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架立筋是什麼意思? ?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施工架立筋是什麼意思?

架立筋是為了保證樑鋼筋成籠狀而設的,在要求上是構造配筋,在實際中,這個架立鋼筋大多是參與樑上部抗負彎矩的,也有的就是純架立鋼筋,其表示方法為2種,1是弗4肢箍樑中的表示為 2根18的+(2根12的),這時,2根12的是在樑中間的1/3段,與樑的負彎矩鋼筋搭接150,2根18的通長設

還有就是在2肢箍樑中的表示為 2根18(2跟12的),這時,樑的上部是沒有慣通鋼筋的,要求同上 ,這2個18的就是樑的負彎矩鋼筋,長度1側為樑的淨長的1/3

拉筋和架立筋是不是一個意思

對於柱,拉筋算單肢箍,對於樑,拉筋只是保證腰筋位置的構造鋼筋,方向不同,怎麼算得上單功箍呢?固定模板的應該是拉桿,拉桿不是工程圖紙上的,是施工材料,可以重複使用,牆的止水拉桿無法取出的就算消耗材。。

架立筋的作用是什麼?

架立筋是指樑內起架立作用的鋼筋,從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當樑上部縱筋的根數少於箍筋上部的轉角數目時使箍筋的角部沒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將箍筋架立起來的縱向構造鋼筋.

簡支板是什麼板,架立筋是什麼意思?

簡支樑、簡支板等等,這是建築結構上多說的一種專業術語。其實要想理解起來很簡單:

簡支板就是用最簡單的支承方式,將板擱置在兩端支承點、支承樑、或支承牆上的板。

架立筋,也是建築結構上的專業術語,其意思也很簡單:

假如一塊板,板內配置的鋼筋是上下兩層的,底下的一層可以直接放在模板上,鋼筋與模板之間用一些小墊塊墊一下就行了。那上面的一層鋼筋怎麼弄?上面的一層鋼筋就要用一些小短鋼筋來進行支撐,這些起支撐作用的鋼筋就是架立鋼筋,簡稱架立筋。

架立筋一般在比較厚大的基礎底板、體形較大的樑中用得較為普遍。

普通的樓層樑板上所用的架立筋,一般都用得都比較小。

架立筋與上部筋有什麼區別

1)根據平法施工表示方法,以前的架立筋與現在的架立筋,其意義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以前的架立筋是指樑的上部縱筋,現在的架立筋是指樑的上部中間連線負彎矩筋的連線筋,在複合箍筋的內上角處,其非抗震搭接長度為 150mm。2)架立筋是指樑內起架立作用的鋼筋,從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當樑上部縱筋的根數少於箍筋上部的轉角數目時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將箍筋架立起來的縱向構造鋼筋。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02規定:樑內架立鋼筋的直徑,當樑的跨度小於4m時,不宜小於8mm;當樑的跨度為4-6m時,不宜小於10mm;當樑的跨度大於6m時,不宜小於12mm。平法制圖規則規定:架立筋注寫在括號內,以示與受力筋的區別。3)架立筋是構造要求的非受力鋼筋,一般佈置在樑的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當樑的支座處上部有負彎矩鋼筋時,架力筋可只佈置在樑上的跨中部分,兩端與負彎矩鋼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時也要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並應綁紮。架力筋也有貫通的,如規範中規定在樑上部兩側的架力筋必須是貫通的,此時的架力筋在支座處也可承擔一部份負彎矩。如果在樑的上下都有通長的鋼筋,一般在樑上(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的是架力筋,在樑下的是都受力鋼筋。4)上部筋一般指上部受力鋼筋,既受力,也起骨架作用。有時從概念上分析,上部筋也包含受力筋和架立筋

在平面鋼筋施工中,架立筋是什麼意思?

架立筋:指作用為把其它鋼筋架立(架起來讓鋼筋可以立起來)起來的鋼筋,一般在樑內麵筋,當位於樑的上部二角的主筋不通長時,就會有架立筋,用架立筋把不通長的二根上部角筋連線起來,以使得箍筋能正常的設定與綁紮。

由一般樑的上部主筋受力位置在兩個端部,在中間位置並無結構受力,所以很多時候設計時僅在樑兩端設定上部主筋(伸至1/3樑跨度處),樑段中間無上部主筋,這時就會設定架立筋把這二根鋼筋連線。

架立筋的直徑規格不大,一般為12或14,架立筋的連線長度也不用象常規受力筋,綁紮搭接長度只要不小於200mm就可。

施工圖中什麼是架立筋?

架立鋼筋設定在樑的受壓區,用來固定箍筋和形成鋼筋骨架。如受壓區配有縱向受壓鋼筋時,則可不再配置架立鋼筋。架立鋼筋的直徑與樑的跨度有關。

注意事項

一般的說,架立筋是樑矗用來架立箍筋的,出現在四肢箍以上的樑,就是兩邊的筋是通過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們說的 挑筋),如果沒有架立筋的話,中部的那肢箍筋沒法綁了,所以出現了架立筋。 也可以說不受力的角筋是架力筋。 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02規定:樑內架立鋼筋的直徑,當樑的跨度小於4m時,不宜小於8mm;當樑的跨度為4-6m時,不宜小於10mm;當樑的跨度大於6m時,不宜小於12mm。

鋼筋中什麼叫架立筋帶圖

就是樑箍筋為多肢箍時需要把箍筋架立起來的鋼筋,03G101-1中梁平法上第24頁有詳細規定。

架立筋與上部筋有什麼區別?

1)根據平法施工表示方法,以前的架立筋與現在的架立筋,其意義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以前的架立筋是指樑的上部縱筋,現在的架立筋是指樑的上部中間連線負彎矩筋的連線筋,在複合箍筋的內上角處,其非抗震搭接長度為 150mm。2)架立筋是指樑內起架立作用的鋼筋,從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當樑上部縱筋的根數少於箍筋上部的轉角數目時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將箍筋架立起來的縱向構造鋼筋。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02規定:樑內架立鋼筋的直徑,當樑的跨度小於4m時,不宜小於8mm;當樑的跨度為4-6m時,不宜小於10mm;當樑的跨度大於6m時,不宜小於12mm。平法制圖規則規定:架立筋注寫在括號內,以示與受力筋的區別。3)架立筋是構造要求的非受力鋼筋,一般佈置在樑的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當樑的支座處上部有負彎矩鋼筋時,架力筋可只佈置在樑上的跨中部分,兩端與負彎矩鋼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時也要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並應綁紮。架力筋也有貫通的,如規範中規定在樑上部兩側的架力筋必須是貫通的,此時的架力筋在支座處也可承擔一部份負彎矩。如果在樑的上下都有通長的鋼筋,一般在樑上(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的是架力筋,在樑下的是都受力鋼筋。4)上部筋一般指上部受力鋼筋,既受力,也起骨架作用。有時從概念上分析,上部筋也包含受力筋和架立筋

什麼是架立筋?通長筋與架立筋的區別?

1、 樑往往並非一跨,而是多跨.貫通筋就是通長筋,一直穿過多跨.中間接頭需要綁紮或機械連線,質量確有保證時也可用焊接.2、 樑的集中標註中必注貫通筋.貫通筋是縱筋,是樑最重要的受力筋.3、 樑的的支座需要附加筋和負筋,此類鋼筋往往伸入相鄰跨三分之一處截斷,不是貫通筋.4、 非貫通筋應原位標註.多數時候也是受力筋.5、 樑的箍筋為多肢,上下筋不能滿足肢數要求時,需要增加架立筋.架立筋計算時不考慮受力,僅為滿足箍筋肢數要求,保證樑的整體性,圖紙上不需要標註.6、 樑的側面有時需要增加構造筋,抗扭鋼筋等等,集中標註必注通長筋是受力鋼筋通長佈置,架立筋是為了綁紮箍筋起固定作用的鋼筋,一般架立筋用在樑上部跨中,支座彎矩大配筋多,跨中配筋少,因此支座鋼筋出了彎矩包絡圖加錨固區後可以截斷,但綁紮箍筋需要的時候用架立筋

相關問題答案
施工控制線是什麼意思?
施工圖深化是什麼意思?
施工保證金是什麼意思?
打架立案是什麼意思?
冷加工鋼筋是什麼意思?
手工點線面是什麼意思?
工作事項是什麼意思?
工程擔保是什麼意思?
工地三巡是什麼意思?
立威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