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萬公至今多少年?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西周和春秋時期最小的國家是哪介國家?國情如何?

中山國最小!

中山國的前身是北方少數民族狄族鮮虞部落,為姬姓白狄,最早時在陝北綏德一帶,逐漸轉移到太行山區。姬姓是周王族的姓,白狄的來歷,有說是周文王後裔畢萬公的後裔,也有說是來自周文王封給弟弟虢叔的西虢國。西虢國曆代國君世襲兼任周王朝卿士一職,同時有是三公之一,擔負為周王朝南征北戰、東討西殺以懲罰不庭的任務,可能是周宣王時期虢國國君虢季子白北御獫狁﹐在內蒙古薩拉烏素河﹑榆溪河朔方城之後,其部分後裔就留在陝北了。

晉的歷史

關於晉國的立國有兩個傳說,互為依託:一、《左傳》曰:“邑姜方娠太叔。”根據歷代註解,邑姜是姜太公呂尚的女兒,嫁給武王發,夢到上天說:“餘命女生子,名虞,餘與之唐。”她生的兒子據此名叫“虞”。二、《史記 晉世家》曰: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周成王因天子無戲言,遂封其弟於唐,史稱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於。唐叔子燮(又稱“燮父”),傳說他徙居晉水邊,因此改國號為晉——但是這種說法,出自《括地誌》,未必可信。再者說,國號是那麼隨便就能夠更改的嗎?存疑。無論如何,自晉侯燮開始,唐叔虞的國就被稱為晉國。晉侯燮薨,子武侯寧族(或作“曼期”“曼旗”)。武侯薨,子成侯服人。成侯薨,子厲侯福(或作“輻”)。厲侯薨,子靖侯宜臼。自燮至宜臼,不知其年歲,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年。靖侯十七年,周厲王出奔,共和行政。靖侯的曾孫穆侯有二子,長子仇,少子成師。傳說晉人師服預言,說仇、成師這兩個名字“庶名反逆”,今後晉必然亂於此——不知道這是不是古人附會,因為後來,確實是成師的子孫取代了仇的子孫當上晉君,其間的經歷不可謂不殘酷。靖侯薨,其弟殤叔自立。四年後,靖侯的太子仇率眾歸來,襲殺殤叔,立為國君,是為晉文侯。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攜王奸命,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遷郟鄏”。根據歷代註解,可知周幽王被犬戎殺死之後,周攜王立,但是諸侯不認同,而晉文侯殺之。申侯、魯侯等諸侯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以此進入春秋時代。根據史記“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彊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可知,晉國在春秋初期就有所氣候,逐步壯大。晉文侯仇薨,子昭侯伯立。昭侯封文侯弟成師於曲沃,是為曲沃桓叔。“曲沃邑大於翼”。翼,是晉君的都城,可是昭侯卻把自己叔叔封到曲沃,一個比國都還要大的城,這明顯違背了君臣禮儀,彷彿冥冥中預示著當初的預言,成師的後代將取代仇的後代。果然,大臣潘父弒殺了昭侯,迎桓叔入翼。不過這一次,“晉人發兵攻桓叔”,桓叔並沒有得逞。晉人立昭侯子孝侯平,誅潘父。曲沃代翼第一戰以曲沃的失敗告終,儘管這個事實說明了曲沃還沒有完全獲得國人的心,但是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曲沃威脅到了國君的地位。桓叔薨,子曲沃莊伯鱔立。孝侯十五年,莊伯在翼弒君。晉人攻莊伯,莊伯逃回曲沃。晉人立孝侯子鄂侯郄。鄂侯在位短短六年就死了,莊伯以為機會來了,發兵奪位。但是“周平王使虢公將兵伐曲沃莊伯,莊伯走保曲沃”,晉人立鄂侯子哀侯光。曲沃代翼第二戰以曲沃失敗告終。從中,可見當時的周天子仍舊有一定的號召力,而晉人仍舊擁戴晉君。莊伯薨,子曲沃武公稱立。曲沃武公發兵攻打晉君,成功地擄走哀侯。“晉人乃立哀侯子小子為君,是為小子侯”,而“曲沃益彊,晉無如之何”。那個時候,魯弒隱公,禮樂開始崩壞,王室式微。小子侯在位四年後,被武公誘殺。虢仲伐曲沃,立哀侯弟緡為晉侯。在齊桓公稱霸那年,“ 曲沃武公伐晉侯緡,滅之,盡以其寶器賂獻於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於是盡並晉地而有之”。至此,曲沃代翼。歷時67年,前後三代人的努力,終於成功。 曲沃武公立三十七年而代翼,成為晉君,號“晉武公”,都翼。晉武公在位兩年薨,子獻公詭諸立。都絳。晉獻公是一位十分有作為的國君,他挾著曲沃代翼的餘風,率領充滿新生活力的晉國大肆擴張,先後伐滅霍,魏(此魏非戰國之魏國,卻是其龍興之地),耿 ,虢,虞(借道於虞而滅虢,隨後滅虞;脣亡齒寒的典故出於此)等諸侯國。強大的晉國,“西有河西,與秦接境,北......

誰有畢姓家譜啊?我想要春秋時畢國的世系。謝謝!

畢姓是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的後代。西周初年時,文王之子武王滅商建周,為鞏固王室勢力,封15弟高於畢(今陝西咸陽北),為公爵,史稱畢公高,他的後代世稱畢公。周成王時,畢公在朝中有很高的地位,成王去世前還以他為顧命大臣,與召公一起輔佐康王,是使西周出現“成康之治”的功臣之一,他所作的《顧命》、《畢命》等至今還在流傳。後來,畢國衰落,畢公後代之一畢萬北遷晉國,任晉國執政,其後代後來還成為魏國的開國君主。其中的一些人為了紀念故國,便以畢為姓。

除上述一支外,畢姓還有其他一些來源。如在北魏孝文帝時,鮮卑人中以出連為姓的人改姓為畢,後來便與漢族畢姓融合在一起。又如在遠古時期,相傳黃帝有子25人,各受姓命氏,其中之一以任為姓,後來又進一步分衍出畢姓;在今新疆中部一帶,古代時也有一個畢國,畢國的人中也有人姓畢;在少數民族中,赫哲族有畢拉氏,達斡爾族有畢力央氏,後來都簡稱畢。像這種以畢為姓的少數民族,當代還有滿、彝、回、土家、蒙古等。

畢姓在歷史上以河間、河內、東平、太原、河南為郡望,當代則主要分佈在山東、河南、黑龍江等省。一些畢姓人的家譜上,習慣以“溫良恭儉,苗裔嗣銘”、“福敬重祿,遇春繼文”等作為字輩,或者以“源自姬姓,望出河南”等作為堂聯。其所尊奉的名人,在古代主要有三國別駕畢諶、北朝刺史畢眾敬、唐代宰相畢減、宋代發明家畢昇、明代畫家畢涵、清代總督畢沅等。

--------------------------------------------------------------------------------

〔姓氏溯源〕

畢(Bì 畢)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第十五子高之後,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於畢(故址在今陝西省長安、咸陽兩市之北),故稱為畢公高,並建立畢國。3000多年以前的畢國,是在今陝西省長安、咸陽兩縣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這個地方,又稱為畢陌、畢原或咸陽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視,因為大名鼎鼎功在國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後,都是葬在此地。畢公高其子畢萬事晉,乃封於魏,其後代改姓為魏,並且成為戰國時代的著名姓氏。仍居於畢國者,遂以國名為姓,稱為畢氏,並且歷代相傳,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後的今天。正由於這樣,現在的畢姓跟魏姓的,是同一血脈的一家人。

2、出自任姓所改。據《世本》所載:“系自任姓所改。”

3、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數民族中有畢姓: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下同),北魏孝文帝時改代北鮮卑族出連氏為單姓畢。

② 西域畢姓,本畢國胡人,以國為氏。

③ 匈奴屠各族亦有畢姓。

④ 達斡爾族畢力夾氏,漢姓為畢、楊。

⑤ 赫哲族畢拉氏,漢姓為畢。

⑥ 今彝、滿、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

〔得姓始祖〕

畢姓系承畢高 望出河內東平

畢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初著名政治家。關於畢姓的姓源,歷來有關姓氏的古籍,考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說:“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唐書宰相世系表》則指出:“畢公高之後”;《萬姓統譜》上也記載說:“《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隨周武王興師伐紂立下赫赫戰功。西周建立後,他負責處理被商紂王關押的犯......

相關問題答案
畢萬公至今多少年?
漢朝至今多少年?
道光至今多少年?
康熙至今多少年?
夏朝至今多少年?
公元七世紀距今多少年?
紅山遺址距今多少年?
堯距今多少年?
周文王距今多少年?
中國公元前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