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禮儀懂禮儀手抄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教育資源建設是教育資訊化的基礎和核心。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應該多管齊下 ,廣開源路。文明禮儀優質本土資源的開發,應是重點之一。做文明禮儀手抄報能提高文明禮儀教育教學實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

  圖1

  圖2

  圖3

  圖4

  的資料

  一、學生文明禮儀常識

  穿著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鍊、耳環針、戒指、手鍊、手鐲等飾物。

  7不塗脂抹粉,不畫眉,不紋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塗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頭髮,不染髮,不燙髮,不留長髮。

  二、文明禮儀故事

  一、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二、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們的學說為後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

  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遊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三、禮儀名言

  1 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

  2 為善則預,為惡則去。

  3 只有尊敬別人的人,才有權受人尊敬。

  4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舊唐書

  5 一個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觀察的活動,我相信,他一定會在靈車上發現最愉快的表情。——喬·斯威夫特

  6 環境整潔優美,生活健康科學,社會文明進步。

  7 尊人立莫坐,賜坐莫揹人。蹲坐無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與酒吃,即把莫推辭。性少由方便,圓融莫遣之。——王梵志

  8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愛獻生

  9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10 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知禮儀懂禮貌手抄報
知禮儀踐行動手抄報
相關知識
知禮儀踐行動手抄報
懂禮儀樹新風手抄報內容
懂禮儀樹新風手抄報
中學生文明禮儀主題的手抄報圖片
我與文明禮儀同行的手抄報設計
我與文明禮儀同行的手抄報模板
我與文明禮儀同行的手抄報素材
我與文明禮儀同行的手抄報內容
我與文明禮儀同行的手抄報圖片
文明禮儀我能行手抄報圖片大全