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手法有多少種?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修辭手法有哪些

一、修辭 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1.掌握並學會運用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對引用、對比、借代、反語也應有所瞭解。

2.能簡要分析修辭方法在具體語言環境裡的表達效果的作用。

二、應掌握的幾種修辭方法

1.比喻

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穿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 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3、 誇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4.排比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5.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對偶的種類有三種;正對、反對、串對、

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對)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反對)

6.反覆 為了強調某個意慧思,某種感情,有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反覆的種類:連續反覆和間隔反覆。連續反覆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覆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7.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8.反問 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9.引用  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10.借代  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替整體。

11.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按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修辭方法共有多少種?

修辭的超常用法

在語言運用過程中,除績我們通常所講的詞語錘鍊(比喻、擬人、排比、對偶、誇張、引用、互文、反覆、)、句式選擇(反問、設問、通感、反語)、辭格的運用(頂真、對比)等常見的修辭手法以外,還有一些特殊的修辭手法。這些特殊的手法在表情達意時對語言的修飾描摹機智精巧,給人一種獨特的審美感受,別有一番韻味,我們稱之為修辭的超常用法。

修辭的超常用法有多種,主要有:

1、模糊修辭

2、數字修辭

3、形貌修辭

詳情見:

參考資料:www.yyxx.sdu.edu.cn/...04.htm

修辭手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除此之外,課文裡還涉及到的有對比、借代、引用、雙關、反語、頂針和呼告等。

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學習修辭常識的目的是為語言實踐服務。首先能在語言中辨識各修辭方法,繼而理解其適用效果;同時要會用這些修辭方法,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修辭方法又稱修辭格。據專家研究,漢語修辭格可達70種之多,常見的有10多種。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體的、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的、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本體)如(喻詞:像、似、若、猶、好像、彷彿)乙(喻體)。暗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是(喻詞:成、變成、成為、當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關係,暗喻則是相合關係。借喻:只出現喻體,本體與比喻詞都不出現。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2)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關係的名稱來替代,如以部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抽象;用特徵代本體;用專名代通稱等。如:

①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針一線代群眾的一切財產)

②不要大鍋飯。("大鍋飯"代抽象的"平均主義")

③花白鬍子坐在牆角里吸旱菸。(花白鬍子是以特徵代本體)

④千萬個雷鋒活躍在祖國大地上。("雷鋒"以具體的形象代抽象的共產主義思想)

(3)比擬。把人當物寫或把物當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方法,前者稱之為擬物,後者稱之為擬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翹尾巴,也不可夾著尾巴。(擬物)

②蠟炬成灰淚始幹。(擬人)

(4)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如:?

①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為擴大誇張)

②芝麻粒兒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兒"是縮小誇張)

③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來"與後一事物"下火"誇張到幾乎是同時出現,有人稱此種誇張方式為超前誇張)

(5)對比。是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並舉加以比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6)對偶。用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滿招損,謙受益。

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③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流水對)

④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扇面對)

(7)排比。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一般要三個或三個以上)短語或句子連用的方法。如:

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於我的意外。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凶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8)反覆。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方法。反覆可以是連續的,也可間隔出現。如:

①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

②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雞哪裡滅亡,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

(9)反語。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實際要表達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從此可以不必"驚詫莫名",只請放心來瓜分就是了。

(10)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

修辭手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除此之外,課文裡還涉及到的有礎比、借代、引用、雙關、反語、頂針和呼告等。

修辭手法有幾種

一.比喻。

《手術檯就是陣地》就使用了比喻的手法。這篇課文題目把“手術檯”比喻為戰鬥的“陣地”,形象地表達了“手術檯”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突出了緊張、危急的氣氛,歌頌了戰鬥在手術檯前的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二.擬人。

《大海的歌》使用了擬人手法。題目把無生命的大海當作有生命的“人”,能唱歌、傳情、表意。課題上使用了擬人手法,不僅使文章生動、活潑、有趣,而且富有人情味,閱讀起來別有一種趣味。

三.設問。

《幸福是什麼》使用了設問手法。運用設問手法在課題中提出問題,揭示了全文的中心,能夠引起讀者的注意,啟發思考,加深理解。

四.雙關。

《高大背影》使用了雙關手法。“高大的背影”表面上是寫那位不知名的叔叔長得高大,實際是講他樂於助人、品德高尚,令人敬佩。

五.引用。

《“你們想錯了”》使用了引用手法,是以課文中主人公的原話為題目。“你們想錯了”,不但是方誌敏烈士對敵人的嚴厲駁斥,反映了共產黨和國民黨人的本質區別,而且突出了中心,點明瞭主題。

六.倒裝。

《再見了,親人》使用了倒裝手法。這樣寫,不但渲染了氣氛,而且著力烘托了主人公與親人無比眷戀之情。

仔細研究品味課文中的標題,對於大家審題、擬題大有好處,希望大家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多加留心。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點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應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構成比喻的關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不能成立。

3 [語文基礎運用]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⑵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彷彿、猶如”等相聯結。例如:收穫的莊稼堆成垛,像穩溫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結。例如:廣場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紀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崗。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於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的相關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例如:“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誇誇其談,滿足於一知半解,這種極壞的作風……還在我們黨內許多同志中繼續存在著。

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騎自行車翩翩而來的身著風衣的少女,是紅蝴蝶,是綠鸚鵡,還是藍孔雀?

⑶比喻的作用

主要是或化平淡為生動;或化深奧為淺顯;或化抽象為具體;或化冗長為簡潔。

⑷下列幾種情況,雖有“像”“彷彿”等詞,但不是比喻句。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親。(同類比較)

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她彷彿聽見了她的心臟跳得非常厲害。(表示想象)

我們這時代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剛、李向群等。(表示列舉)

⒉比擬

⑴比擬的特點

根據想象把物當做人,把抽象的概念當做人或物,或者把人當做物、把此物當做彼物來描寫。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擬的種類

①擬人(把物當人來寫)。例如: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②擬物(把人當物寫或把甲物當乙物寫)。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了出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⑶比擬的作用

正確運用比擬,增加了語言的生動和形象性,可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對該事物的......

共有多少種修辭手法(求例句)

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借代、對偶、反覆、設問、反問。除此之外還有:對比、借代、引用、雙關、反語、頂針、 呼告、通感、互文等。

相關問題答案
修辭手法有多少種?
英語修辭手法有哪些?
英語語法有多少種?
小學裡修辭手法有哪些?
初中英語語法有多少種?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
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
一共有多少種修辭手法?
春使用多少種修辭手法?
想象是一種修辭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