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主要表現為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1.一般症狀四種人體瘧疾典型的臨床發作大體相似,可分為前驅期、發冷(寒戰)期、發熱期、出汗期和間歇期。

(1)前驅期:患者有疲乏、頭痛、不適、厭食、畏寒和低熱。此期相當於肝細胞內的瘧原蟲(裂殖體)發育成熟裂殖子釋入血流。但因周圍血內的原蟲密度太低,鏡檢多為陰性。

(2)發冷期或寒戰期:持續數分鐘至1h,常伴頭痛、噁心和嘔吐。此時體溫多已超過38℃。鏡檢瘧原蟲時,大部分為裂殖體和環狀體。

(3)發熱期:一般持續3~4h,頭痛加劇,體溫高者可超過40℃。多次復發的病人,可只定時出現微寒和低熱、或頭暈、頭痛,肌肉關節痠痛和三叉神經痛而無明顯的高熱。發熱期所見的原蟲以小滋養體為主。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內體溫迅速恢復正常,上述各種症狀逐漸消失。

(5)間歇期:係指前後兩次發作的間隔時間。時間長短取決於蟲種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間歇期而言,惡性瘧病例很不規則,短僅數小時,長達24~48h,間日瘧和卵形瘧約為48h,三日瘧為72h。鏡檢所見原蟲除惡性瘧外,以大滋養體為主。

(6)潛隱期和復發:間日瘧和卵形瘧還有潛隱期和復發;惡性瘧和三日瘧只有復燃,沒有復發。初發與復發以及前後兩次復發間隔的時間,分別稱為第1和第2潛隱期。未經足量高效血內裂殖體殺滅藥治療後所見的類似情況,統稱復燃。各種瘧疾的臨床表現如下。①間日瘧:間日瘧多有前驅期。臨床急性發作以體溫超過38℃為準,發熱始於中午前後和晚上9點以前,偶見於深夜。開始一、二次症狀較輕,熱度較低,隨後日益加重。間日瘧發作中常見單純皰疹,多見於口脣周圍,也可延及鼻和兩耳,偶見於肛門周圍和外陰部。間日瘧預後良好,早年有良性瘧之稱;②惡性瘧:潛伏期6~27天,平均11天,多突然發病,無寒戰,僅有畏寒感。高熱者多見,常伴有頭痛、全身痠痛、噁心、嘔吐、貧血等。出汗期不明顯。熱型複雜,有的像間日瘧,隔天發作1次,與48h為一惡性瘧紅內期裂體增殖週期相符;有的每天發熱,熱型呈間歇型、弛張型或不規則型;有的持續高熱,發熱期往往長達20~36h;前後兩次發作的間歇期極短,致使體溫曲線呈“M”型。惡性瘧用高效裂殖體殺滅藥足量治療後,即可根治。若能及時治療,多數病例預後良好;③卵形症:臨床症狀與間日瘧相似。多數在下午5點以後或晚上發作。症狀較輕,無明顯寒戰,發作次數一般在6次以內,易自愈,遠期復發少,常見無症狀的帶蟲者。半數以上病例一開始就呈典型的間日熱型,熱度較低;④三日瘧:潛伏期18~35天,平均28天。通常無前驅期,發作前3~4天有疲倦、肌肉關節痠痛、寒冷感及頭痛,往往不易覺察而被忽視。多在午後發病,亦可見於中午時分。發冷、發熱和出汗三個時期較明顯,因退熱太快,有虛脫的可能。由於三日瘧原蟲的發育同步性較強,每72h為一發作週期亦較規則。三日瘧無復發,足量氯喹和奎寧均能予以根治。

2.凶險型瘧疾主要見於惡性瘧。其他三種瘧疾極少見到凶險型。

(1)腦型:多見於無免疫力而又未及時治療者。臨床上分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級。

(2)超高熱型:以起病較急、體溫迅速上升至41℃以上並持續不退為特點。

(3)厥冷型:病人軟弱無力,皮膚溼冷、蒼白或輕度發紺,可有陣發性上腹劇痛,常伴有頑固性嘔吐或水樣便,很快虛脫以至昏迷,多因循環衰竭而死亡。

(4)胃腸型:有明顯腹痛、腹瀉和裡急後重感。本型是凶險型中預後較好、病死率較低一型。

診斷

人體四種瘧疾在臨床表現、病程經過、對藥物反應等方面有許多共同性,又各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診斷上應明確患者的瘧疾種類。

1.臨床診斷要點①多數病例在發熱前有時間長短不一的寒戰或畏寒;②體溫在短時間......

瘧疾是什麼病會傳染嗎

嚴格的講,瘧疾應該屬於傳染病。瘧疾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蚊子。如果在你的居住範圍內,發現有瘧疾疾病的患者,那麼你應該注意防蚊子叮咬。但是瘧疾分三種:一為間日瘧疾,二為惡性瘧疾,三是腦虐!他們之間只有間日瘧疾有潛伏期,但是可以完全根治,現在我國的瘧疾病原大多是外來人口所攜帶。所以說瘧疾的傳染是有可能的!只要注意防範就沒事的!

瘧疾發熱為什麼出現間隙?一日瘧,二日瘧,三日瘧發熱機理是什麼

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在人體血液內所引起的傳染玻通過蚊子叮咬吸血時傳播,多見於夏秋季節。 瘧疾可分為間日瘧、三日瘧和惡性瘧。病人大多數發冷發抖,繼而出現高熱、面色潮紅、頭痛、口渴、全身痠痛。接著就是全身大汗、體溫很快降至正常。如此症...5640

瘧疾有哪兩種種類分別是 和。

瘧原蟲寄生於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經瘧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瘧原蟲分別引起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圓瘧。本病主要表現為週期性規律發作,全身發冷、發熱、多汗,長期多次發作後,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 baike.baidu.com/view/993.htm

瘧疾的臨床表現是

潛伏期 從人體感染瘧原蟲到發病(口腔溫度超過37.8℃),稱潛伏期。潛伏期包括整個紅外期和紅內期的第一個繁殖週期。一般間日瘧、卵形瘧14天,惡性瘧12天,三日瘧30天。感染原蟲量、株的不一,人體免疫力的差異,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潛伏期。溫帶地區有所謂長潛伏期蟲株,可長達8~14個月。輸血感染潛伏期7~10天。胎傳瘧疾,潛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過預防藥的人,潛伏期可延長。

(一)間日瘧(tertian malaria)多急起,復發者尤然。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驅症狀,如乏力、倦怠、打呵欠;頭痛,四肢痠痛;食慾不振,腹部不適或腹瀉;不規則低熱。一般持續2~3天,長者一週。隨後轉為典型發作。分為三期。

1.發冷期 驟感畏寒,先為四肢末端發涼,迅覺背部、全身發冷。皮膚起雞皮疙瘩,口脣,指甲發紺,顏面蒼白,全身肌肉關節痠痛。進而全身發抖,牙齒打顫,有的人蓋幾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續約10分鐘,乃至一小時許,寒戰自然停止,體溫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2.發熱期冷感消失以後,面色轉紅,紫紺消失,體溫迅速上升,通常發冷越顯著,則體溫就愈高,可達40℃以上。高熱患者痛苦難忍。有的輾轉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譫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劇烈頭痛.頑固嘔吐。患者面赤.氣促;結膜充血;皮灼熱而乾燥;脈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訴說心悸,口喝,欲冷飲。持續2-6小時,個別達10餘小時。發作數次後脣鼻常見皰疹。

3.出汗期 高熱後期,顏面手心微汗,隨後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溼透,約2~3小時體溫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覺舒適,但十分睏倦,常安然入睡。一覺醒來,精神輕快,食慾恢復,又可照常工作。此刻進入間歇期。

整個發作過程約6~12小時,典型者間歇48小時又重複上述過程。一般發作5~10次,因體內產生免疫力而自然終止。

多數病例早期發熱不規律,可能系血內有幾批先後發育成熟的瘧原蟲所致。部分病人在幾次發作後,由於某些批瘧原蟲被自然淘汰而變得同步。

數次發作以後患者常有體弱,貧血,肝脾腫大。發作次數愈多,脾大,貧血愈著。由於免疫力的差異或治療的不徹底,有的病人可成慢性。

(二)三日瘧(quartan malaria)發作與間日瘧相似,但為三日發作一次,發作多在早晨,持續4~6小時。脾大貧血較輕,但複發率高,且常有蛋白尿,尤其兒童感染,可形成瘧疾腎病。三日瘧易混合感染,此刻病情重很難自愈。

(三)卵形瘧(ovale malaria) 與間日瘧相似,我國僅雲南及海南有個別報道。

(四)惡性瘧(subtertian malaria) 起病緩急不一,臨床表現多變,其特點:①起病後多數僅有冷感而無寒戰;②體溫高,熱型不規則。初起進常呈間歇發熱,或不規則,後期持續高熱,長達20餘小時,甚至一次剛結束,接著另一次又發作,不能完全退熱;③退熱出汗不明顯或不出汗;④脾大、貧血嚴重;⑤可致凶險發作;⑥前驅期血中即可檢出瘧原蟲;無復發。

(五)凶險型瘧疾 88.3~100%由惡性瘧疾引起,偶可因間日瘧或三日瘧發生。在暴發流行時5歲以下的幼兒,外來無免疫力的人群發生率可成20倍的增長;即便當地人群,治療不及時也可發生。臨床上可觀察患者原蟲數量作為監測項目,若厚片每視野達300~500個原蟲,就可能發生;如每視野600個以上則極易發生。臨床上主要有下列幾種類型。

1.腦型 最常見。其特點:①常在一般寒熱發作2~5天后出現,少數突然暈倒起病;②劇烈頭痛,噁心嘔吐;③意識障礙,可煩燥不安,進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

什麼是瘧疾病

瘧疾(Malaria)經按蚊叮咬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臨床以週期性寒戰、發熱、頭痛、出汗和貧血、脾腫大為特徵。兒童發病率高,大都於夏秋季節流行。瘧原蟲寄生於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經瘧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瘧原蟲分別引起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圓弗。本病主要表現為週期性規律發作,全身發冷、發熱、多汗,長期多次發作後,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寄生蟲病,於夏秋季發病較多。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並且容易流行。

【症狀】

典型的瘧疾多呈週期性發作,表現為間歇性寒熱發作。一般在發作時先有明顯的寒戰,全身發抖,面色蒼白,口脣發紺,寒戰持續約10分鐘至2小時,接著體溫迅速上升,常達40℃或更高,面色潮紅,皮膚乾熱,煩躁不安,高熱持續約2~6小時後,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後體溫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經過一段間歇期後,又開始重複上述間歇性定時寒戰、高熱發作。

嬰幼兒瘧疾發熱多不規則,可表現為持續高熱或體溫忽高忽低,在發熱前可以沒有寒戰表現,或僅有四肢發涼、面色蒼白等症狀。嬰幼兒瘧疾高熱時往往容易發生驚厥。

治療瘧疾應採用抗瘧原蟲藥物,如氯喹、奎寧、青蒿素等。

瘧疾仍然是當今人類的最大殺手之一。“瘧疾”一詞在拉丁語中的含義是“壞的空氣”,甚至古羅馬人就意識到應避開某些沼澤地區的瘴氣。但是,瘧疾並不是由帶病菌的空氣、而是由不流動的水中所繁殖的蚊子造成的,正如羅納德·羅斯在1892年懷疑的那樣。

在瘧疾患者體內發現了一種大小如紅細胞的寄生蟲。它是如何侵入人體的?羅斯設法 追蹤這種寄生蟲的生活史。它先存在於蚊子的胃內。在那兒繁殖後,這的幼蟲侵入蚊子的唾液腺內。當蚊子叮人時,唾液中的寄生蟲隨之進入人體的血液中。幾周之後,被感染的人就會出現瘧疾特有的發熱和寒戰而病倒。這種發熱呈一過性,並且反覆發作。

羅斯的研究並沒有治癒瘧疾。一旦找到瘧疾的病因,人們就能夠設法消滅在沼澤裡繁殖的蚊子。

只有雌性蚊子才叮人吸血,用來使這的卵健全成長。所以,只有雌性蚊子才會傳播瘧疾。

瘧疾現在幾乎已經在城市和城鎮內絕跡的,但仍然流行於許多農村地區,特別是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地區的農村。

奎寧是最古老的治療瘧疾的藥物。作為唯一有效的藥物,它一直使用了300年。預防仍然是對付瘧疾最好武器。如今在瘧疾流行的地區旅遊,當有蚊子出沒時,人們應該服用抗瘧藥,並使驅蚊劑來避免蚊子的叮咬。

瘧疾(malaria)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蚊叮咬傳播的汙染病。臨床上以週期性定時性發作的寒戰、高熱、出汗退熱,以及貧血和脾大為特點。因原蟲株、感染程度、免疫狀況和機體反應性等差異,臨床症狀和發作規律表現不一。

瘧疾的典型臨床表現有哪些

1.潛伏期

從人體感染瘧原蟲到發病(口腔溫度超過37.8℃),稱潛伏期。潛伏期包括整個紅外期和紅內期的第一個繁殖週期。一般間日瘧、卵形瘧14天,惡性瘧12天,三日瘧30天。感染原蟲量、株的不一,人體免疫力的差異,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潛伏期。溫帶地區有所謂長潛伏期蟲株,可長達8~14個月。輸血感染潛伏期7~10天。胎傳瘧疾,潛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過預防藥的人,潛伏期可延長。

2.發冷期

驟感畏寒,先為四肢末端發涼,迅覺背部、全身發冷。皮膚起雞皮疙瘩,口脣,指甲發紺,顏面蒼白,全身肌肉關節痠痛。進而全身發抖,牙齒打顫,有的人蓋幾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續約10分鐘,乃至一小時許,寒戰自然停止,體溫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發熱期

冷感消失以後,面色轉紅,發紺消失,體溫迅速上升,通常發冷越顯著,則體溫就愈高,可達40℃以上。高熱患者痛苦難忍。有的輾轉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譫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劇烈頭痛、頑固嘔吐。患者面赤、氣促;結膜充血;皮灼熱而乾燥;脈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訴說心悸,口渴,欲冷飲。持續2~6小時,個別達10餘小時。發作數次後脣鼻常見皰疹。

4.出汗期

高熱後期,顏面手心微汗,隨後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溼透,2~3小時體溫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覺舒適,但十分睏倦,常安然入睡。一覺醒來,精神輕快,食慾恢復,又可照常工作。此刻進入間歇期。

以上回答參考百度百科!希望對你有幫助,瘧疾類藥品,這裡都有。

相關問題答案
瘧疾主要表現為什麼?
金融抑制的最主要表現是什麼 ?
意識的能動性主要表現?
入黨的主要表現怎麼寫?
水滸傳表現了什麼主題?
霸權主義的主要表現是?
主要表現怎麼寫?
公務員主要表現怎麼寫?
《十萬個為什麼》書籍主要內容是什麼?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角保爾為什麼要去修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