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教學設計怎麼寫?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如何進行英語教學設計

一、問題的提出

課堂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在主要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教學,以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地認識自我,積極發展主動性,毫無疑問,課堂所設計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是最關鍵的。

所謂以學生為主體,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出現,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zgong到教學活動中去,並充當課堂的主角。因此,調動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建設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顯得非常的重要。

二、1.導入環節。

導入要和後面的內容相關,導入要儘可能的直截了當。比如要導入萬聖節,讓同學說一說你知道的西方的各種各樣的節日,那麼十月份節日呢,這樣有的學生知道,有的學生不知道,這樣就進入了這個題目了。採用熱身活動,如一些chants,songs和TPR,比較符合小學生的生理特點,他們對這種活動比較感興趣。因為作為熱身,就是為了一個準備,所以在熱身過程中,要把握住時間,時間不能很長。要為後面的教學服務,不能和後面的教學無關。

2.呈現環節。

教學內容的呈現可以從局部到整體,也可以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這種方式,是我們熟悉的,也是我們常用的。但後者更合理。因為學習語言首先要接觸、感受、理解語言,而接觸、理解、感受,而不是支離破碎的去接受那些單獨的一些現象。就是他在相對真實完整的語境下,學習語言的時候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如果從一個完整的語篇中把某些詞或者句型拿出來單獨去念的話,學生可能就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有的雖然懂得這個意思,他可能再繼續問,我為什麼學這句話?這句話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他們可能會有些疑問。當然孩子們可能課堂上不一定問老師這些問題,但是從認知的角度的話,他心理我估計是應該有這種困惑的。所以,在實踐中可以嘗試使用兩種方法。

三、創設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和氛圍

活動要指令清楚。學生的活動是聽老師指揮的,指令學生聽不明白,學生活動就會出錯,或偏離老師的目的。如我們觀看的一個案例中,老師讓學生去做Turn left.這樣的一個動作。老師用長段的英文去解釋,發指令,孩子們聽完之後呢,僅僅的跟著老師做了Turn left. 而沒有做動作。接下來老師繼續用英文解釋,這次孩子們似乎聽懂了,這時候孩子們做了Turn left.的動作,但是同時也做了Go straight on.的動作。反覆兩次這樣的出錯,主要原因是指令不清楚,學生並不知道老師要他們幹什麼,所以學生就反覆出錯了。所以,老師應該儘量用學生能夠聽的懂的語言進行交流。

設計教學活動要為教學目標服務。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主題,課堂上的所有的活動都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定的。因此我們在設計課堂活動的時候,要時時不忘這個活動的目的是什麼?是為實現哪一個教學目標而設計的?儘量少設計一些與教學目標無關的課堂活動。

課堂教學活動要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活動有趣,學生才樂於參與,才有積極性,才會有效果。我們看的很多課例中,教學活動都體現了這一點,如讓學生做遊戲,唱歌謠,畫自己設計的圖畫等活動,都很有趣,學生在活動中興趣很高,積極參與,效果很好。也做到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課堂教學活動不能太亂。課堂教學活動是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服務的,合適的教學活動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調整課堂氣氛,增強教學的效果。但如果只為讓學生高興,只為使課堂氣氛活躍而設計的活動往往會沖淡教學目標,哈哈一笑之後什麼也沒有學到,也會使學生走向學習的誤區。沒有起到提高成績的效果。

四、把握好課堂講解的度

在課堂上,教師要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把握好教學......

英語課教案教學目標怎麼寫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鉅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儘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高中英語一節課的教學設計怎麼寫

1.教學目標;2教學重點、難點;3教具;4教法、學法;5教學過程;6板書設計;7教後記,

在前面也可加上教學內容,學情分析等。重點是2--6。

初中英語教案中的設計思想怎麼寫

任務型聽說課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步驟一:熱身準備,激活學生已有知識(1~4分鐘)

目的:讓學生進入上課狀態,教師導入教學內容,學生聽老師介紹,瞭解任務。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識,準備學習新知識,並激活學習新知識的興趣,以便完成任務。

步驟二:導入新語言項目(3分鐘左右)

目的:教師通過一定的場景導入新語言結構,同時呈現其用法,學生通過真實生活場景接觸、理解新語言項目。

步驟三:感受詞語(8分鐘左右)

目的:學生在教材內容刺激下激活已有的詞語運用,並學習新詞語,形成新的詞語運用能力,能準確理解並運用所學新詞語的大部分內容。

步驟三:呈現課外、學習課文(10分鐘左右)

目的:學生進行聽力活動、跟讀、朗讀等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課文,體會和理解語法、重要句型。學生經過學習能夠掌握課文。

步驟四:總結髮現語法規律(3分鐘左右)

目的: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語法現象。

步驟五:實踐操練語法項目(5分鐘左右)

目的:教師通過練習和例句,讓學生理解語法項目更廣泛的用法,同時鞏固所學新語法,提高運用新語法的準確性。

步驟六:運用新語言完成任務(10分鐘左右)

目的:學生通過小組活動等形式完成任務,體驗新學知識的真實運用形態,形成在所給語境中運用新語言的能力。

步驟七:佈置作業(1分鐘) 而教學思路只是老師上課的流程想法。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生特徵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為二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會熟練使用電腦,能根 據教師的指令找到資源的位置。本班學生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本課是先鋒英語Unit3 Who’s that?的擴展單元,本課的句型Where are you doing?.在原來課上時用過,大部分學生會說。但在一個情景下恰當的應用所學的句型還需有待提高,還不能準確應用本課故事中的語句。

2、學習策略:

(1) 本課通過兩兩說、小組說、及對話等形式,不但鼓勵學生多說

、多練、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鼓勵學生運用語言並表達 成段。

(2) 通過韻文、歌曲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英語學習的興趣,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

(3) 教師的示範作用要到位及時,培養學生的識讀的能力和學生的發散思維。

3、學習資源:

(1) 本節課是英語教師和學生在多媒體網絡課室中完成;

(2)專門為本單元製作的網絡資源;

(3) 單詞卡片;

(4) 資源平臺。

小學英語課程教學設計的內容是什麼

既然是考試題,多上百度搜搜,多翻翻書籍,最好是制定參考書籍。

兩節課的英語教案怎麼寫

English teaching format for two classes/

小學四年級下英語教學設計意圖怎麼寫

1.鑽研大綱、教材,確定教學目的

在鑽研大綱、教材的基礎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廣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目的一般應包括知識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課時教學目的要訂得具體、明確、便於執行和檢查.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制定教學目的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內容、學生素質、教學手段等實際情況為出發點,考慮其可能性.

2.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在鑽研整個教材的基礎上,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及重點和難點.所謂重點,是指關鍵性的知識,學生理解了它,其它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說教材重點才重要,其它知識就不重要.所謂難點是相對的,是指學生常常容易誤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難點.寫教案時,主要考慮這樣幾類知識常常是學習的難點:①概念抽象學生又缺乏感性認識的知識.②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遷移.③現象複雜、文字概括性強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闡述的知識.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識.⑥數學知識運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難的知識.

3.組織教材,選擇教法

根據教學原則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校設備條件來組織教材考慮教法,初步構思整個教學過程.教材的組織是多種多樣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組織結構.但不論是那一種結構都必須圍繞中心內容,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繫貫穿重點,確定講解的層次和步驟.同時,在選擇教法上,還必須充分重視考慮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4.設計數學程序及時間安排

對於上課時如何複習舊知識引入新課題;新授課的內容如何展開;強調哪些重點內容;如何講解難點;最後的鞏固小結應如何進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時間問題,都應在編寫教案前給予充分的考慮.

5.設計好板書、板畫

板書、板畫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編寫教案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板書的設計可以從鑽研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入手,也可以從分析學生的認知規律入手.

相關問題答案
英語課教學設計怎麼寫?
語文教學設計怎麼寫 ?
歷史教學設計怎麼寫?
數學教學設計怎麼寫?
五年級教學設想怎麼寫?
語文教學提綱怎麼寫?
英語教學方法怎麼寫?
英語課教學方法有哪些?
英語教學思想怎麼寫?
教案板書設計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