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敏性體質到底該怎麼辦 ?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孩子過敏性體質到底該怎麼辦

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近30年來,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增加了3倍,涉及全球22%的人口。在中國,受過敏威脅最大的是嬰幼兒群 體,目前有1/5的寶寶正遭到過敏困擾。近日,《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免疫科主任、中國免疫學會理事陳同辛教授和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王山米教授,專家指出,對抗過敏,正確預防和護理是關鍵,隨著年齡增長,寶寶過敏會在不同階段呈現不同症狀,護理方法也有所差異。

0~6個月:對於新生兒來說,由於和外界接觸較少,飲食單一,加上胃腸道和免疫發育不完善,因此最容易發生牛奶蛋白過敏。研究顯示,約5%~15%的新生兒存在疑似牛奶蛋白過敏症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寶寶喝奶後消化不良、腹痛、腹瀉以及溼疹等。

預防和護理:首先在分娩方式上要儘量選擇順產。研究顯示,剖宮產會使嬰幼兒過敏風險增加3倍,而順產有利於寶寶腸道和全身免疫系統的建立和成熟。其次, 純母乳餵養4~6個月可有效減少寶寶過敏,哺乳期的母親或嬰兒新增康敏元抗過敏乳酸菌,也能起到預防過敏的功效。最後,如果母乳不足,對高危過敏新生兒(父母有過敏疾 病、剖宮產嬰兒等),最好選擇適度水解的配方奶粉,以降低寶寶牛奶蛋白過敏的風險。

6個月~2歲:寶寶新增輔食後,很容易出現食物過敏。主要表現為嚴重的溼疹、蕁麻疹、哮喘、噁心、嘔吐、體重下降等。常見的易導致寶寶過敏的食物有大豆、小麥、花生、雞蛋以及魚蝦等。

預防和護理:新增輔食最好在6個月後,遵循“少量新增,每次新增一種”的原則,如果有過敏症狀要及時停食。多給孩子吃新鮮蔬菜、水果和綠色食品。溼疹寶 寶平時應穿寬鬆的棉質衣服,新衣服應洗過再穿,洗澡後應立即塗上無刺激的護膚霜。必要時可以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並對症治療。

食物過敏的患兒在腸道形態學上可能無改變,但腸道通透性卻是增強的,給寶寶補充抗過敏乳酸菌(中文名:康敏元益生菌)是利用對人體無害的益生菌其中包含專利抗過敏乳酸菌菌種:唾液乳桿菌PM-A0006、格氏乳桿菌PM-A0005、約氏乳桿菌PM-A0009以及副乾酪乳桿菌LP等抗過敏益生菌,能夠有效的刺激免疫細胞產生INF、IL-10等細胞激素,使TH1型免疫系統發育完善。抗過敏益生菌作為一種腸道共生菌,可通過調節菌群比例,增強腸道屏障功能,減少炎症介質的釋放,抑制外周血TH2型細胞上揚,誘導口服耐受等從多方面預防和治療食物過敏,目前研究表明,過敏兒童和健康兒童之間的腸道微生態環境也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可持續2年以上。

3歲~7歲:臨床統計顯示,超過80%的兒童哮喘由於過敏引發,近1/2的哮喘兒童在3歲前就出現咳、喘、呼吸困難等症狀。其中過敏性咳嗽是哮喘的變異,表現為慢性咳嗽,常被家長認為是呼吸道感染。

預防和護理:父母不要過度使用消毒劑、除菌劑,太“愛乾淨”可能使寶寶缺乏與微生物的接觸,抑制其免疫系統發育,引發過敏。減少接觸花粉、毛絨玩具、動 物皮毛等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對於需長期吸入激素或長效腎上腺素激動劑的寶寶,應該在家中配備峰流速儀,早晚測定肺功能,並記錄哮喘日記,以及時調整藥物 劑量。過敏性咳嗽和過敏性哮喘的患兒,有必要堅持補充抗過敏乳酸菌康敏元幫助調整過敏體質,平衡TH1/TH2免疫功能,可以控制發病。

7歲以後:7歲後的過敏症狀主要表現為過敏性鼻炎,這可能會一直持續到成年。過敏性鼻炎分為季節性和常年性兩種。春天最多見的鼻炎就是季節性鼻炎,大多與花粉等吸入性過敏原有關。患病寶寶可表現為經常揉搓鼻子,流清涕和打噴嚏,......

孩子怎樣改善過敏體質

過敏的基本原理

我們將體內免疫,分為用於抵抗細胞內病毒和細菌的Thl細胞免疫和抵抗細胞外異物(如花粉)的Th2體液免疫兩種。

過敏就相當於Th2過激的與過敏源抗衡。健康的時候Th1/Th2保持平衡,一旦Th1/Th2失去平衡,Th2過重,Th1就相對過輕,這種模式一旦成為固定模式,患兒就稱為過敏體質兒。

寶寶為什麼是易過敏人群?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胚胎在子宮內發育和新生兒所產生的免疫應答,主要是Th2型體液免疫應答。所以,新生兒這一人群本身的特點,註定其容易過敏!

阻止過敏的最佳時機

值得注意的是,嬰幼兒時期是Th1/Th2逐漸平衡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如果由於護理不當或長時間處於過敏反應下,Th2型細胞因子分泌增加使機體的免疫調節紊亂,最終導致過敏性疾病的發生,並形成終身的Th2過激模式,就會成為過敏體質兒。所以,預防和治療過敏,應該抓住嬰幼兒的這個重要的體質形成期,給與正確的干預,並且越早越好!

寶寶過敏五大常見症狀

面板癢、出疹子

有些寶寶在吃下某些食物,如:喝牛奶、吃蛋、花生、或海鮮類(如蝦,

蟹)等食品後,孩子的身體會出現面板劇癢、出疹子,甚至有些孩子還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時,家長必須考慮有食物過敏的可能性,尤其是症狀反覆出現於吃下某些食物時,更應想到食物過敏的可能。

同樣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服用某些藥物後。

異位性面板炎(或稱奶癬)

異位性面板炎與先天性過敏體質關係密切,是一種發生於面板上的慢性搔癢性疾病,好發於過敏病史家族中,而這些寶寶也常帶有其它的過敏性疾病。

哮鳴性咳嗽

有哮喘病的寶寶常在幼年時呼吸道感染後就會出現咳嗽、呼吸急促困難、呼吸氣時帶有哮鳴聲的症狀。由於寶寶氣管管徑狹小,病毒侵犯幼兒細小支氣管時,會造成氣管黏膜發炎、水腫、痰液分泌物增加,阻塞呼吸道的通暢,引起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喘氣、咳嗽、吸氣時胸部肌肉凹陷、吐氣時有哮鳴聲。

經常性的流鼻水、鼻塞、揉鼻子、揉眼睛

到了天氣變化較大的季節,尤其是春秋兩季,過敏體質的寶寶常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揉鼻子等症狀,並且往往容易復發。許多家長誤以為是不易醫好的“感冒”,其實,這也是過敏這個元凶作怪。

如果寶寶的“感冒”久未好轉或反覆,其父母就應考慮有過敏的可能。

與呼吸道過敏有關的疾病

有些疾病本身與過敏的關係雖然不是很強,但是卻與過敏有著某些牽連,如:中耳炎、鼻竇炎(流黃濃鼻涕、久咳)、哮吼(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咳嗽聲如狗吠)、肺炎等。這是因為呼吸道的結構互相交通,因此有過敏體質的人(如:氣喘、過敏性鼻炎),其主要過敏器官周圍的其它器官常常也會連帶受到影響。

專家訪談

秦豔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擅長新生兒疾病診治,兒內科疾病診治(免疫,如過敏等)。

專家訪談記錄:寶寶過敏怎麼辦?<<

厭食,可能是寶寶食物過敏

寶寶不吃飯,可能是過敏

當寶寶不吃飯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對某種食物的過敏,而不是任性。食物過敏性的厭食寶寶,在進食致敏食物後並無面板潮紅、斑疹等典型過敏症狀,但是卻有胃腸不適等表現。

家長如果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而繼續誘食、迫食,會加重寶寶過敏反應,導致見到其他相近食物也拒食,造成惡性迴圈。

如何判斷寶寶對什麼食物過敏

嬰兒在嘗試新食物時,容易發生過敏,表現為出疹或腹瀉。所以,給嬰兒新增新食物時,應先新增單一食品,量不要多,觀察24小時,如沒有過敏現象,說明該食物沒有問題。......

小孩過敏怎麼辦 有何妙招

一般是將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和過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發病原因的人,稱之為“過敏體質”。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可發生各種不同的過敏反應及過敏性疾病,如有的患溼疹、蕁麻疹、有的患過敏性哮喘,有的則對某些藥物特別敏感,可發生藥物性皮炎,甚至剝脫性皮炎。但是偶而對某種已知因素髮生高反應性,不能稱作“過敏體質

過敏體質人群常見的食物過敏症狀如下:呼吸系統出現鼻炎、氣喘、咳嗽症狀;眼睛瘙癢或紅腫;面板出現風塊疹、溼疹、血管水腫、紅斑、瘙癢現象;消化系統則可能產生腹痛、噁心、嘔吐、腹瀉、消化道出血、口咽部瘙癢有異物感等不適。

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有:牛奶、黃豆、花生、蛋和魚、核果類、甲殼類海鮮(如蝦蟹)、麵粉等。現代食品工業發達,也有一些人因為食品新增劑而過敏,例如色素、抗氧化劑、防腐劑等。這類含有新增劑的食物,如蜜餞、金針和一些糖果,過敏患者還是少吃為妙,以免誘發哮喘。此外,有些食物不一定要食用,即使只有接觸,也可能造成皮膚髮癢、紅腫的過敏反應,例如香蕉、酪梨、奇異果、栗子、木瓜等。

避免過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遠離過敏原。

小孩過敏性體質怎麼辦

國家專利抗過敏調整過敏體質有抗過敏乳酸菌康敏元,堅持補充可改善小兒過敏體質,減少過敏性疾病發生

相關問題答案
怎麼改變過敏性體質?
過敏性體質如何調理?
過敏性體質怎麼治療?
過敏性體質怎麼改善?
如何改善過敏性體質?
過敏性體質怎麼辦?
汽車傷到底漆怎麼辦?
到底該怎麼減肥?
營業期限到期該怎麼辦?
孩子過敏體質怎麼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