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戰爭歷時幾年?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楚漢戰爭幾年?

楚漢戰爭是指繼中國秦末農民大起義之後,項羽和劉邦之間為爭奪封建統治權力而進行的戰爭。自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初至高祖五年(公演前202年)十二月,歷時4年餘。

在秦末農民大起義過程中,陳勝犧牲後,劉邦集團和項羽集團成為反秦武裝的兩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劉邦、項羽相繼率兵入關,推翻秦王朝。按照原來楚懷王的約言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劉邦先入咸陽,理應王關中,但項羽自恃功高,企圖獨霸天下。正月,項羽陽尊懷王為義帝,徙於郴。二月,分天下王諸將,自立為西楚霸王,以劉邦為漢王。項羽進入咸陽後大肆燒殺搶掠,不僅失去民心,也導致無法立足關中。此後他貶義帝於江南,遷劉邦於巴蜀,徙故王於惡地,王親信諸將於善地,挑動和加劇了各路諸侯之間的權力紛爭,並且迅速激化了他與劉邦之間的矛盾。劉邦被徙封漢王后,決定以漢中為基地,養民招腎,安定巴蜀,然後收復三秦。三個月後乘田榮起兵反楚的有利時機,決策東向,終於爆發了楚漢戰爭。

項羽分封諸侯後即罷兵迴歸彭城。不久,齊、趙和彭越起兵反楚,對西楚構成直接威脅。項羽不得不調遣主力擊齊,以穩定局勢。當時僻處巴蜀的劉邦乘項羽無暇西顧之際,於八月出故道,迅速還定三秦,繼續東進,使項羽在戰略上陷 於兩線作戰的不利處境。楚軍主力困於齊地,無法脫身。劉邦乘隙進駐洛陽,同時,以項羽放殺義帝為由,率諸侯兵凡56萬人進據楚都彭城。項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後,親自率精兵3萬人回師彭城。在楚軍突然襲擊下,漢軍56萬烏合之眾一敗塗地,劉邦僅得與數十騎突圍。

彭城之戰後,楚漢便進入了雙方相持的階段。相持階段一開始,劉邦就組建了騎兵部隊,有效地阻擋了楚軍的進攻;與此同時,漢軍一方面堅守滎陽、成皋一線,一方面積極在楚軍的後方和側翼開闢新戰場。這一部署打擊了項羽在戰略上的致命弱點,很快收到了成效。漢二年八月至次年十月,韓信接連平定魏、代、趙、燕,矛頭直指齊地,逐漸形成包圍西楚的態勢。而項羽卻始終不能擺脫兩線作戰,首尾不能相顧的困境。特別是項羽不能用人,在政治上、軍事上連連失策,使劉邦得以調兵遣將完成對項羽的戰略包圍。漢三年,漢軍在成皋大破楚軍,韓信也盡定齊地。項羽腹背受敵,進退失據,陷於漢軍的戰略包圍之中。

漢四年八月,項羽向劉邦提出議和,楚漢約定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九月,項羽率兵東歸,而劉邦卻背約攻楚。次年十二月,項羽被圍困於垓下,漢軍四面唱起楚歌,楚軍士無鬥志;項羽率少數騎兵突圍至烏江,自刎而死。楚漢戰爭最後以劉邦奪取天下,建立漢王朝而告終。

楚漢戰爭究竟打了幾年

收藏推薦 項羽和劉邦的?一般史書上都說是五年。其實這個說法是很不確切的。召史記·項羽本紀》引張守節的《正一義》說:“五年,高帝元年至五年。”是說跨了五個年頭,並不是說有五年長的時間。如果從漢元年十二月鴻門宴項劉分裂算起,至漢五年十二月,項羽鳥江自紉為止,前後整整四年時間。如果從漢元年八月劉邦定三秦算起,前後只有三年零五個月的時間。筆者認為,從劉邦還定三秦開始計算楚漢戰爭的時間,是比較科學的。 這裡還涉及到一個曆法問題。按秦王朝用的是以十月為歲首的“擷項歷”。“擷項歷”每年的開頭是從十月算起,即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一,九月則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漢初仍然延用秦的“擷項歷”,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O四年)才改用以正月為歲首的“太初厲”,由於秦和漢初用的是以十月為歲首的“額項歷”,所以對於不瞭解這種曆法特點的人,在計算時間的時侯,就容易造成誤會。如漢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至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實際只有三年O十個月,可是對於不懂“擷項歷”是以十月為歲首的特點的人,就會認為有五年時間。

楚漢戰爭持續了多長時間?最後結果如何?

劉邦 提三尺劍,斬蛇起義, 三年滅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

楚漢戰爭持續了多長時間?最後結局如何?造成這種戰爭結局的原因有哪些?

楚漢戰爭持續4年。

楚漢之爭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楚漢之爭劉邦勝利的原因:

1、劉邦勝利的原因:運用正確的戰術,分化收買項羽的部下,切斷項羽的後路;劉邦善於用人,把各地反對項羽的勢力聯合起來,做到守有賢相,某有良臣,戰有猛將,力量由弱變強,終於戰勝項羽;劉邦有比較穩定的關中做後方,無後顧之憂。

2、項羽失敗的原因:迷信武力,剛愎自用。不聽從部下意見,嫉賢妒能,導致身邊的能臣良將紛紛轉投劉邦;殘暴好殺,導致眾叛親離,日益孤立;雖然地盤最大,但是周圍十餘個王國矛盾重重,明爭暗鬥。

楚漢之爭歷時幾年

5年

楚漢戰爭的雙方、時間、目的及結果分別是

楚漢之爭,又名楚漢戰爭、楚漢爭霸、楚漢相爭、楚漢之戰等,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十二月(約於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楚漢之爭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楚漢戰爭發生的時間、原因、結果、地位、典故

時間:公元前206年八月至公元前202年年初

原因: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結果:劉邦勝利建立漢朝,項羽失敗自殺

地位:楚漢戰爭造就了統一的西漢王朝,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成語典故:最著名的有如指鹿為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約法三章、衣錦還鄉、先發制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四面楚歌、一決雌雄、楚河漢界、沐猴而冠、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十面埋伏、江東父老、東山再起、霸王別姬、多多益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鴻溝、冠亞季、冠軍、虞美人、二世祖、三秦、三齊、等等,影響十分深遠,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相關問題答案
楚漢戰爭歷時幾年?
越南戰爭打了幾年?
朝鮮戰爭打了幾年?
楚漢之爭多少年?
楚漢相爭的內容是什麼?
抗美援朝戰爭歷史意義?
甲午戰爭是哪一年?
鴉片戰爭是哪一年結束?
幾年抗日戰爭?
東漢朝歷時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