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如何投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投籃是在籃球比賽中,隊員運用各種專門、合理的動作將球投進對方球籃的方法。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籃球標準的投籃姿勢

  在持球時最關鍵的是手指如何分開,若把中指的力作為第1、食指第2、大拇指第3、無名指1/2、小指l/3的話,那麼對球施加均等的力,就必須注意手指的分開方法,使拇指和食指的間隔相當於食指和中指間隔的2倍。張大手並用手指控球。一旦失去這種平衡,球就會飛不遠而且難以控制。

  用手指持球,球兩側的十字線橫放在地板上,把投球手的手腕對準球正上方的線,然後分開手指用力握球。

  投球手和扶球手,我們一般把投籃的手稱為投球手,另一隻手叫做輔助手或扶球手。兩手拇指間隔6-9釐米,抉球手扶住球的稍側部分支撐住球。如果大拇指間隔過窄球容易掉落,如果過寬則不好投出。

  球的出手方法,球絕不是單靠力量去推,而是放鬆肘關節,在手臂伸展的同時抖腕撥指將球彈出。這樣球就會旋轉著輕鬆地飛向遠處。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NBA中投籃相當標準的讓大家來參考一下:

  論名氣,可能阿蘭休斯頓沒有下面幾位高,但是論投籃的姿勢,那阿蘭休斯頓猶如教科書般的投籃值得任何一位想要學習籃球的人觀賞。

  歷史的三分王,幾十年如一日的三分投籃姿勢鑄造了一個穩定的三分機器,雷阿倫用他標準的投籃姿勢詮釋著他謙謙君子的美名。

  論投籃姿勢,籃球之神可能不能跟阿蘭休斯頓相媲美,但是論投籃的綜合性,喬丹可謂大遍天下無敵手,不管身體做出如何扭曲,但是投籃的姿勢依舊不會改變。

  科比一生都拿來跟喬丹相比,當然也包括投籃姿勢,科比從身高到投籃姿勢,都跟籃球之神極其相似,腰腹力量甚至比喬丹還要強悍。

  迷人的睡眼,銷魂的跳投,麥蒂用他的幹拔跳投捕獲的無數的球迷,超標準的投籃加上超強的爆發力還有修長的身材,塑造出一幅無以倫比的投籃教材。

  

  拍幾下球尋找手感,投球前先拍幾下球找找感覺,同時在心裡預熱一下。

  瞄準,一種方法是瞄準籃筐中心點,直接進空心球。另一種是瞄準籃板的某一點,用擦板的方式進球。

  正確的動作,準備投籃時兩腳開立,兩膝微屈,使中心落在兩腳,右手五指託球,掌心不要過多接觸球面,五指自然展開,左手扶球。手臂自然彎曲,手掌和球要位於頭頂部。

  出手動作,投球是最關鍵的一環,要考慮到方向、力量、弧度三個方面。在投球的一瞬間,首先要伸直雙腿,把力量傳遞到胳膊處。其次胳膊向前擺動,與此同時借用手腕的力量,用手指撥出球,這時左胳膊不用動。最後,手掌自然下落。

  把握球的弧線,低弧線的球力量較易控制,但由於籃圈在球下的面積較小,所以不易投中。而高弧線如果能控制好力道,較易進球。中弧線是最合適的弧度,力道較易控制,也較易進球。

  籃球投籃技巧

  投籃動作有以下幾個技術環節:持球方法、瞄籃點、協呼叫力、出手角度與速度、球的旋轉、投籃弧線與入籃角。當然了,影響投籃的原因還有很多,在比賽中球員的身體狀況,投籃時機的選擇,球員的心裡素質等。

  關於技術要點,主要有1:處理好手指、手腕與投籃的關係

  2:處理好手臂與投籃的關係

  3:對不同投籃點出手力度和弧度的掌握。

  在籃球投籃技術動作的教學訓練中可以合理地利用手指、手腕及手臂與投籃效果的關係指導投籃動作的教學訓練;利用行為動作控制和調整效果,使投籃技術動作的教學訓練在短時間內獲得成功。這種教學方法適用於各層次的籃球運動員,對於初學者來說更是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原地單手投籃為例進行闡述。

  1、 處理好手指、手腕與投籃的關係

  投籃時,持球手五指自然分開,特別是食指和中指分開得要更大一些,這是球出手前手對球發生作用的最後部位,十分重要。以掌根以上部位觸球,增大手對球的接觸面積,另一手扶球。投籃手的食指和中指一定要正對籃圈***而不一定是肘關節正對籃圈,否則動作會十分僵硬***,籃球重心的投影點落在兩手指***食指、中指***指根之間,手腕後仰。球出手時,手腕前屈,以指端撥球,最後通過食、中指柔和用力將球投出。應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對球進行有指向地控制和調整。

  1*** 投出的球是否繞橫軸向後旋轉。

  2*** 投出的球是否有左右方向偏差。

  3*** 護球手也是直接影響投籃準確與否的重要因素。

  2、 處理好手臂與投籃的關係

  初學者在投籃時,通常感到無法控制球的拋物線。在高度上時高時低,在遠度上時遠時近,從而影響了投籃的準確性。許多教師在投籃的教學中,對初學者如何有指向地具體進行投籃動作的調整缺乏足夠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人們習慣將投籃拋物線分為高、中、低三種,實踐證明中等拋物線是最理想的。弧線高低取決於投籃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投籃距離和出手高度也與弧線高低有密切聯絡。具體地講是通過作用於球體的手和手臂來實現的,取決於投籃手臂與水平面夠成的夾角大小和手指、手腕和手臂的適度用力。我們可將球飛行的拋物線看成一個合力,可將其分解成垂直向上和水平向前的兩個分力。分別由投籃手臂的上臂和前臂控制,從而有效地解決了對拋物線進行控制難的問題。在投籃時,如果投出的球的拋物線過高,就主動降低上臂的上舉幅度,減小手臂與水平面的夾角;如果投出的球的拋物線過低,則應提高上臂的上舉幅度,加大手臂與水平面的夾角;如果投出的球的飛行距離不夠,則應加大前臂的前伸幅度與速度;如果球的飛行距離過遠,則應減小前臂的前伸幅度與速度。一般來講,6—7米遠距離投籃的出手角度為50°—55°,5米前後的中距離投籃出手角度為70°,中遠距離投籃出手時上臂與身體的垂直線成30°左右夾角,弧線最高點在籃圈水平面上方1.2—2米為宜。但應注意的是,由於投籃者的身高、投籃方法***空心、碰板***、投籃距離、出手速度及其受防守干擾等的不同,投籃弧線不可能是一種模式。應從實戰出發,既熟悉一般規律,又要善於區別情況,相機處理。對於初學者,應在練習中,及時根據上一次所投出球的不同情況和教師的提示,進行有針對性的適時調整,以確保投籃動作的準確和投籃的準確。

  3、 重新認識投籃時身體各部分的用力順序

  傳統的教學方法認為:投籃時身體各部分用力順序是由下到上。投籃時下肢蹬伸,同時依勢伸腰展腹,抬肘上伸前臂,手腕前屈,以指端撥球,最後通過食指、中指柔和用力將球投出。但是,越來越多的有著豐富經驗的教師認為:對於初學者來說,身體各部分的用力順序應重新加以認識。用力順序應從手指、手腕發力開始,並以前臂、上臂的發力為主,然後才是腰腹和下肢的配合用力。因為初學者對球的熟悉程度低,在投籃時無法精確地支配身體的各個部位對球的出手依次施加作用。對球的正確出手起著主導作用的是手指、手腕和手臂***前臂、上臂***,明確地指出手指、手腕和手臂在投籃過程中的用力順序的先導位置,對於初學者能夠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加單一具體地完成投籃動作,提高投籃效果。當然,對於在手臂力量差或投籃距離遠的情況下,腰腹和下肢的積極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對投籃的高度、遠度有著十分顯著的補償效能。從這個角度來說,跳投就是這種補償效能的典型代表。因此,初學者在學習投籃過程中,教師應指出用力順序是從手指、手腕開始,手臂的調節發力和腰腹、下肢的積極配合完成投籃動作的。要注意整個投籃動作的連貫、協調、快速,一氣呵成,不能有上下脫節的現象。

  3

  三、特殊情況下投籃技術動作的處理

  籃球比賽中的情況千變萬化,攻守對抗愈來愈激烈,防守攻擊性和破壞性使進攻很難在無人防守的情況下投籃。因此僅僅依靠一般正常的規範動作來保證高命中率是不大現實的。這需要我們在各種情況下對投籃時的技術動作進行靈活機動的、符合具體情況的、合理有效的調整,以確保投籃的準確。

  1、 近距離投籃時。這類投籃距離籃圈較近,對球的拋物線地弧度要求很高,即距離越近弧度越高。此時投籃應著重注意手腕的充分後仰,適當控制前臂的前伸幅度和速度。

  2、 遠距離或超遠距離投籃時。這類投籃距離籃圈較遠,通常在三分線外或更遠的距離進行投籃。此時投籃除要控制前臂的上舉幅度和速度外,對前臂的動作擺幅和擺速應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同時下肢積極配合。

  3、 投籃遭遇阻擊或封蓋時。這類投籃主要是使球避開或超越對手的阻擋。如果是近距離投籃被封蓋時,應加大上臂的上舉幅度、速度和手腕的前屈、手指撥指用力,減小前臂的動作。如果是遠距離投籃被封蓋,則要求加大投籃動作的力量,提高球的出手速度,並著重注意下肢、腰腹的積極配合,做到上下動作協調,連貫一致,這是完成遠距離投籃的關鍵。

  在比賽中,投籃時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運動員處理球的方法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手指、手腕力量強的運動員,在投籃時一般只需要靠手指、手腕的屈腕撥指動作來完成動作,而上臂和前臂的動作僅僅是整個投籃動作中的配合動作,並不需要特別要求某一部分***前臂、上臂、腰腹、下肢等***的著重用力,也完全能夠達到較好的投籃效果。

籃球如何突破上籃
籃球如何上籃
相關知識
籃球如何投籃
打籃球如何投球更準
打籃球如何扣籃的技巧方法
籃球如何上籃
打籃球如何過貼身防守的人
打籃球如何防止膝蓋受傷
打籃球如何防守
打籃球如何保護膝蓋的方法
打籃球如何練習手腕力量
打籃球如何防止崴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