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草的最高境界?

General 更新 2024-05-21

竹是草的最高境界讀後感

如果有人問你竹子是不是草?你可能會吃驚不小.

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也是一樣的,如果有人對我說竹子是草,我肯定不會相信.

今天我讀了《竹是草的最高理想》後,使我真正理解並瞭解了竹子,對於竹子沒有人不認識,但真正瞭解她的人非常少.

竹子從來不遷怒於周圍的草,它聰明地將自己的徑拔得很高,草們的飛短流長便奈何不了它,竹的心一直向著藍天白雲.它憋著勁兒直插雲霄,當它和藍天白雲青山小鳥近距離對話時,周圍的草,誰也不能對它側目,冷眼,譏嘲.它生在草之間,它融於草,而高於草.竹子是最睿智的草,竹子是小草的最高理想.

其實,我們人不也一樣嗎?不管我們在哪裡出生,在哪裡長大沒有關係,不要害怕埋沒於周圍的荒草中,不要責備自己的貧窮,只要心中懷有竹子的美麗夢想,只要你付出努力和汗水,你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寵不喜 辱不驚,此境界可達乎? 既達又以何準?

欲達此境,必先修心,歷盡繁華,始見真醇,知足常樂,笑對人生,於萬丈紅塵練心,其次在於超然,孰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富貴名祿,過眼雲煙。閱事萬千,自會超然。

榮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展雲舒菜根潭雲;

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盡嘗;千江月總是一輪月光,心珠宜當自朗。

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順事自然無事,若滿月偕盂水同圓。

美女不尚鉛華,億疏梅之映淡月;禪師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蓮。

翠筱傲嚴霜,節縱孤高無傷衝雅;紅蕖媚秋水,色雖豔麗何損清修。

花逞春光,一番風一番雨,催歸塵土;竹堅雅操,幾朝霜幾朝雪,傲就琅玕。

秋蟲春鳥共暢天機,何必浪生悲喜?老樹新花同含生意,胡為妄別妍媸?

晝閒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夜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捲,頓令眼界俱空。

高居嫌地僻,不如魚鳥解親人;駟馬喜門高,怎似鶯花能避俗?

花開花謝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

鳥驚心,花濺淚,具此熱心腸,如何領取得冷風月;山寫照,水傳神,識吾真面目,方可擺脫得幻乾坤。

地闊天高,尚覺鵬程之窄小;雲深鬆老,方知鶴夢之幽閒。

階下幾點飛翠落紅,收拾來無非詩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處盡是禪機。

忽睹天際彩雲,常疑好事皆虛事;再觀山中古木,方信閒人是福人。

霜天聞鶴唳,雪夜聽雞鳴,得乾坤清純之氣;晴空看鳥飛,活水觀魚戲,識宇宙活潑之機。

芳菲園院看蜂忙,覷破幾般塵情世態;寂寞衡茅觀燕寢,引線起一種冷趣幽思。

席擁飛花落絮,坐林中錦繡團裀;爐烹白雪清冰,熬天上玲瓏液髓。

天地景物,如山間之空翠,水上之漣漪,潭中之雲影,草際之煙光,月下之花容,風中之柳態。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間一妙境也。

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此是無彼無此的真機;野色更無山隔斷,天光常與水相連,此是徹上徹下得真境。吾人時時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潑,氣象不寬平。

鶴唳雪月霜天,想見屈大夫醒時之激烈;鷗眠春風暖日,會知陶處士醉裡之風流。

黃鳥情多,常向夢中呼醉客;白雲意懶,偏來僻處媚幽人。

滿室清風滿幾月,坐中物物見天心;一溪流水一山雲,行處時時觀妙道。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霽日青天,倏變為迅雷震電;疾風怒雨,忽轉為朗月晴空。氣機何嘗有一毫滯礙,太虛何嘗有一毫障蔽,人之心體亦當如是。

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容草色,無非見道之文。學者要天機清徹,胸次玲瓏,觸物皆有會心處。

孤雲出岫,去留任其自然;朗月懸空,妍醜忘於所照。

蘆花被下臥雪眠雲,保全得一窩夜氣;竹葉杯中吟風弄月,躲離了萬丈紅塵。

心地上無風濤,隨在皆青山綠樹;性天中有化育,觸處都魚躍鳶飛。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晴空朗月,何處不可翱翔,而飛蛾獨投夜燭;清泉綠竹,何物不可飲啄,而鴟鴞偏嗜腐鼠。噫!世之不為飛蛾鴟鴞者幾何人哉!

靜中念慮澄澈,見心之真體;閒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淡中意趣衝夷,得心之真味。觀心證道無如此三者。

一燈熒然,萬籟無聲,此吾人初入寞寂時也;曉夢初醒,群動未起,此吾入初出混沌處也。乘此一念回光,炯然返照,始知耳目口鼻皆桎梏,情慾嗜好悉機械矣。

水不波則自定,鑑不翳則自明。故心無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現;樂不必尋,去其苦之者而樂自存。

心體便是天體,一念之喜景星慶雲,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風甘露,一念之嚴烈日秋霜。何者?所感只要隨起隨滅,廓然無礙,便與太虛......

《說竹》答案

說 竹

青山不可無綠水,古木不可無藤蘿,野花不可無蜂蝶,江南不可無竹。

若說梅令人潔,蘭令人幽,菊令人淡,蓮令人清;若說鬆令人傲,柳令人柔,楓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遠;那麼,竹,便是集山川巖骨精英秀氣於一身。

雪壓冬雲之際,竹挺拔如常。凍土之下,新筍已待破土而出,只說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筍破新泥更可謂賞心悅目。

一夜春雨,千竿新竹。桃紅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十里竹勃勃生機,一片青翠無限風光。

逢夏,老竹新篁,綠蔭可人,舒枝密葉,清風翠微;日光月影,浮動其間;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盡,而竹青碧依然。搖風弄雨,鏗然有聲。無論低矮數寸,高直數丈,或零落數枝,或赫然臣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渾身勁節,凜凜然有君子之風。

再淡雅的花,終究是花。便是有九分的素潔,也還有一分嬌媚。

再靈性的樹,也還是樹。不然,漢字“樸”何以用“木”表意?並非貶低。草自有草的優勢。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無法走出草的侷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實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絕活兒。可如天然去雕飾的素妝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氣的鬚眉男子枝橫雲夢,葉拍蒼天。

月下聽簫,城頭聞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實在是滲透了我們民族的精神情韻。難怪高唱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蘇東坡,同樣也吟出了“寧可無食肉,不可居無竹”的另一番嚮往。中國畫中的寫意墨竹,相傳便是這位大學士大文豪首創。

沒有什麼比寫意墨竹更能體現竹的情韻了。在這裡,竹已擯棄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顏色,唯留人間風骨。

將墨竹畫絕的“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乾脆以竹為友:

茅屋一間,新篁數竿,雪白紙窗,微浸綠色,此時獨坐其中,一盞雨前茶,一方端硯石,一張宣州紙,幾筆折枝花。朋友來至,風聲竹響,愈喧愈靜;家僮掃地,侍女焚香,往來竹蔭中,清光映於畫上,絕可憐愛。

話雖這麼說,這位想為百姓作點好事的士大夫,並不真想隱逸山林。他還有一番大的抱負:

畫根竹枝插過石,

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

來年看我掀天力。

這便可知鄭板橋的墨竹,何以幅幅為精品,枝枝見精神。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崇尚的立身立世之道,豈非是受了竹的品性濡染?

竹,確實和我們民族有著不解的因緣。

竹簡、毛筆,成就了中國古文化源遠流長的功果。

而百姓們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須臾離開過竹?

竹簫、竹笛,是竹之靈性的吟唱。

竹筏、竹簾、竹蓆、竹床、竹椅、竹筷、竹帚…卑微的用途中,有著一種質樸無華的奉獻。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此乃竹。東方的竹。

(選自《靈性散文》有刪改)

1、作者認為“月下聽簫,城頭聞笛,都是竹的境界”。請根據文中相關內容回答:①竹達到了怎樣的境界?②“聽簫”“聞笛”與“竹的境界”有什麼聯繫?(5分)

答:①

2、文中談及鄭板橋時說“他還有一番大的抱負”。請根據上下文內容,說說鄭板橋的“抱負”是什麼?(4分)

答:

3、作者說“竹,實在是滲透了我們民族的精神情韻”。聯繫全文,分三條列出竹滲透的我們民族的“精神情韻”。(6分)

答:①

② ③

4、對這篇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gA

A、文章機械出了竹的神“枝橫雲夢,葉拍蒼天”,又寫出了竹的......

《莊周夢蝶》所引伸出的三層境界是什麼?

莊周夢蝶的故事為後人所喜愛,成為了詩文中的一個重要意象。詩人們常常藉助這一意象來表達人生如夢、故國與親友之思以及恬淡閒適之情。本文主要從這三方面進行闡釋。

一.

莊子《齊物論》“夢蝶”的寓言故事充滿了夢幻迷離:是莊周夢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夢為莊周呢?莊周與蝴蝶又有什麼分別呢?莊周的“蝴蝶夢”就像那隻栩栩飛舞的蝴蝶一樣讓人夢魂牽繞,其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使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醉,此後“夢”與“蝶”交織在一起,以其迷離的夢幻色彩為歷代遷客騷人所吟唱,這一文學意象也變得越來越迷人而富有魅力。此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文人們雖然對蝴蝶有大量的描寫,但把蝶與夢聯繫起來演繹莊周夢蝶的故事,藉此抒懷的,應首推梁簡文帝蕭綱。他在《十空六首·如夢》一詩中首次運用莊周夢蝶的典故來表達一切皆空、人生如夢的思想:“祕駕良難辨,司夢併成虛。未驗周為蝶,安知人作魚。”簡文帝雖貴為帝王,但身為傀儡的他終日如履薄冰,此時多麼希望化為莊周夢中之蝶,來消解心中的憂愁。此後文人們往往藉助“莊周夢蝶”的故事抒發他們人生如幻,變化無常,時光易逝,富貴不可求的惆悵與感嘆。李白在《古風五十九首》中寫道:“莊周夢蝴蝶,蝴蝶為莊周。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乃知蓬萊水,復作清淺流。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富貴固如此,營營何所求。”人生本如蝴蝶夢一般,變化莫測,昔日的東陵侯,現在成了城外的種瓜人,富貴哪有定數,又怎值得去追求呢?白居易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滅時,整日也如在夢中:“鹿疑鄭相終難辨,蝶化莊生詎可知。假使如今不是夢,能長於夢幾多時。”(《疑夢二首》)是蝴蝶化為莊周呢,還是莊周化為蝴蝶,誰又能分得清楚?縱然現在不是活在夢中,但又與夢有什麼區別?人生真是一場夢。宋人梅堯臣對此也有深切的感受:“忽忽枕前蝴蝶夢,悠悠覺後利名塵。無窮今日明朝事,有限生來死去人。”人生就如蝴蝶夢,富貴名利作塵埃。因此詩人陸游在晚年告誡人們說:“世言黃帝華胥境,千古榛荒孰再遊。但解消搖化蝴蝶,不須富貴慕蚍蜉。”(《睡覺作》)在詩人們的筆下,莊周的蝴蝶夢充滿了消極與迷離的色彩。

國破家亡,苟且偷生的日子更使南宋遺民們恍若隔世,因此留下了大量以蝴蝶夢來抒寫自己夢魘般生活的詩歌。如俞德鄰的“夢中知是蝶,還復是蒙莊”(《鄰居》)、劉辰翁的“何日花開,作兩蝴蝶”(《莊子像贊》)和方鳳的《莊生夢蝶圖》:“素來夢覺兩俱空,開眼還如闔眼同。蝶是莊周周是蝶,百花無口罵春風”等等。人世間,哪有比國破家亡更讓人痛苦的事情?忠君愛國的遺老們又無力扭轉乾坤,只好將自己的迷惘、愁思與希望寄託於蝴蝶夢中。人生如夢、富貴何求的慨嘆更瀰漫在身心備受摧殘的元代文人身上。在異族鐵蹄統治下的漢人政治上沒有了出路,身心也備受摧殘,因此莊周夢蝶的故事成了他們經常藉以抒懷的主題。如盧摯的[雙調·殿前歡]《莊周化蝶》:“酒新,一葫蘆春醉海棠洲,一葫蘆未飲香先透,俯仰曹丘,傲人間萬戶侯。重酣後,夢景皆虛謬,莊周化蝶,蝶化莊周。”曾瑞的[中呂·山坡羊]《蝶夢叟》:“虛名休就,眉頭休皺,終身更不遇機轂,抱官囚,為誰愁,功名半紙難能夠,爭如漆園蝶夢叟。”人生如夢,功名何求,那萬種愁思,不得已消在蝴蝶夢中。

此外詩人們還經常借莊周夢蝶的故事來弔古懷今,悲今傷古,詠歎人生。唐詩人李中《經古觀有感》中這樣寫道:“漆園化蝶名空在,柱史猶龍去不歸。丹井泉枯苔鎖合,醮壇鬆折鶴來稀。回頭因嘆浮生事,夢裡光陰疾若飛。”漆園化蝶的故事已過去多少年了,而當年的經古觀如今已是泉枯鬆折,人生似幻,光箭若飛。蘇軾在清淮樓上登高望遠,面對遠處的淮水也發出了“逝者如斯夫”的慨嘆:“觀魚惠子臺蕪......

大草賦的作品賞析

《大草賦》長詩開篇便直接從獨特執筆方法單刀切入,道出“五寸離毫案正平,垂露黃表忌斜行”的裉綮關鍵。古人講執筆高低時曾有“真一行二草三”成說,今之習書者若生搬硬套,則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誤區。回視千年以前,中原尚無高足桌椅,或跪或坐書寫時所執之筆均杆短鋒短,文獻記載證之於考古實物,筆桿長度均在20釐米左右。而現如今,隨著時代發展,寫大草書的毛筆多已變成大筆桿之長鋒,因此,狂草(大草)書法家王同山先生道出了“五寸離毫”的與時俱進真諦。類似之處,在後邊還將談到。至於“案正平”則指身形與書案之間的關係。“垂露”指含墨汁之筆鋒,“黃表”係指宣紙,絹絲等線條載體,二者之間需要保持中鋒垂直。執筆即明,轉入行筆,“篆催雷雨控始末“一句道出在大草創作中單字或一筆書的一組字總的處理原則,即嚴格採用玉箸篆的筆法控制好起始筆畫與末尾筆畫之形態,中間所有過渡,連貫的筆畫用隸書筆法處理。也就是起始不透風,收尾不漏氣,中段間或取屋漏痕的審美風格。“使轉圭角斷楷意”仍含篆書運筆之意,使線條如屈鋼曲鐵,盤桓有太極拳繞絲之力,斷絕楷意直角硬折的類頂效果。“接筆時結次字情”既是結構之法,也是審美方法。作為一組相互連貫的字符,在分清筆畫與牽帶之間關係的同時,又要上下俯仰相應相承,情牽魂繞,流暢中見節奏,綿連中見飛動,分則近鄰三兩家,合則兄弟手足情。“續墨仰筆接淡色”係指用筆度黑於紙的通篇技法。雖長鋒兼毫,以羊為主,但終歸蓄墨汁有限,筆渴墨焦之時,必須重新蘸墨掭筆。根據經驗,新蘸飽墨之筆,筆鋒不宜掭尖,而是要掭得稍扁彎翹,有如剛於紙上逆入平出一般。此時執筆微仰以控制墨汁在鋒端含墨,保障以淡色與前一筆相銜。然後,再掌控速度,秉筆曳搖,歟側生姿,施展通身本事,全力表達創作激情。至於紛呈書家技法功底與激情,則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表現優長各異。或霹靂閃電,雷鳴怒吼;或驚濤拍岸,浪花似翠;或齊天大聖演兵鬧天宮,眾仙猴嬉戲爭鋒。整體佈局在縱向有列而橫向無行的排演中進行鮮花香陣的詼譎變幻。這便是“浪花千尺摧懸崖,群猿相捉各尋家。雷電長裂雲開處,橫無序裡遍地花。”四句的要旨。書法創作不單單是點畫線條處理關係,而且與紙墨筆等材料及書寫姿勢,几案坐懸密不可分。“千紙不用礬光耀”一句告誡狂草創作勿用熟宣紙,因有礬而拒墨且滑;“蛇行入草防鏡滑”一句則進一步筆鋒在度墨入紙過程中不可懸空滑過,一定要險中求穩健,捨棄翻折時產生的直角急彎。正像懷素與顏卿討教問答時談到悟性的一段精彩對白:“吾觀夏雲多奇峰,轍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遇柝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層露痕?”討論筆跡進行中,懷素當場興奮地說:“得之矣。”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民諺也講“手巧不如傢什妙。”賦中“取毫羊兼一分硬,長鋒刃斷高低差。”講的就是選筆與修筆。選擇兼毫,就是用紫毫所具有的硬度彈性。一般而言,筆之四德應為“尖,圓,齊,健”也是通常意義上筆匠造筆、書家選筆的基本標準。但狂草(大草)書法家王同山先生承傳乃師賀惠邦一套修筆技法,即新筆初開,滌去膠後,於案上捻按筆鋒,根據自己的需要將硬毫截成高低有別的梯次隊形。書寫時,根據控筆能力,心手相應地選鋒用毫,此所謂揉筆入心大法,實乃古今書家不傳之祕技。其實,站立姿勢的草書創作豈只是心手相應,更重要的是力發於足,上傳膝髀,活轉於腰,轉軸曲杆,帶動臂腕。這正是“力摧腰間帶臂腕,無座狂來欺劍俠”的實質含義。也就是當年草聖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時從中悟出的道理。古今習書之業者,都要有好的悟性,善於從自然現象,姊妹藝術中汲取營養,觸發靈感。草聖張旭授徒一再強調“倍加臨寫,書法當......

輕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主要還是對身體力量的控制

在物理學上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現在國外流行一種極限運動

跟飛檐走壁差不多 不過要求很高的身體的協調性,用巧勁,把身體的慣性帶來的力轉化為你前進的力

自古文人俠客夢 文字的描寫向來都是那些非江湖中人的幻想

莊子的《逍遙遊》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逍遙遊》是以"心齋""坐忘"為理想的自然狀態,可以實現對"道"的觀照,從而真正進入一種"遊"的境界。"遊"既是一種精神存在的狀態,也是一種精神境界和審美境界。關於"遊"的美學特質,後文將專題分析。

莊子形成"心齋""坐忘"這樣"無所待"的境界,是與他所處的社會、人文、政治環境分不開的。他想進入純然的精神世界以逃避物質世界的弱肉強食以及功名利祿,這種消極的避世觀念必然導致人主觀能動性的喪失。但是,作為一個美學命題,這種境界標誌著中國古典美學史上審美心胸理論的真正發現。葉朗先生指出"莊子提出的這種‘心齋'、‘坐忘'的精神境界,作為對審美主體的一種要求,卻有它的合理性。......莊子關於‘心齋'、‘坐忘'的論述,突出強調審美觀照和審美創造的主體必須超脫利害觀念,則可以看作是審美心胸的真正的發現(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作是審美主體的發現)。"

莊子《逍遙遊》的美學品質

最近在看一本中西哲學對比時,看到了西方的尼采和莊子有很多的共性,於是翻閱了一些莊子的書,喜歡上莊子那種出世的心境.

"逍遙遊"是莊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莊子學說的最高理想。對於人生哲學的問題,莊子主張採取一種逍遙自然的生活態度,主張"心齋"、"坐忘",強調"神"的概念,提出"厲與西施,道通為一"的觀點。這些內蘊深厚的哲學命題,同時也都是美學命題。聞一多說,莊子是"最真實的詩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絕妙的詩。" ①《逍遙遊》作為《莊子》的總綱,自然也較突出地表現出內蘊深厚的美學觀,展現出極其豐富的美學品質。

一、審美心胸——"心齋"、"坐忘"

莊子把"道"作為人存在於自然的最高形式並加以推崇,他認為對於"道"的觀照,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田子方》中以孔子和老子對話的形式,闡明瞭這個道理,提出只要能夠實現對"道"的觀照,就能達到一種"至美至樂"的境界。而這種境界只有那些拋棄了生死、功名、得失、貧富、譭譽的"至人"、"神人"、"聖人"才能體會,因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無己、無功、無名這三個層次的精神狀態,是達到"至樂至美"的先決條件,然後才是"隳肢體、黜聰明"的狀態。從對物質世界的排除到對思想意識的排除與否定,莊子把這種最高層次稱為"心齋",又稱為"坐忘"。

在《逍遙遊》中,從鯤鵬到燕雀,從大德至小德,都是"有所待"。也就是說主體無法取消對客觀事物的依賴性,也就無法進入絕對自由的"逍遙遊"的精神境界。只有那些能夠從內心深處徹底排除利害觀念,從人的各種是非得失的計較和思慮中解脫出來,進入"三無"精神層面的"至人"、"神人"、"聖人"才能進入"逍遙遊"的境界。《逍遙遊》中的"聖人&qu......

人生三大境界?(非指王國維的)

人生的最高境界

雪峰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清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裡談到的人生的三重境界。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乃隨心所欲不逾矩,這是中國聖人孔子的人生境界論。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晨出肆微勤,日入負耒還,”“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的人生境界。

天界、人界、地界,好善,無慾,有智慧,無病的神仙境界為天界,有七情六慾,有生老病死,有欲而求不得煩惱的為人界,妖魔鬼怪的境界為地界,這是道家的人生三境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等有情所居之世界為欲界,遠離欲界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之世界為色界,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物質之有情所住之世界為無色界,這是佛家的人生三境界。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空山無人,水流花開。”“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這是禪宗的人生三重境界。

滿足生理需求,滿足安全需求,滿足情感需求,滿足尊重需求,滿足自我實現需求,這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由低到高的人生境界。

境界,標誌著一個人在精神和心靈方面的高度,反映著其生命的內涵、品位、品質和價值。

作為生命禪院人生和生命導遊的我,要讓禪院草達到的人生最高境界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

無債務,不欠天地人一分錢債務和一份情債務,隨緣放曠,任運逍遙。

無後顧之憂,不愁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心無所住,心無掛礙,悠哉樂哉。

無慾無求,順其自然,行於是,止於是,造次於是,逍遙於是,“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與世無爭,不評論不評判世人和世界,猶如人看螞蟻世界般看俗世的一切,讓一切隨其自性自然,不去改變什麼,讓狼做狼,讓羊當羊,不想讓狼變成羊,不想讓羊變成狼。“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同時,一生只看真善美的世界,忽視假惡醜的現象。

天人感應,與道合一,與天地萬物合一,無我無相,靈活圓融,動靜相宜,進退自如。

心靈財富、精神財富、物質財富富足。

在天國積累了豐厚的財寶,知悉自己的前景無比廣闊燦爛,明白自己生命的未來在如詩如畫的天國高層空間。

謹守上帝之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以上無債務、無後顧之憂、無慾無求、與世無爭、天人感應與道合一、三大財富富足、在天國有財寶、謹守上帝之道是我要引導禪院草能到達的人生最高境界。

有境界,人將趨於尊貴高雅;無境界,人則流於低俗庸鄙。境界越高,人所獲得的精神心靈上的自由度越大;境界越低,人越容易被世俗事物牽纏被眼花繚亂的過眼雲煙所矇蔽從而所獲得的自由度越小。

攀登人生和生命的最高境界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和要達到的目標,生命禪院第二家園三年多的實踐已經告訴我們,我們已經攀登到了半山腰,可以肯定地說,只要在第二家園生活八年,百分之八十的禪院草一定能夠達成心願實現自己最美好的理想。

禪院草的境界很高,人生及生命的未來很美!

竹虛而有節木實而無華

描寫竹子的四字成語

【有氣有節】

【生機勃勃】

【虛懷若谷】

【樸實無華】

【堅韌不拔】

【寧折不彎】

【不屈不撓】

【傲然挺立】

【枝幹遒勁】

【高風亮節】

【 胸有成竹】

【 頂天立地 】

【胸懷坦蕩 】

【清雅脫俗】

【 未曾出土先有節,即使凌雲也虛心】

【細細的葉,疏疏的節】

【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鬱鬱蔥蔥】

“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雲處總虛心。”——竹子

竹石 (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野竹 (元·吳鎮)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竹性堅貞,剛烈不屈,虛心直節,不畏霜雪,和梅、鬆別譽為“歲寒三友”。因其具有崇高品質的象徵,故又和蘭、菊、梅並稱“四君子”。

歲寒三友中,竹、梅便佔了兩位;四君子裡竹、梅又在當間,可見古人對竹對梅偏愛之甚。若把竹、梅分開,便如同隔絕了一對三生摯友,讓人遺憾萬千;而竹種園內的梅園則坐落在重重碧竹之中,竹青,梅香,相敬相憐。

走進竹林小徑,一股清新幽靜的感覺撲面而來,竿竿綠竹扶疏搖曳,蒼翠欲滴。石子鋪成的林間小路,曲曲彎彎,路邊小溪流水潺潺,清涼見底。不禁使人想起“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的雅句。竹,自古以來倍受世人青睞,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鄭板橋更有“不可一日居無竹”。唐代大詩人李白有“竹影掃秋月,荷衣落古池”、“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的詩句。世人愛竹,栽竹,寫竹,畫竹,板橋先生一生可算沉浸在竹叢之中,“伴我書千卷,可人竹一叢。”他愛竹、畫竹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他把竹子人格化,作為子弟來培養,而且要培養成最佳的子弟,“種竹似培佳子弟,擁書如拜小諸侯”。他還借竹抒懷,託物言志,“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晉朝王羲之聚摯友于茂林修竹之中,曲水流觴,催宴賦詩,乘興疾書,寫下世稱絕筆的《蘭亭序》。板橋先生一生畫竹,亦得益於自然之竹,“餘家有茅屋兩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綠蔭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涼適也”。當風和日暖,看到窗上竹影零亂,驚歎“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竹能悅目,亦能醒人。眼中之竹,亭亭玉立,勃勃生機,令人賞心悅目;畫中之竹,歷代畫家筆下之“風竹”、“雨竹”、“雪竹”,形神兼備,給人以高雅的藝術享受;胸中之竹,虛心勁節,“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可見,自古以來,竹的風韻和神采為世人所鍾愛。

竹子中空,象徵虛心(實心竹另當別論);竹子有節,表現了對節操的追求。“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唐代張九齡的這兩句詩,恰是最好的註腳。

莊子說過,西方的神鳥鳳凰飛往南海,一路上非清泉(醴泉)不飲,非梧桐不棲,非竹子開花結的果不食,保持了一種高潔的態度。按中國傳統說法,竹子這種植物也具有人的種種美德。一是謙虛而堅強,有“寧知霜雪後,獨見松竹心”(南朝梁)江淹《鄭阮公詩》,還有清朝鄭板橋《鄭板橋集·補遺》讚揚竹子:“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節幹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氣凌雲,不為俗屈。” 竹子的另一美德是“有節”,這個“節”不是節疤,而是陶淵明“高操非所攀,深得固窮節”安貧樂道的節操,也是(南朝宋)鮑照《代出薊門北行》“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的節義,更是文天祥《正氣歌》“時窮乃節現,一一垂丹青”的氣節。古代用竹簡記錄歷史,需要把竹片烤乾,烘出“汗青”。宋末文......

武功練到最高境界是不是啥都不會了

不是,應該是完全不拘泥於招式動作,隨手而來就是極其高明的武功。比如看金庸小說中的獨孤求敗,當他到了四十歲後,就草木竹石皆可為劍,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具體描寫:

劍冢中,埋的是獨孤求敗一生幾個階段中用過的幾柄劍。

第一柄是一柄青光閃閃的無名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第二柄是「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第三柄是「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之前恃之橫行天下。

第四柄是柄已腐朽的木劍,原因是獨孤求敗「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相關問題答案
竹是草的最高境界?
佛法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工作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
化妝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禮儀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餐飲的最高境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