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婉約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大氣婉約什麼意思

人長得大氣就是說感覺人很豪放,放得開;

婉約是形容人看似弱小、個性溫柔。

最婉約的一首詩或詞是什麼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南宋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你看她的詞吧。

點絳脣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點絳脣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鍾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闢寒金小髻鬟鬆,醒時空對燭花紅。

浣溪沙

小院閒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浣溪沙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訴衷情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薰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餘香,更得些時。

菩薩蠻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瀋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後,正是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

清平樂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挪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憶秦娥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

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添字採桑子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攤破浣溪沙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薰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攤破浣溪沙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怨王孫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

在最後一個月裡我希望你們有什麼事直說,因為我很笨,請不要給我們之間留下遺憾

一、說不全的蘇東坡  中國知識分子的知識結構到宋代有了一個質的變化。宋以前的知識分子,也就是所謂的“士”,知識結構一般都比較簡單。這種情況到了宋代以後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宋代的科舉制度使得一般的平民知識分子都大量湧入知識分子的圈子。十萬進士支撐了宋代以後一千多年的中國歷史,特別是文化創造的那部分,是由這十萬進士以及沒有中進士的後備隊伍所支撐的。陳寅恪就說過:“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在這樣的背景底下出現了一大批“百科全書式”的人物,綜合型的知識分子精英對社會起著更大的作用。今天我就講講蘇東坡。GLH洱吧下載 - 視頻教程點播下載網

1.大詩人  蘇東坡是個大詩人。他流傳至今的詩一共有多首。中國的詩如果從藝術類型上分類,主要是唐詩和宋詩這兩個大體系。蘇東坡以及他的門生黃庭堅對於宋調的奠定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錢鍾書先生在《談藝錄》中說:“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宋詩比較見心思,寫的時候要用心思,而且背後有很深的學問基礎。我們掌握了蘇東坡的詩,很大程度上也就掌握了宋調的特點。所以對蘇東坡的第一個定位是詩人。  2.詞家  蘇東坡是一個革新派的詞人。在中國的詞史裡,有所謂“豪放派”與“婉約派”的區別。傳統的詞本來比較婉約,這跟詞的功能有關係。在文人詞的時候,其主要功能是在酒宴上寫了之後供女唱,以此助興。這使得詞帶有女性化的色彩,題材和風格都比較婉約。但如果我們的四萬多首詞都講風花雪月、男女愛情,沒有更多的社會內容和人生體驗在裡面,那麼詞的發展也就停頓了。  幸虧出了個蘇東坡,因為他的詞已經慢慢跟唱相脫離。他的大部分詞不是應而作,而主要是為了書寫他自己的感情和思想。這樣一來,無論是詞的內容、題材還是風格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國詞史上就開創了豪放派,蘇東坡就是中國豪放詞的開創人。所以蘇東坡對詞的改革是成功的。如果沒有蘇東坡,就沒有南宋的辛棄疾,歷史上就沒有“蘇辛學派”。  3.散文家  中國散文史上有“唐宋散文八大家”,蘇東坡一家佔去了宋代六家的一半,這就意味著北宋散文和蘇東坡散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些散文成為我們散文史上的瑰寶。  4.書法家  宋代的書法與唐代不同。唐代書法講究法度,如顏魯公;宋代主要講義,就是更加人文化。宋代書法有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簡稱“蘇黃米蔡”,這裡蘇東坡又是排第一,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首。  5.畫家GLH  蘇東坡曾說過“食可一日無肉,居不可一日無竹”,他認為沒有竹人就俗,所以他跟文同學畫竹。現在有個成語叫做“成竹在胸”,這是蘇東坡在總結文同畫竹的經驗時提出的一個理論口。蘇東坡是中國很重要的文人畫家,他和朝廷裡的畫匠不一樣,畫匠是工筆畫,蘇東坡的畫以意為主,主要講究筆墨趣味,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  6.經學家  我們古代的學者用註解經的方法來表述自己的哲學思想,中國的哲學史都是以註解的形式來表達觀念的。蘇東坡對中國經典中的三部書——《易經》、《論語》、《尚書》都做過註解,這是蘇東坡很看重的。對於當時的知識分子來說,給經書作注是他在學術上安身立命的地方。蘇東坡晚年到邊關,到海南島,最後才完成這三部書的註解,然後非常鄭重地託付給他的朋友。現在的《東坡易傳》在中國《易經》的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就是以前對他有批評的朱熹對他的《易經註解》也做了肯定評價。GLH洱吧下載 - 視頻教程點播下載網

7.醫學家  現在有一部書叫《蘇沈良方》,蘇東坡和沈括兩個人收集了當時民間流傳的土方,後人把他們的資料合編成《蘇沈良方》。蘇東坡關心藥方的收集,並且自己也學習看病,也懂醫。很不幸,蘇東......

老師叫我們做文學專題討論,要自訂題目,例如唐代愛情詩特色、蘇辛詞題材及風格論、比較婉約詞與豪放詞的

只是寫豪放派嗎?還是寫豪放派與歷史發展的關係,或者其他的什麼

好看的小說不不要一開始就很言情,要比較婉約的,不要總是親吻之類的,古裝,現代,仙俠都可以

其實顧漫的書都是這個風格。 1.杉杉來吃 2.微微一笑很傾城 3.《鵲橋相會》(短篇惡搞) 在給你說基本我看過覺得很不錯的文 1.兔子壓倒窩邊草(這個強推啊,現代文,很好看) 2.無良師父(是神仙的小白文,女主還是個小殭屍,師傅比較腹黑,裡面還有唐僧,而且還有喜歡的人,也很好玩) 3.和大神JQ的日子(經典的小白文了,強推) 4.我靠,被潛了 就這些吧,希望喜歡

哪裡的女人比較溫柔婉約一些?

哪裡都有溫柔的女人也有大大咧咧的女人,總的來說,南方人比較妖嬈些,不過具體也要看人了

古箏裡D調是什麼意思?

D調就是最普通的膽你最常聽到的那種~沒多大意思。

D調的風格算得上比較清新悅耳吧,G調的曲子就多為悲傷的音樂了。

古箏裡,D、G調是常見的

武陵春 和望江南有什麼相似之處

這個是你們的作業題吧,你答這個就可以了,答案几乎都是固定的: 風格相近,都比較婉約;寫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發的感情相近,抒發主人公或作者的離愁別緒,悽慘心境。。望採納。。

豪放與婉約有什麼區別

從五代到北宋這一詞的黃金時代中,雖然名家輩出,作品如雲蒸霞蔚,卻從來沒有人把他們分派別,定名號,貼籤條。五代的作品,至少來自四個不同的區域:西蜀、荊楚、南唐、敦煌,但後來,也許為了討論方便,提出了“花間派”這個名稱,即用西蜀趙崇祚編的《花間集》的名稱來定派別,這當然是不正確的,因為此集所選的溫庭筠與韋莊的作品就大不相同,他們二人中的任何一人與波斯血統的李珣的一些作品又很不相同。但在北宋文人看來,《花間集》是當時這一文學新體裁的總集與範本,是填詞家的標準與正宗。一般稱讚某人的詞不離“花間”,為“本色”詞,這是很高的評價①。陳振孫稱讚晏幾道的詞“在諸名勝中,獨可追逼《花間》。高處或過之”。由此可見,南宋的鑑賞家、收藏家或目錄學家以《花間》一集為詞的正宗,詞家以能上逮“花間”為正則。“花間”作風成為衡量北宋詞人作品的尺度,凡不及“花間”者殆不免“自鄶以下”之譏。事實上如何呢?我們看北宋幾個大家,如歐陽修、范仲淹、晏氏父子、張先、賀鑄、秦觀、趙令畤、周邦彥其詞作莫不如此。柳永和他們稍稍不同,但他所不同者無非是寫他個人羈旅離恨之感,而其所感者仍不脫閨友情婦。對於這些作品,當時北宋南宋的詞論家或批評家,誰也沒有為它們分派別,只是尋章摘句,說說個人對某詞某聯的愛好欣賞而已。 北宋大詞人的作風大都相象,這不稀奇,因為他們都是從《花間》一脈相承傳下來的。他們的作品相互之間可以“亂楮葉”(楮chǔ,語出《韓非子·喻老》篇,比喻模仿逼真),又可以和《花間》的作品亂楮葉,甚至可以和南唐的作品亂楮葉,因為南唐作家所處的生活環境、文化水平、情調趣味基本上和北宋作家相似,而所詠的題材又大致相類,封建文人的感情又相差不遠,其表現方式也自不免相同,明顯的例子是馮延巳《陽春集》中的十四首《鵲踏枝》(即《蝶戀花》),其中有回首②見於歐陽修《六一詞》,改名《蝶戀花》③如除去這四首,則馮作只有十首了。又如用《六一詞》為核對的底本,則問題更多,集中“舊刻”《蝶巒花》二十二首,今汲古閣本只剩十七首。毛晉在《蝶戀花》調名下注雲: 舊刻二十二首。考“遙夜亭皋閒信步”是李中主作,“六曲闌干偎碧樹”,又“簾幕風輕雙語燕”俱見《珠玉詞》。“獨倚危樓風細細”,又“簾下清歌簾外晏”俱見《樂章集》。今俱刪去。 這裡毛晉指名刪去的五首,尚有兩首未點名。另外,毛晉明知一詞見於兩本,但似乎不敢斷定是誰作,他就錄存原詞,同時註明亦見他人集子中。這種情形有四首:“庭院深深幾許;一首,毛氏注云:“一見《陽春錄》。易安李氏稱是《六一詞》。”說明他之所以認為這是歐陽修的作品,也有根據。梨葉初紅蟬韻歇”一首,題下注雲:“一刻同叔(晏殊),一刻子瞻(蘇軾)。”“誰道閒情拋棄久”一首,注云:“亦載《陽春錄》。”“幾日行雲何處去”一首,題下注雲:“亦載《陽春錄》。” 其他北宋人詞同一首見於兩三人的集子中者,還有許多,這裡不必詳記。我舉這些例子,並不是要考證這些詞的作者,以便研究某人的作品價值。而是為了說明一個歷史現象:自唐五代到北宋,詞的風格很相象,各人的作品相象到可以互“亂楮葉”,一個人的詞掉在別人的集子裡,簡直不能分辨出來,所以也無法為他們分派別。實際上北宋人自己從來沒有意識到他的作品是屬於哪一派,如果有人把他們分成派別,貼上籤條,他們肯定會不高興的。籠統說來,北宋各家,凡是填得好詞的都源於“花間”。你說他們全部是“花間派”,倒沒有什麼不可,但也不必多此一舉,因為這是當時知識分子人人皆知,視為當然之事,你要特別指出北宋某人作品近於“花間”,倒象說海水是鹹的一樣。所以我們如果說,五代北宋沒有詞派,比硬指當時某人屬於某派,更符合歷......

蘇軾寫的春聯中的四大家子是什麼意思

是他的四大門生:

黃庭堅 秦觀 晁補之 張耒

黃庭堅的詩自成一家,書法上與蘇軾,米芾,蔡襄齊名,被稱為“宋四家”,其字瘦長,甚至影響了“瘦金體”創始人宋徽宗趙佶。所以四學士中黃的成就最高

秦觀主要在詞,詞風濃豔婉約,大概是才華不及蘇小妹的緣故導致這個人是四學士中民間流傳故事最多的一個

後兩個不太瞭解。大概晁補之出生官宦世家,又受蘇軾影響較深;而張耒詩受白居易張籍影響,詩風平白直敘,詞比較婉約,代表作《風流子》、《少年遊》。可以去看一下

他們都因受蘇軾指點,被後人稱為“蘇門四學士”,但風格迥異,造詣也不同

相關問題答案
比較婉約是什麼意思?
比較含蓄是什麼意思?
比較任性是什麼意思?
娉婷婉約是什麼意思?
比較基準是什麼意思?
比較聰明是什麼意思?
愛的契約是什麼意思?
第三方違約是什麼意思?
合約是什麼意思?
保險契約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