,就算不是夢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們甚至攻擊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並表示:“中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我以為恥!”“中國已經醒過來了,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建築鐵路。”

京張鐵路修建成功具有哪些重要意義

讓世界知道,能夠修建京張鐵路的中國人“不僅已經出世,且現存於世也”。為中國人爭回了面子。

京張鐵路建成通車,意義在於中國人用自己的錢、自己的腦力和毅力打造,獨立修建、自行管理的鐵路。是中國鐵路人自主創新的艱辛歷程自此舉步。

另外建成京張鐵路的偉大意義在於:這是真正由中國人自己主持、自己設計、自己建成通車、自己管理的,而且又是當時中國鐵路中工程最艱鉅、建設成本最低、質量最佳的第一條幹線鐵路。

京張鐵路的建成通車,其意義大大超出鐵路事業本身,在掃除由於國勢積弱而形成的民族自卑心理和振奮民族自尊心、提高民族自信力上,也產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wenda.tianya.cn/...%3Flid

中國修建鐵路意義到底有多重大

京張鐵路是詹天佑主持,完全由中國自己籌資、勘測、設計、施工建造的鐵路.它的獨特的“人”字形設計新穎,創新。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幹線,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程技術界的光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一個勝利。京張鐵路—“中國人民的光榮”京張鐵路作為工業文明走進中國的象徵,它的發展與變遷映射著中國百年發展的年輪。

青藏鐵路的修建有什麼意義

一;促進西藏經濟發展。二;促進民族交流、瞭解。三;鞏固邊防。四;向世界展示我國鐵路建設的科技實力。

修建鄰國鐵路線的意義

中巴鐵路和中巴經濟走廊的巨大戰略意義和現實經濟利益

一、中國的地緣優勢以及鐵路對中國的戰略意義

中國是陸地強國,中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陸權天然強於美國。應該充分發揮中國陸權的地位,集中精力發展鐵路科技,修建鐵路、高鐵、公路、管道通向周邊國家,以各種道路綁定周邊與中國共同發展。而且不怕周邊繁榮,周邊發展了,才能與我們形成共同的大市場,挑戰歐美市場的主流地位。以己之長,攻對手之短。

這一點可以借鑑德國的歷史經驗教訓。德意志於1866年統一後,實力大大超過了原來的陸地霸主法國,僅次於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英國。驕傲的德國人一直要挑戰英國在歐洲的地位。但是德國只有一面臨海,而且波羅的海出口很窄,很容易被英國封鎖,海權註定無法挑戰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在日德蘭大海戰中擊敗雄心勃勃的德國,使得德國的軍艦再也無法出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認真吸取了教訓,竭力發展潛艇,只派出潛艇與英國交鋒,英國損失巨大,但是最終德國仍然失敗。二戰後,德國原本腹背受敵的地理位置卻變成了極佳的地緣優勢。德國位於歐洲中央,鄰國很多,做生意比英國方便很多,經濟實力迅速超過了英法的總和。德國竭力發展高鐵技術,銷往歐洲的產品基本都是鐵路運輸。德國的鐵路技術遠遠超越英美,與法日並稱世界三強。GDP僅佔世界第三位的德國,居然在數十年裡長期佔據外貿世界第一的位置,外貿量比海運為主的美國和日本都要高。孤懸於海上的英國,完全依賴海運,貿易反而遠遠落在後面。德意志民族超越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千年夢想終於在和平時期實現。歐洲因為修建了連接各國的泛歐鐵路而使整個地區的經濟社會得以快速發展,歐洲一體化得以實現。頑固堅持海運優於陸運的觀點可以休矣。任何觀點都不應該教條化,海運和陸運各有優勢,關鍵在於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

中國的地緣與德國非常類似,而且比德國還要好得多,而美國與英國非常類似。中國只有一面臨海,而且被周邊島嶼所圍繞,不象美國兩面都面向寬闊的大洋。雖然我們的海岸線很長,但在海權上挑戰美國的霸權需要付出極大代價。所以我們的當前海權戰略重點就是爭取控制西北太平洋以及北印度洋,而無法象美國那樣控制全球海域。不過在陸權上,中國的優勢無疑是世界第一,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與中國抗衡(包括俄羅斯)。鄰國很多,在戰爭時是劣勢,但是在經濟建設時是很大的優勢。

我國的西部地區包括12個省市及自治區,總面積約68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72%。人口總數約為3.8億,佔全國總人口的29%左右。從地圖上看,中國西部是整個世界的中心。西部地區,既與亞歷山大大帝、拿破崙、彼得大帝渴望染指的印度比鄰,又與阿拉伯文明的核心圈子相銜。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將軍認為西部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五千年來長盛不衰的根基。他特別撰文《西部論》,力主中國發展應將大戰略轉移到西部。美國學者認為,中國是“東亞大半島”。半島生存,需要縱深,需要垂青西部。西部地區的崛起對擁有2多萬公里邊疆線的中國,戰略意義顯著。西部無虞,中國就會安定一半。歷史上,凡是強盛的中原王朝,無不向西用兵。可以說,西部崛起,中國無事。中國西部經濟的發展,對從西部陸路走出國界的通道有強烈的需求。

不僅是中巴鐵路,還要延伸到伊朗,還要修建中吉烏鐵路、中緬鐵路、泛亞鐵路,中俄、中蒙、中朝韓之間的鐵路也要提高運力。到那個時候,條條鐵路就是經濟貿易血管,中國就是亞洲的核心,中國及其周邊是全球最大的市場,超越歐美。我們在世界貿易中的話語權就很強,歐美也不敢制裁我們。

在國際貿易嚴重依賴海上航線的今天,在國際貿易結算主要用美......

相關問題答案
修建鐵路的意義?
修建道路的意義?
當年修中巴公路的意義?
絲綢之路的意義是什麼?
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意義?
團建活動的意義?
金字塔對建築史的意義?
絲綢之路的意義和作用?
精細化道路的意義?
修訂制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