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荷馬史詩?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荷馬史詩》的內容包括那兩部分啊?

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希臘史稱作“荷馬時代”,因荷馬史詩而得名。荷馬史詩是這一時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馬史詩相傳是由盲詩人荷馬寫成,實際上它是許多民間行吟歌手的集體口頭創作。史詩包括了邁錫尼文明以來多少世紀的口頭傳說,到公元前6世紀才寫成文字。它作為史料,不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社會情況,而且反映了邁錫尼文明。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由這兩部史詩組成的荷馬史詩,語言簡練,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結構嚴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傑作。

《伊利亞特》敘述希臘聯軍圍攻小亞細亞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故事,以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和勇將阿喀琉斯的爭吵為中心,集中地描寫了戰爭結束前幾十天發生的事件。希臘聯軍圍攻特洛耶十年未克,而勇將阿喀琉斯憤恨統帥阿伽門農奪其女俘,不肯出戰,後因其好友戰死,乃復出戰。特洛耶王子赫克托爾英勇地與阿喀琉斯作戰身死,特洛耶國王普利安姆哀求討回赫克托爾的屍體,舉行葬禮,《伊利亞特》描寫的故事至此結束。

《奧德賽》敘述伊大卡國王奧德修斯在攻陷特洛耶後歸國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寫的只是這十年中最後一年零幾十天的事情。奧德修斯受神明捉弄,歸國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處遭難,最後受諸神憐憫始得歸家。當奧德修斯流落異域時,伊大卡及鄰國的貴族們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羅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羅普用盡了各種方法拖延。最後奧德修斯扮成乞丐歸家,與其子殺盡求婚者,恢復了他在伊大卡的權力。

與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古希臘上古時代的歷史也都是以傳說的方式保留在古代先民的記憶之中的,稍後又以史詩的形式在人們中間口耳相傳。這種傳說和史詩雖然不是真正的史學著作,但是它們保留了許多古代社會的歷史事實,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因此可以說它們已經具備了史學的某些功能和性質。它們直接孕育了古代希臘史學。

《荷馬史詩》並非一時一人之作,而是保留在全體希臘人記憶中的歷史。特洛伊戰爭結束以後,一些希臘城邦的民間歌手和民間藝人就將希臘人在戰爭中的英雄事蹟和勝利的經過編成歌詞、在公眾集會的場合吟唱。這些故事由民間歌手口耳相傳,歷經幾個世紀、經過不斷的增益和修改,到了荷馬手裡被刪定為兩大部分,成為定型作品。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中葉,當皮西特拉圖(Pisistratus,約公元前605年~527年)在雅典執政時,它才被最後用文字固定了下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荷馬史詩》,是公元前3至2世紀由亞力山大里亞的學者們編訂過的作品。

《荷馬史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由這兩部史詩組成的荷馬史詩,語言簡練,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結構嚴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傑作。 《伊利亞特》敘述希臘聯軍圍攻小亞細亞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故事,以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和勇將阿喀琉斯的爭吵為中心,集中地描寫了戰爭結束前幾十天發生的事件。希臘聯軍圍攻特洛耶十年未克,而勇將阿喀琉斯憤恨統帥阿伽門農奪其女俘,不肯出戰,後因其好友戰死,乃復出戰。特洛耶譁子赫克托爾英勇地與阿喀琉斯作戰身死,特洛耶國王普利安姆哀求討回赫克托爾的屍體,舉行葬禮,《伊利亞特》描寫的故事至此結束。 《奧德賽》敘述伊大卡國王奧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後歸國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寫的只是這十年中最後一年零幾十天的事情。奧德修斯受神明捉弄,歸國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處遭難,最後受諸神憐憫始得歸家。當奧德修斯流落異域時,伊大卡及鄰國的貴族們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羅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羅普用盡了各種方法拖延。最後奧德修斯扮成乞丐歸家,與其子殺盡求婚者,恢復了他在伊大卡的權力。

《荷馬史詩》的思想內容是什麼? 50分

荷馬史詩的主題思想是歌頌氏族社會的英雄,因而只要代表氏族理想的英雄,不管屬於戰爭的哪一方,都在歌頌之列。《伊利亞特》的基調是把戰爭看成正當、合理、偉大的事業,但同時又描與了戰爭的殘酷、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人民的厭戰反戰情緒,並通過英雄們的悽慘結局,隱約地表達了對戰爭的譴責。《奧德賽》是歌頌英雄們在與大自然和社會作鬥爭中,表現出的勇敢機智和堅強樂觀的精神。 荷馬史詩,是古代希臘從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制時期的一部社會史、風俗史,具有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的很高價值。這部史詩也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嚴、價值和力量。這是人類童年時代的藝術創作,在思想上、藝術上不免帶有侷限性。

荷馬史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們在西方文化史上有何意義

《荷馬史詩》是由古希臘偉大的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合稱。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處理的主題分別是在特洛伊戰爭中,阿喀琉斯與阿伽門農間的爭端,以及特洛伊淪陷後,奧德修斯返回綺色佳島上的王國,與皇后珀涅羅團聚的故事。《奧得賽》的情節集中描寫主人公10年漂泊的最後40天,他以往的經歷通過主人公在阿爾西諾斯宮中的講述來表現。史詩的情節貫穿人和神兩條線索。神話的因素在史詩情節中具有製造或解決衝突、推進情節變化發展的作用。   《伊里亞特》敘述了特洛伊戰爭第十年(也是最後一年)中幾個星期的活動。史詩以阿基里斯和阿伽門農的爭吵開始,以赫克託耳的葬禮結束,故事的背景和最終的結局都沒有直接敘述。全詩以:“女神啊請歌頌伯琉斯之子阿喀琉斯的怒火中燒吧!”開始,圍繞阿喀琉斯的憤怒而展開,其它事件都與阿喀琉斯的憤怒有關,在52天的事情中史詩的敘述有詳有略,重點描寫的只有10天。    <奧德賽》則承伊利亞特的劇情講述阿開亞(希臘聯軍)返鄉途中因為英雄奧德修斯激怒了海王波塞頓而遇到海難,全軍覆沒,奧德修斯雖靠機智和勇敢逃過一劫,但波塞頓的憤怒未息,故使奧德修斯找不到回家的航線而在大海里漂流。而另一方面他的妻子不知奧德修斯的生死,面對著蠻橫的求婚者就只有苦等著丈夫的回來。最後在諸神的幫忙下,經過十年漂流生活的奧德修斯終於回到家裡殺死了求婚者並與他的妻子團聚。< p>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荷馬史詩?
什麼是瘋馬皮?
什麼是大家的詩歌?
什麼是羅馬布?
什麼是羅馬數字?
什麼是唯心史觀?
什麼是荷爾蒙分泌?
什麼是壓馬路?
什麼是近代史的開端?
什麼是荷爾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