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彈性運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大家知道,習練太極拳在肌肉受力時,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伸長,但當引起伸長的外因去掉後,它就立刻恢復原狀,這是肌肉本身固有的彈性。太極拳運動就是鍛鍊和提高這種彈性。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根據人體生理學來看,肌肉的這種彈性收縮和放長能起到下列四種作用。

  ***1***可使肌肉本身的收放能力得到良好的鍛鍊,可使肌肉內密集的微血管通暢。

  ***2***可增強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刺激身體內一切生命過程。

  ***3***可增強肌肉及其它所有組織器官的氣體交換作用。

  ***4***可使身體內得到更多的氧,同時還能提高各組織器官對氧的利用率。眾所周知,太極拳不是一種單純的肢體運動,它表現在外部的是神態鼓盪,姿勢極其複雜多變,隱於內的則是神聚氣斂,以心行氣。



 

  此外,太極拳不僅內外俱練,而且還在整個身肢放長情況下進行著纏來繞去的螺旋形順逆纏絲的運動。這樣就不但使肌肉本身的彈性得到良好的鍛鍊,並且提高了血液迴圈的速度,因而就能消除因血行受滯而引起的病症。這是太極拳因肌肉彈性運動和提起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之一。

  對於防治高血壓有顯著影響,因為在肌肉的收縮放長過程中能產生三磷酸和腺苷酸等有擴張血管作用的產物。同時,在進行節節貫串的活動中,肌肉內開放的微血管的數量增加了許多倍,這樣也就擴大了血管溝通的橫截面,因此可使血壓降低。

  另外,在練拳時由於肌肉反覆放長與恢復,所以血管不易硬化。尢其是纏來繞去的螺旋運動的配合下,更能防止血管硬化。多年久練太極拳的人在練拳時會覺得背上和四肢內的血管好象擴大了,運動起來使人感到輕鬆舒適,如果隔些時間不練,就會有一種閉塞的感覺。這種現象的產生,就是由於開放的微血管數目的增減所致。

  延伸閱讀: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首先,經常打太極拳的人,較少發生脊柱老年性退行性病變,也就是脊椎骨增生或骨刺增生的較少***佔25.8%***,脊柱的活動度較好,彎腰時手指能觸到地面的佔85.7% ;而不練太極拳的人,發生脊柱退行性改變的較多***佔47.2%***,彎腰時手指能觸到地面的只佔20.6%。

  其次,經常打太極拳的老人,血壓平均值為130/80毫米汞柱,而不練太極拳的人則為154/82毫米汞柱。常打太極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發生率較低,佔37.5%,而不練太極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率佔46.6%。又比如做20次蹲下起來的運動試驗,時常打太極拳的人,反應全部正常;而不練太極拳的人,有35%表現出心臟收縮無力。

  第三,能鍛鍊神經系統,提高感官功能。由於打太極拳時,要求全神貫注,不存雜念,人的思想始終集中在動作上,故使大腦專注於指揮全身各器官系統機能的變化和協調動作,使神經系統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利於大腦充分休息,消除機體疲勞。

  第四,能增強呼吸機能,擴大肺活量。這是因為練太極拳時要求氣沉丹田,呼吸勻、細、深、長、緩,保持腹實胸寬的狀態,這對保持肺組織彈性、增強呼吸肌、改進胸廓活動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均有良好作用。

冬季練太極拳滋陰養肺
太極樁功的分類和方法
相關知識
太極拳彈性運動
陳氏太極拳圓圈運動論
太極拳健身運動的醫療保健作用
太極拳一天運動多少時間比較合適
太極拳養生運動的新認識
太極拳中的運動之理
太極拳的平衡動作
打太極拳不要主動
陳氏太極拳彈抖勁的產生
武式太極拳的招式動作該怎樣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